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二司发力(2/2)
朱晃揖手道:“兗州密探来报,言前不久,晋安北將军魏统去世,殷浩以其弟魏憬代领其部,进驻梁国。
魏憬不知为何与姚襄起了衝突,姚襄率军,攻袭魏憬,吞併其所部,魏憬逃往寿春!”
“魏统!孤似乎有些印象!”苟政眉头微,陷入思索。
见状,朱晃赶忙解释道:“魏统乃前再魏充州刺史。当年大王初入关中,遣丁良、罗文惠等將军东进,攻略洛阳,引秦雍流民西归。
下洛阳,克虎牢,后冉閔遣苏彦、魏统、张遇合兵,西进攻袭我军於虎牢(
成皋),爆发成皋之战。
苟魏军內订,恰逢符氏渡河转进,为其袭取,魏统以所部投降健。
后荷健西征,为大王所败,魏统见机,脱离符氏东逃,为避我军锋芒,又率眾南徙,上表归顺晋廷,被封为安北將军......“
“不曾想,还有这等渊源!”听其敘述,苟政竟生出一种物是人非之感。
“去年晋军北伐中原,魏统也率眾出击,不过此人谨慎狡猾,牢牢將兵马掌控,不曾参与战斗,只在淮上盘桓。
后谢尚大败於诚桥,殷浩撤军还寿春,魏统也率眾南逃淮南。魏统病死,部眾人心散乱,魏憬威望不足,不能弹压,为殷浩所制。
不得已之下,率眾北迁,进驻梁国陈县.::::
“这些情况,你也调查清楚了?”听朱晃有条不素地梳理此事脉络,苟政嘴角不自觉地扬起笑容,这可都是中原別部密探们的努力成果。
能感受到苟政心情的愉悦,朱晃躬身,轻笑道:“有大王训令在前,对中原普军各部之刺探,怎敢放鬆?
只可惜,我们的探吏,也只能探得一些明面上的消息。臣虽然安排人打入普军內部,但级別太低,难以接触到机密!”
“这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短短两年时间,能有如此效果,孤已然满意了!”闻之,苟政当即出言宽慰道:
“此事急不得,或许需要十年、二十年,方见成效。何况,以普之封闭、排外,寻常吏卒只能当牛做马,如何接触核心机密?
还得另闢蹊径,通过其他手段,渗透、收买,然以眼下我秦国之实力、声势,却难以支撑类似的行动。
还是慢慢来吧!”
“诺!”苟政的宽慰,对朱晃来说,更似激励,也倍觉遗憾与无奈。
“王瀆(驻许昌)、魏憬(屯陈县)、姚襄(屯譙郡),再加上徐成(屯沛国)、郗曇(驻彭城).:::::”拿出一张中原简图,苟政嘴里念叻著,手自许昌一路划去。
一条横穿中原充豫徐三州的“攻击线”便呈现出来了,明悟之中,带著少许的异:“这难道就是殷浩组建的北伐先遣,他究竟是来攻我洛阳,还是要全面进取中原?”
也难怪苟政面露“惊异”了,就这样的布置,毫无层次,毫无重点,更为关键的,除了彭城的郗曇之外,其他全是北方的赵魏降將。
不是说靠这些降將就一定无法成事,而是殷浩驱使这干降將成事的机率太小甚至於,都不用考虑太远的事情,就当前看来,殷浩的布置已经出大篓子。
姚襄对魏憬所部的吞併,直接让殷浩那看起来便脆弱无比的“兵线”被截断。
“姚襄为何要攻取魏憬,难道只是为了兼併其部?”苟政问道。
朱晃答道:“具体情况,尚不得知,但自屯譙城以来,姚襄一直在全力扩充,以期恢復当初的实力。
也许二者之间有嫌隙,又或者因殷浩的打压而生反抗.::::
听其分析,苟政微微頜首,旋即道:“不论如何,此事对我们都是好事!姚襄若不搞出些动静来,岂不白费孤那么多心血与期待?”
“殷浩对此事,是什么反应?”苟政又问。
朱晃:“尚无消息!”
“传令!嘉奖中原探事,搞赏有功人员!”稍加思,苟政挥手做出指示:“接下来,仔细盯著中原形势变化,尤其寿春与譙城,殷浩与姚襄,孤敢肯定,这二者之间,还有故事!”
“诺!”
“殷浩不足为虑,照此形势发展下去,什么时候他把晋军內部摆平了,再正视他吧!”轻舒一口气,苟政这么说道。
虽然苟政在战略上完全视殷浩,但毕竟是东普的掌权者,能够调动数方乃至十万的兵眾。
就是十万头猪,都能造成一定威胁,因此听闻殷浩组织北伐,秘密图谋自己的时候,苟政依旧不敢完全疏忽大意,毕竟大意才是最致命的敌人。
不过,隨著中原最新消息的传来,苟政那颗被殷浩“起搏”的心臟,又恢復了正常的跳动。
殷浩,鼠辈耳,不值一晒!
“凉州那边,是什么情况?”目光向西,苟政又询问道。
闻问,朱晃眉眼间带著少许喜色,稟道:“正欲陈稟大王,据姑臧探事来报,说凉王张重华病了,姑臧朝野正因此而不稳,人心思变!”
“嗯?张重华病了!”苟政闻言,声音高起,带著少许惊喜。
“正是!”
“病情如何?”苟政追问。
“不轻,几乎一病不起,据传是近几年贪图享乐渔色,亏败了身体.....”朱晃应道。
“哈哈......”殿中终於响起苟政那幸灾乐祸的笑声,他实在忍不住。
不管殷浩,还是张重华,看起来,都是自顾不暇,一团乱麻,那么凉、晋联合的威胁,顿时宣告无形,他与秦国,又能安安稳稳发展一段时间了。
苟政现在最缺的,恰恰就是时间。
不过淮南与凉州方向的警情暂时解除,但并州那边却意外地出状况了,苟政又不得不把注意力转移过去。
麻秋將军,又以一种夺目的方式,继续书写著他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