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动摇根基(2/2)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张皓月被百姓们从瓦砾堆里刨出来。
他后背的伤口深可见骨,但手里还紧紧攥著那把锈柴刀,刀柄上的血滴在地上,竟冒出了嫩芽,那是昨夜拦截炮弹时,沾到的新麦种子。
“元首!”赵康扑过来,眼泪掉在他脸上。
张皓月睁开眼,看著围在身边的百姓,突然笑了:“告诉大家,朱元璋的天谴,不过是颗哑弹。”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有人抬来门板当担架,有人递上乾净的布条。
瘸腿铁匠捧著个瓦罐挤进来,里面是熬好的米汤。
“元首,喝口热的。”铁匠的独眼里闪著光,“俺们把钟山的地宫挖开了,朱元璋……跑了。”
张皓月接过瓦罐,米汤的热气模糊了视线。
他知道,朱元璋跑了,这场较量就还没结束。
但他不怕,地宫里的青铜炮还在,被百姓们改成了浇地的水车。
那些《皇明祖训》续篇,被孩子们当成了练字的描红本。
他望著东方的朝阳,突然想起李村长说过的话:“好麦子要经得住风雨。”
现在,他们这株在血与火里长起来的麦子,终於要迎来真正的春天了。
应天城的钟声再次响起,这次不再是报时,也不是警钟,而是百姓们自己敲的,他们要告诉天下人,新大明的太阳,升起来了。
而钟山深处,一个穿著粗布衣裳的老者正沿著小路蹣跚前行。
他手里攥著半块发霉的麦饼,那是当年从皇觉寺带出来的。
远处传来百姓的欢笑声,他突然蹲下身,像个迷路的孩子一样哭了起来。
……
三日后。
应天城的粮仓前,百姓们正排著长队领取新麦。
赵康站在粮垛上,用铁皮筒喊著领粮的规矩,突然瞥见队伍末尾有个熟悉的身影。
那是个瘸腿的老汉,背著半袋糠麩,正是三天前在土地庙前喊“太祖显灵”的货郎。
“把他拿下!”赵康一声令下,两个士兵立刻衝过去。
货郎见状,突然將糠麩往空中一扬,白色的粉末迷住了士兵的眼睛。
他趁机从怀里掏出个黑瓷瓶,狠狠砸在地上。
“砰”的一声闷响,瓷瓶里冒出的不是毒气,是无数只黑色的虫子,像潮水般爬向粮堆。
“是仓储虫!”管粮仓的老农尖叫起来,“这虫子专吃麦粒,三天就能啃光一座粮仓!”
百姓们顿时大乱,有人想用脚踩,有人想用水浇,可那些虫子被踩死一批,又从地下钻出一批,显然是有人提前在粮仓底下埋了虫卵。
张皓月赶到时,正看见瘸腿货郎被士兵按在地上,嘴里还狂喊:“这是太祖的惩罚!你们抢朱家的粮,就该遭天谴!”
“天谴?”
张皓月一脚踩在他背上,目光扫过粮堆下不断涌出的虫子,突然冷笑。
“朱元璋倒是捨得下本钱,连西域的仓储虫都弄来了。”
他转头对赵康说:“让百姓都退后,把石灰粉撒在粮堆周围。这种虫子怕硷,撒上石灰就爬不出来了。”
赵康立刻让人取来石灰,白茫茫的粉末围成一圈,那些黑色的虫子果然像撞到墙一样,在圈外徒劳地打转。
瘸腿货郎看著这一幕,脸上的疯狂渐渐变成绝望。
“说,谁派你来的?”张皓月的锈柴刀抵住他的脖颈,“是钟山的残兵,还是宫里的旧人?”
货郎突然往嘴里塞了个东西,嘴角溢出黑血。
赵康伸手去抠,只掏出半片晒乾的狼毒叶,这是锦衣卫死士常用的剧毒,入口即化。
“元首,粮仓底下有地道!”王二麻子从粮堆后钻出来,手里提著个沾满泥土的麻袋,“里面全是虫卵,还有这个。”
麻袋打开,里面是件绣著龙纹的披风,衣角绣著个“洪”字。
披风里裹著张纸条,上面用硃砂写著:“尔夺我粮,我食尔种,此消彼长,天之道也。”
张皓月將纸条揉成一团,眼神冷得像冰。
他知道这是朱元璋的挑衅,对方不仅想毁了粮仓,还想让百姓以为是“天意”绝粮,动摇新大明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