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借鑑(1/2)
第90章 借鑑
有大量后备的好处就是大明再次全军覆没什么的,就可以在短时间內重新武装大量的军队。
就如土木堡故事,不管英宗损失了四万兵马也好,八万兵马也好,乃至二十万兵马,
五十万兵马。
事实就是,当也先因为俘获皇帝,担心明廷抢回皇帝,於是遁走浪费了几十天的时间之后,他围攻京师的时候,大明已经有了二十二万兵马守城。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大明的亡国危机纯纯是耸人听闻。
也先除非人人都是高达,不然如何攻破二十二兵马守卫的京师。
这就是大明卫所制度的意义所在,这些兵马都是大明军户家庭中抽调的。
这些军户因为世袭当兵的缘故,从小耳濡目染,对於军令,规矩,乃至武器的使用都是有基础的。
理解成本极低是极好的兵员,哪怕有部分人身体弱,病秧子,也不影响其排列阵型。
个人勇武和军阵斯杀是两回事。
如满清,近战搏斗哪怕到了南明时代也不是明军的对手。
哪怕是满清最精锐的士兵,廝杀搏斗一样打不过大明的披甲书生,乡勇。
但是没用,满清照样能击溃明军。
包括后世,別看兵王小说很多,纵横都市无所不能,现实中的兵王其实是打不过一个练散打的人。
只要一个省级的散打运动员就可以轻鬆搏斗击败一个特种兵王。
盖因兵王擅长的,就不是什么搏斗。
军队的体术教官其实很多也是请一些散打之类的冠军,职业选手来当的。
“此外,今后再有损失也能拉低军费。”
朱翊钧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如果是募兵制的话,损失过大,或者敌人过於凶猛,那么几十万军队全军覆没,那么愿意为了钱去卖命的人就不会选择参军了。
毕竟人家赚钱是为了生活,而不是去送死,因此再想要招募军队,就需要提高价钱。
换而言之,募兵制是一种国家强盛、打顺风仗的时候才能使用的一种制度。
一旦是逆风局,那么就是毒药。
此外养兵的费其实和养马、让民夫送粮食是一样的。
这些人如果不当兵,那么就可以从事其他的工作,成为生產者。
但是一旦当兵就成为消耗者。
只消耗不生產的消耗者。
他们需要消耗粮食,还需要拿军,训练也会消耗武器储备、火药储备。
如果每天都有战爭,那还好说。
可偏偏战爭这种东西具有不確定性。
也许每天都有,也许每天都没用。
就算有,也是北方多,南方少,北方某地多,某地少。
但是这些地方出於安全考虑都设置了军队,这些都是开支。
因此朱翊钧才要维护好大明的卫所制度。
修修补补,但是绝不能废除,
“歷观载籍,军制维护最好的就是汉和大明两朝了。”
“其他朝代的军制运行一半就开始名存实亡了。”
“大明的卫所战斗力相比国初锐减,但是结合营兵制度,也算是有了新用处。”
朱翊钧感慨,卫所战斗力下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大明在国初打的就是总体战。
大多数军队本就不是什么常备军队能种地,能训练的军队才是朱元璋所需要的。
这是参考了府兵制,大明的卫所制度就是府兵制的变种,但是奇怪的是没人喷府兵制,但是一堆人喷卫所。
大家都是种地练兵。
很非常奇怪。
朱翊钧將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孙德秀。
“此为汉制,却又比汉制仁厚,阁老们应当不会反对。”
孙德秀立刻就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朱翊钧的想法不算很超前,这种制度早在秦汉就有了。
只不过那会儿的军制不是像朱翊钧这样,当几年兵就可以回家。
正所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那会儿当兵是真要当一辈子的。
不过这种制度在这片土地上算是很常见,但是在西方算是很超前的制度了。
这其实几乎相当於一二战的徵兵制了。
秦汉的军事制度说句军国一点都不为过。
那与其说是个国家,不如说是一个大军营。
因此对於基层的控制力度还是格外强大的。
不过经济活力就不太行了。
算是有得有失。
“嗯,告诉先生,就说此制度只是补充缺额,並非要大举徵兵。”
“军营艰苦,朝廷可给这些人酌情发放衣服、粮食,至於军餉可以少点。”
朱翊钧的话让孙德秀有些绷不住,打算开口劝諫,但下一刻就闭上嘴了,因为皇帝又说话了。
“念及这些人也算是为朝廷出力,可以给予优待,日后科举、选官可以酌情加一等,
优先录用。”
“陛下圣明。”
孙德秀挤出笑容,他几乎已经可以想到一些举人、秀才去挤破脑袋报名入伍了。
要知道科举三年才一次。
入伍也不过两三年。
与其寒窗苦读十多年,不如入伍几年,再苦读几年。
而且入伍之后又不是不能看书学习。
“以后怕不是有人贿赂卫所士兵逃兵役。”
孙德秀琢磨著还別说,搞不好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此外,对於军队裁撤老弱士兵的安排也要定下章程。”
朱翊钧不会再让大明重复歷史上的错误了。
歷史上西北流贼之所以能到处跑,祸害数省之地,导致大明財政进一步被放血,最终整个大明王朝崩溃。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流贼都是军队。
后世说什么农民起义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李自成算什么农民。
人家可是在银川驛工作,银川驛是什么地方?那是西北茶马贸易的节点之一。
包括李自成本人,別看他好像是一个驛站工作的,放在现在是个邮递员什么的。
但是古代送信、干驛站的人可都是骑兵。
李自成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骑兵。
放在现代,不说什么飞行员,再差也是一个坦克手。
这样的人居然失业,这就离谱。
而且明末的大明很缺骑兵。
尤其是辽东地区,但是没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