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苟秦 > 第307章 形势微妙

第307章 形势微妙(1/2)

目录
好书推荐: 葬心雪 (古言H) 侥幸(骨科) 重生八零:老张头暴打白眼狼 重生之末世孕子 从岛国开始的华娱 婬神佑春(古言NPH) 穿越诸天万界 你不能只在吃铁桿庄稼时才爱大清 星际万人迷,怪物们排队跪求我契约 暗恋过期

第307章 形势微妙

许昌虽地处颖、二水流域之间,但许昌城却非临水设置,而是直接孤立於大平原上。因此,虽然从魏武时期起,许昌便成为中原重镇,天下中心,但拋开政治意义,在军事上並无多少可称道的价值与意义。

这绝非一座久守之城,而张遇能以寡兵弱旅,面对重围,坚守数月,还是十分不易的。与之相比,普军这边则显得无能许多了。

如果不是自己也在洛阳拉了一坨大的,姚襄怕是要打心里嘲笑谢尚了,区区一座许昌,重兵围攻三个月,都不能拿下.....

谢尚率领所部北伐军民,在许昌城外的確是大干特干,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至少营寨修建得坚固而宽,纵有姚襄一万五千余眾(还有几千人隨姚益去护送部民南徙)入驻,依旧不显得拥挤。

姚军驻地,设在许昌城北,谢尚对这个小盟弟十分大方,几乎將整个城北的营垒都空置出来,供其驻扎,当然於此同时,也將北方的军事任务拜託给姚襄了。

对於这项布置,有普军將领提出异议,认为姚襄初投,便以方面军务相托,

如此轻信,大为不妥,倘若姚襄有变,必使全军陷入危险。

任何群体,都有排外情绪存在,而普將的顾虑也不无道理,张遇的例子就摆在眼前,他们也吃够了苦头,自然要防备在姚襄身上重蹈覆辙。

不过,这时候谢尚又表现出他名士的大方风度与高级涵养了,尽力地將部属们的疑虑压下,並当眾明確表示,姚襄乃一代豪杰,英雄义气,绝不会行背盟忘义之事,他推诚待人,姚襄必不负他.....

而谢尚这番话传入姚襄耳中,或许察觉到这个盟兄道德绑架的用心,但论跡不论心,姚襄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感动的。

不管如何,谢尚给了他不少实实在在的好处,对新遭大败、伤筋动骨的姚军將士来说,也是一项抚慰。

因此,姚襄也做出回应,表示愿意协助谢公,討伐逆类,建立功勋,报效国家,云云。

而谢尚与姚襄这番高山流水、推心置腹的互动,则多少有些不把城中的张遇当人看了。向使当初谢尚能够拿出同样的態度与礼遇,去对待张遇,张遇何至於反,至少也不至於那么快翻脸.....

不过说这些也晚了,谢尚如此礼遇姚襄,也未必就不是在张遇身上长了教训入秋已然有段日子了,秋老虎虽在肆虐,但至少早晚,不似盛夏时节那般煎熬,多少能够感受些凉爽,普营中的浮躁气氛,也大大减轻。

当然,粮食才是硬道理,普军之所以能够在许昌城下坚持几个月,跟充足的辐需供应有著密切关係。

谢尚动用各方面的关係,硬是利用水陆通道,往城下输送了不下三十万斛粮食。即便到秋后,粮秣已消耗大半,但姚襄看著许昌城外那些大大小小的囤仓,

仍旧不免艷羡。

他要是有如此充足的后勤供应及保障,何至於...:..不扯了,再想下去,又要直面那个自负狂妄到近乎丑陋的自己了。

宽的军帐內,各类文武设施布置齐全,几缕阳光透过篷顶的气孔射入,形成几道光柱,照在姚襄那张沉静的脸上。

姚襄面容俊伟依旧,只是多了几分沧桑,其气质也更加內敛。没有外人在时,双目也並没有多少锋芒,甚至有几分阴鬱。

虽然南来得到了谢尚的厚待,但姚襄的心情並不痛快,不只是因为战败沦落,更因为这种寄人离下的感觉。

距离姚襄抵至许昌虽只半个多月,但南军对北人的防备、排斥、蔑视,却让他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的,內心骄傲的姚襄相当不爽。

只不过,失败让人成长,姚襄並没有表现出来,只是默默记在心中。江淮非我家,南投非吾意,人尚在许昌,姚襄脑子里已然形成这样深刻的意识了.....

盘坐军案后,手里拿著一张粗饼,不时啃两口,目光则盯著摊在案上的一张地图,默默研究著,分析著当前的战局与形势。

姚襄觉得很不对劲,至少许昌这边有些过於平静了,苟军在充州大肆抄掠人口、財货,动静的確闹得不小,但苟军的目標仅止於此吗?

对於苟军这个危险的敌人,姚襄已经抱有最大的敌意与警惕!

想想他在洛阳是怎么败的就明白了,谁能保证,那苟武不会对许昌也来这么一手突袭!不用说可能不可能,当初他西进洛阳,不也是出人意料,採取突然转向袭击吗?

普军?朝廷?倘若他姚羌占据关中,早就与这所谓正朔闹翻了,打起来也不无可能.

更何况,苟军主將苟武,始终驻扎在滎阳,这就是一个不得不小心的细节!

在姚襄埋头凝思之际,参军权翼走了进来,这段时间,长史王亮被要求安心养伤,权翼则凭藉著在洛阳之战中的表现,进一步获得姚襄的信任与重用,商討军机,出入左右,形影不离。

“明公,振威將军(姚益)遣人来信!”权翼手执信简,呈与姚襄道:“

军民眾,已徙至梁国境內,暂驻於睢阳!”

闻报,姚襄立刻来了精神,接过信快速瀏览一遍,稍加思索,问:“信使何在?”

“帐外候见!”

“让他进来!”

召唤下,很快一名年轻利落信使入帐参拜,看著他,姚襄直接问道:“兄长及诸將可曾安好?部眾人心可还安定?”

姚襄一连三问,可见其关切的心情。来使则拜道:“振威將军遣属下告將军,一切尚安,只是骤然南迁,行动匆忙,赶路辛苦,部民多有怨言,因此,振威將军决定暂於睢阳休整,筹措粮草,收拢部眾,待人心稍安,再做行动......”

“南迁途中,损失大不大?”姚襄再问。

信使道:“部眾南徙,多拋家舍业,此前所置財產,大多损失,途中不断有部民伤亡流失,另外,南下之后新附之眾,大多不愿迁走,振威將军也未强求,

任其去留,因此,迁至梁国之部民,仅余四万余户,且丁口残缺。”

迁民徙户,从来就没有容易的,尤其是姚羌这种危机时刻、准备不足、筹划不密的行动,还涉及数万户口。

如非姚羌部眾的凝聚力还算不错,再兼姚益等姚氏文武將臣,组织领导,庇护弹压,姚羌此次南徙,可以说就是一次逃难。

到了梁国,还能保持四万户人口,哪怕其中水分很大,已经是姚益等人尽心卖力了.

姚襄知道迁民过程不会轻鬆,但听其言,依旧感到心疼,还有羞愧与难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快穿之万人迷路人甲摆烂攻略指南 战锤:战帮导师向前冲 重生83,捡漏逆袭后,女知青悔哭了 我在平行世界当武侠之父 校花偷我驱动器,变身失败吓哭了 娱乐:我快顶流了,系统你才激活 女法医离奇穿越:错嫁良缘 英雄的我流落街头,被魔王包养了 穿书七零,发现我妈是大绿茶 我在漫威无限抽卡,开局磁场掌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