第118章 动摇根基(1/2)
“刻薄寡恩?”朱元璋突然狂笑,笑声在空旷的地宫里迴荡。
“咱杀贪官,平冤狱的时候,他们怎么不说咱刻薄?现在来了个撒点粮食就收买人心的毛头小子,倒觉得咱是暴君了?”
他指著铜镜里张皓月的身影:“给咱把『那东西』抬出来。咱倒要看看,是他的『平等自由』厉害,还是咱的『雷霆之怒』管用!”
几个太监推著辆盖著黑布的推车走进来,布掀开的瞬间,徐达的瞳孔骤然收缩。
那是架青铜炮,炮身上刻著“洪武年制”,炮口还残留著焦黑的痕跡,正是当年鄱阳湖大战时,朱元璋用来轰陈友谅的“轰天雷”。
“陛下,万万不可!”徐达扑通跪倒,“应天城里还有百万百姓,这一炮下去……”
“百万百姓?”朱元璋一脚踹在他胸口,“在咱眼里,他们就是百万颗棋子!张皓月不是说百姓最大吗?咱就炸死几万个,看他还怎么『平等自由』!”
他亲自给炮填装火药,眼神里闪烁著疯狂的光:“传信给城外的炮兵营,今夜三更,用『轰天雷』炸平民议会堂!就说是天谴,是老天爷收妖!”
徐达趴在地上,看著朱元璋佝僂的背影,突然想起洪武三年,那时的朱元璋还会蹲在田埂上,和老农一起吃掺著麦糠的窝头,说“百姓是咱的衣食父母”。
不知从何时起,那双曾握过锄头的手,只认得屠刀了。
应天城的夜来得格外快。
张皓月刚在民议会堂开完会,赵康就匆匆跑进来,手里捏著半张烧焦的纸条。
“元首,城外抓到个炮兵营的逃兵,临死前塞给我这个。”赵康的声音发颤,“上面写著『三更,天雷,议会堂』。”
张皓月猛地看向窗外,钟山方向的夜空异常明亮,像有无数双眼睛在窥视。
他突然想起那座青铜炮,攻进皇宫时,军械库里確实少了门最大的“轰天雷”。
“赵康,带所有人去地道!”他抓起锈柴刀就往外冲,“告诉百姓,就说有紧急议事,让他们从议会堂的密道转移!”
“那你呢?”赵康拉住他的胳膊,密道是张皓月亲手设计的,只有三个入口,议会堂的那个最隱蔽。
“我去会会朱元璋的『天雷』。”张皓月扯开他的手,笑容里带著血丝,“他不是想炸民议会堂吗?我就在这等著。”
赵康还想再劝,却被王二麻子拽住。
骑兵统领摇了摇头,眼里闪著泪光:“让元首去。他要让百姓看看,所谓的天谴,不过是凡人的炮仗。”
三更的梆子刚响,钟山方向就传来一阵轰鸣。
一颗火球拖著长尾划破夜空,直奔民议会堂而来。
张皓月站在丹陛上,锈柴刀在月光下闪著冷光。
就在火球即將击中屋顶的瞬间,他突然吹了声口哨。
议会堂两侧的民房里,突然升起数十张巨网,那是瘸腿铁匠带领百姓连夜织的,用浸过盐水的麻绳编成,专门用来拦截炮弹。
火球撞进网里,虽然没炸穿屋顶,却將巨网烧出个大洞。
灼热的气浪掀翻了丹陛,张皓月被掀飞出去,后背撞在龙纹柱上,一口鲜血喷在柱上的金龙眼睛里。
“朱元璋!你就这点本事?”他抹掉嘴角的血,对著钟山方向狂笑。
地宫里的朱元璋看著铜镜里的景象,气得浑身发抖。
他没想到张皓月竟能提前准备,更没想到那些百姓寧愿冒著被炸死的风险,也要帮他拦截炮弹。
“再放!给咱连著放十炮!”他嘶吼著,亲信们却没人敢动,炮兵营的士兵早就跑光了,刚才那一炮,是最后一颗炮弹。
就在这时,铜镜突然暗了下去。
地宫的石门被撞开,徐达带著十几个旧部冲了进来,手里的火把照亮了他们脸上的决绝。
“陛下,收手吧。”徐达的声音异常平静,“您贏不了的。”
朱元璋拔出匕首就刺,却被徐达用胳膊挡住。
刀刃穿透皮肉的声音在寂静的地宫里格外刺耳。
“你以为咱想这样?”朱元璋的眼睛红得像血。
“咱打下这江山,杀了多少贪官,平了多少冤案?可他们呢?稍微给点好处,就忘了谁才是让他们有饭吃的人!”
徐达咳出一口血,却笑了:“陛下,百姓要的不是谁给饭吃,是自己能种粮。您给的是施捨,张皓月给的是锄头。”
他指著铜镜的方向,那里的民议会堂虽然冒著烟,却亮起点点灯火,百姓们正从地道里出来,互相搀扶著灭火,没人哭喊,没人逃跑。
“您看,他们不怕。”徐达的声音越来越低,“因为他们知道,就算死了,也有人会接著种他们的地,读他们的书。”
朱元璋看著铜镜里的灯火,突然瘫坐在龙椅上。
匕首从手里滑落,噹啷一声砸在金砖上,像敲碎了他固守了一辈子的皇权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