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大胜大败(下)(2/2)
若是山东沦陷还好说,但偏偏护卫军大败靶,收復莱州、青州,那些出缺的.—更部不好坐视,但操作不当的话,那就要接下仇怨了。
赴任山东,一个不好那就要送命了。
翁万达嘆了口气,突然侧头笑著对侄儿说:“记得你提及,陈锐颇为看重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是。”翁从云点点头,“只是不知所谓。”
翁万达还没开口,门外有下人稟告,陶承学快步而来。
“又一个嘉靖二十六年进土。”唐顺之呵呵笑道:“对了,他妻兄陆光祖也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陶承学一头雾水,翁从云笑著解释了几句,隨后翁万达轻声道:“若是吏部调子述赴任山东?”
“自然赴任。”陶承学坦然道:“不瞒东涯公、荆川公,南京城內,令人鬱郁。”
唐顺之苦笑了声,“或许这就是陈锐看重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的理由。”
陶承学想了想,有些不太明白,“那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呢?”
“不一样,不一样。”翁万达开玩笑道:“偏偏你们这一科,已然入仕三载,有些阅歷,有些经验,偏偏血未冷。”
“或许吧。”陶承学略有些茫然,但隨即回过神来,“消息已经出来了。”
“王邦瑞罢江北总督,两广总督欧阳必进调江北总督。”
翁从云的第一反应是,欧阳必进是严嵩的小舅子。
“欧阳任夫总督两广,平定黎僮,有死事之恤,有除暴之猛,有存孤之慈。”翁万达点头道:“的確適合总督江北。”
唐顺之却是轻轻嘆息一声,王邦瑞罢江北总督,那自然是回朝任本职兵部尚书了,这样一来,名义上夺情的翁万达还是没有出山之机。
“调俞大献任江北副总兵,节制淮安、徐州、扬州三地官军。”陶承学轻声道:“我已然问过了,俞大猷乃欧阳必进旧部。”
“但也的確文武双全,年初平定琼州有功,调应天府参將。”曾经出任兵部尚书的翁万达点评道:“此人堪为名將之流,当用在河南、山西、山东。”
应天府参將这个职务是年初才设立的,南京的禁军是由镇远侯顾寰、魏国公徐鹏举统率。
原宣府副总兵刘大章出任应天府总兵官,驻兵南京东西两翼的江浦、丹徒两地。
翁从云冷冷道:“只怕是衝著舟山去的。”
翁从云与沈束一直有书信往来,虽然沈束没有明说,但唐顺之、翁万达都从蛛丝马跡中判断护卫军很可能会出兵海州。
朝中调欧阳必进、俞大献这等名帅名將镇守江北,很可能就是衝著护卫军的“未必。”唐顺之摇摇头,犹豫了下看向陶承学,“还有吗?』
陶承学继续道:“吴桂芳调福建按察副使,兵部职方司郎中谭纶出徐州知府。”
翁方达笑了笑,却没说什么,但翁从云却听出了点什么,迟疑了下看向唐顺之,“徐华亭?”
唐顺之先是点头然后摇头,“应该是裕王。”
话也只能说到这个地步了,王邦瑞、吴桂芳被驱逐,欧阳必进、俞大献调至江北,虽然不知道谭纶此人,但可以確定,裕王一脉大败,严党大胜。
翁万达脸上浮现出颓然的神色,都已然南迁南京了,护卫军都北上三战三捷身负天下之望了,朝中还在內斗。
唐顺之深吸了口气,缓缓吐出,对陶承学说:“的確鬱郁,的確鬱郁。”
陶承学苦笑了声,“山东那边,王德出任山东巡抚,戚继光升山东总兵官。”
这两条任命倒是正常的,原山东巡抚、总兵官或降或亡,就应该是王德、戚继光继任。
但陶承学补充道:“另吏部下文,起復沈宗安,授兵部都给事中。”
书房內一片沉默,唐顺之不阴不阳的笑了笑,“这等手段,倒是有些——”
“阴诡!”翁从云骂道:“去岁沈宗安南下,亲赴詔狱,朝中不问,如今却要起復,以坏舟山根基!”
顿了顿,翁从云看向义父,“他会来吗?”
回復他的是一片沉默,因为谁都不能確认或者否认。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沈束真的赴任,舟山的確会发生不小的变动。
沈束在舟山的地位说重要也重要,因为他如今主持整个舟山的內政,他也是一开始就参与到舟山的各项事务中。
但说不重要也不重要,沈束在舟山的地位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与陈锐的师生关係。
已经大半年过去了,如果沈束离开,陈锐是找得到合適的替代者的。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这儿,朝中能起復沈束,那其他人呢?
谁冒出头,朝中一封徵召,一个小官就能將其徵召入朝,舟山必定人心思动。
不是谁都是孙鈺、陶大临这等背负了亲人离丧痛苦的,不是谁都是周君佑,
周君仁这等对朝廷已然失望透顶的。
如今的护卫军中,多有东南人氏,至少在旅、团、营这个级別上,大部分都是东南人。
唐顺之轻嘆一声,“也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的確———”
事实上,提出这个建议的陆炳出的主意並不仅仅只是起復沈束。
一盏孤灯,陆炳从容的端起酒盏一饮而尽,而对面的沈炼双目红肿,两只手摁在桌面上却在不停的颤抖。
“陆文孚,陆文孚!”
陆炳不以为意,“你觉得陆某太过阴诡?”
“但你不是与舟山分道扬了吗?”
“放心,我不会透漏沈襄去处的。”
看对面的沈炼脸颊上泪痕凸显,陆炳嘆息一声,“如今国事艰难,你何必拘泥小节?”
“国之大事,用这等手段就对吗?”沈炼猛地拍著桌子,“既要笼络戚元敬,当用之以诚!”
“胜者为王败者寇。”陆炳冷漠的说:“朝中无力支援登州,唯有此等阴诡手段。”
“此事,我会放出风声,乃锦衣卫探知-据我所知,此事也並非秘密,舟山、登州应该多有人知晓,並不会怀疑到你身上。”
放下酒盏,陆炳起身推门而出,只留下了不停捶桌的沈炼。
作为一个正统的士大夫,沈炼无法容忍陈锐割据一方,对皇权造成的威胁。
但同时,沈炼也无法容忍朝廷用这样的手段来逼迫戚继光的投效。
今日,陆炳將戚继光老母在舟山的消息告知嘉靖帝,后者才最终下令,升戚继光为山东总兵,同时授予戚继光母张氏浩命,赐宅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