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千钧一髮(1/2)
第271章 千钧一髮
眾人离开之后,陈锐还站在墙壁边,细细看著悬掛著的地图,眉头紧。
倭寇乱淮安,这是个机会,也是个挑战,陈锐並不担心战事,担心的是战后。
说到底,手里还是缺人啊,如果能推迟一段时间,胶州这边应该能筛选出些管理方面的人才。
好一会儿后,徐渭冷笑了声,“连吴泽都看出来了。”
吴泽最后专门提到了採买,显然是有所指的。
“嗯。”陈锐嘆了口气,“段崇文已经遣派信使来了。”
徐渭饶有兴致的问:“贪了多少?”
“难办啊。”陈锐低声叱骂了句。
“是啊。”徐渭嘿嘿道:“廉兴贤算是入舟山比较早的,资歷深,主责採买、作坊,多有功劳,且与你陈家是姻亲,你三叔还是他的学生。”
“再加上廉钟如今掌一营之兵,山东三战,奋不顾身,功勋累累-的確难办。”
“难办不在这儿。”陈锐笑道:“还真不是他贪的!”
“不是他?”
“嗯,段崇文查清楚了,虞德燁、梅农在帐房那边也查出了明细。”陈锐解释道:“其长婿骆柏为首,连同多人,均乃各处採买管事,其中有三人是廉兴贤的徒弟,且一人是骆松的妹夫。”
徐渭呆了呆,骂道:“这廝真是有些手段——·居然还牵扯到了骆松。”
骆松是骆柏的堂兄,是定海卫中少有的出挑者,如今在二团六营的刘西摩下。
青州大捷,二团为先锋,骆松指挥得当,奋勇向前,立功不小,下面报上来是功列二等,扩军之后一个连长是稳稳的,可能还会提到营级。
“大半年来,舟山所耗银钱数以十万计”陈锐幽幽道:“这伙人倒是不笨,不敢直接在帐目上做手脚,仓库那边也查得严,所以偷梁换柱,以次充好—.”
“要不是作坊那边的原料出了问题,还真查不到他们身上。
徐渭点点头,最早发现出了问题,就是皂块作坊採买的原料有错,导致皂块质量大幅度下降,段崇文暗中盯住了一个小管事,顺藤摸瓜摸到廉家。
“贪了多少?”
“这不重要。”陈锐目光冰寒,“贪了多少都能追回来,关键在於两点。”
“其一是廉兴贤还能不能用。”徐渭点头道:“段崇文查出了什么?”
“没查出什么,廉家上下吃穿用度都没有异常,其他人都买宅置地,但並不意味著廉兴贤没有责任。”陈锐哼了声,“我准备將他调来胶州,其他人·-稍微等一等,再一网打尽。”
“等什么?”
“这就是其二了。”陈锐嘆息道:“廉钟是骆柏的小舅子,骆松又是他的堂兄”
“你是怕军中———”徐渭这下懂了,万一那帮人拉拢了军中將校,这件事就不仅仅是贪银这么简单了。
护卫军將校士卒奋勇敢战,一方面是部分人有切身之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待遇优厚,且杀敌赏银丰厚。
这等事,是要动摇护卫军根基的军中目前还是以义乌、台州青壮为主的,他们不像北地人,有足够的痛苦、仇恨作为原动力。
“將他调来胶州也不错,惩戒有度。”徐渭笑著点评道:“毕竟此事关乎到廉钟、骆松和你三叔。”
陈锐转头看向徐渭,“我可算心慈手软乎?”
徐渭沉吟半响无语,陈锐嘆息道:“其实一开始我就知道,很可能会出问题,如河流一般的银钱过手,怎么可能没有人动心。”
“所以,你让三叔主管財务,让屈超主管作坊,让欧强主管仓库。”徐渭点点头,“流程完备,但无奈—”
陈默是陈锐的叔父,屈超是护卫军第一战受伤退伍的士卒,欧强是当年隨陈锐南下的边军老卒,都是对陈锐极为忠心的嫡系。
除此之外,陆续几战中受伤的士卒,以及当年的旧部都陆续在各个流程中起到监督作用。
“但即使如此,也不可能无懈可击。”陈锐面无表情的说:“到时候,我会让廉钟回舟山一趟。”
徐渭挑了挑眉头,“要大动干戈?”
“你也知道,我陈锐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陈锐冷笑道:“若不砍下些头颅,只怕他们不会把我的话放在心上。”
徐渭想了想,“和离吗?”
骆柏毕竟是廉钟长姐的丈夫,和离是最妥当的。
“那是廉家的事。”陈锐笑了声,“若非骆松出征淮东,不然也让他一併去!”
徐渭不声了,他听懂了让廉钟回舟山,是让他去做到子手的。
不过,让廉钟去动手,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陈锐对廉钟释放的好意,以示无疑。
半响之后,徐渭看著地图,“除非高密县北部,即墨县东部,胶州大致已定》
陈锐赞同的点点头,迁移已经开始了半个多月了,虽然还有一半以上的百姓尚未抵达,还有相当数目的民眾还没有居所,但今日定製,后续的事情会有条不紊的展开。
从去年开始,山东一省除了登州之外,一直陷入混乱的漩涡中,惶恐不安、
人心不稳。
虽然胶州只占据了莱州府不到一半的地盘,但已现曙光。
而此时此刻,同样由护卫军带来的曙光出现在了淮东。
十月初五,就在江北军於清河县北侧被倭寇大败的时候,就在俞大献惶恐不安的时候,就在“二吴”殷切期盼的时候,陈子鑾、叶邦荣已率四个营乘开浪船抵达云梯关。
“后面就快了。”申板上一位肤色黑的大汉对陈子鑾说:“这儿比近海好走。”
陈子鑾点点头,“在旅部听说了,你们兄弟三人帮了大忙。”
大汉身边的一个略为年轻的青年笑著说:“可不是什么人都敢走黑水洋的。”
一般来说,从江南海路去山东、北直隶甚至辽东,有两条路线,大的方向基本一致,区別在於一个是走近海,一个是走外海。
因为外海的海水顏色近黑,所以被称为黑水洋。
走近海风险小,但速度很慢,因为沿海岛屿密布,一个不好就要触礁,而走黑水洋速度很快,但风险略高,特別是绕过登州的时候,很容易船毁人亡,这也是元朝、明朝要修建胶莱运河的原因。
而舟山运送物资走的都是黑水洋,虽然风险高了些,但速度快,而且能有效的避开倭寇可能的侵袭。
为了走黑水洋,邓宝特地从新兵营中调来了毛家三兄弟,三人都是海商出身,早年就是专门走黑水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