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大胜大败(下)(1/2)
第265章 大胜大败(下)
陆炳都不愿意去仔仔细细的描述护卫军士卒的待遇、月钱了,真怕陛下忍不住直接下令开战.
陆炳很清楚,肯定是打不过的,就算將浙江、苏松、江北、福建几个省的兵力匯集过来都是打不过的,总不能从河南、山西、陕西调兵吧?
“也就是说,陈锐手里至少有近万兵力。”嘉靖帝深吸了口气,“就靠皂块、盐,就能养出这样的强兵!”
“今年朝中调拨的军费钱粮多少?”
“近五百万两!”
嘉靖帝突然起身,一脚將面前的御案踢翻,“这群废物!”
陆炳没声,只在边上紧紧听著嘉靖帝的牢骚。
好一会儿之后,嘉靖帝骂得口乾舌燥才住了嘴,喘息了下才问道:“舟山盐—.”
“每月皆有大量粗盐售於浙江、苏松、福建、江西、南直隶各处。”陆炳回答道:“具体的数额,需询两浙盐转运使。”
顿了顿,陆炳轻声道:“如今乱兵、倭寇盘桓於淮安东侧,多有盐场被侵占嘉靖帝知道陆炳的意思,如果对舟山盐下手,搞不好又是一次盐荒。
“若是朕將护卫军调去河南,或者许其驻守充州?”
陆炳苦笑了声,“只怕难为。”
“那以此看来,陈锐这廝,是要反了啊!”嘉靖帝咬牙切齿,“小小蚁,
也敢谋反!”
陆炳低下头,他倒是听陆炳提过,陈锐亲口所说【自古得国之正,莫过於明。】
这句话显示出陈锐未必没有取而代之的心思,但也显示出陈锐有驱逐虏的志向。
至少,短时间內,舟山是不会反的。
“舟山內,可有朝中—“”
嘉靖帝这话说得含糊,不过陆炳立即领会,“文官唯有沈束一人。”
“沈炼?”
“半年前,沈炼为盐荒曾赴舟山,回京后颇为忌惮。”陆炳低声道:“曾建言朝中推行晒盐法,自那之后与舟山起隙。”
“嗯,朕也记得此事。”嘉靖帝缓缓坐下,“有武將在舟山?”
“陈锐魔下数將,当年都是边军將校。”
陆炳一笔带过,但嘉靖帝追问道:“说清楚。”
“楼楠,蓟门边军小校。”陆炳扯了扯嘴角,“另有周君佑、周君仁兄弟。
”
嘉靖帝愣了下沉默下来,他立即知道了陆炳为什么要一笔带过了,周尚文三子,长子战死山东,次子、幼子居然在舟山。
沉默片刻后,嘉靖帝显得有些无精打采,“还有什么人在舟山?”
陆炳想了会儿,才说道:“绍兴名士徐渭为谋主,此外尚有前兵部侍郎陶楷长孙陶大顺,前国子监祭酒孙升之侄孙鈺。”
嘉靖帝阴的笑了笑,“都是浙江人啊!”
陆炳再次垂下头,人家护卫军出兵浙江,大败倭寇,斩杀乱兵,守土安民·浙人自然拥戴。
更別说,此次护卫军北上山东,肯定又笼络了一大批人物。
所以,陆炳知道禁舟山盐那是肯定无效的,人家舟山有船,光是浙江、山东、福建三个省就足够了。
这三个省,都是在护卫军的兵锋之內的,更別说,断人財路如杀人父母,地方上都不会配合的。
殿內安静了会儿后,嘉靖帝低声问道:“戚继光何许人?”
“世袭登州卫指挥事,去岁与陈锐一同南下,鱼台一战为陈锐之副。”陆炳轻声道:“后出任山东副总兵,於登州编练新军。”
嘉靖帝轻声道:“王德的奏摺中,频频提及戚继光不得不说,嘉靖帝將心思转到正事上,脑子还是足够用的,仅仅从王德的奏摺中,就敏锐的察觉到了戚继光这颗可能的棋子。
陆炳咽了口唾沫,想了想还是开口道:“去年末,山东一力请朝中调拨钱粮·....”
“嗯?”嘉靖帝听得一头雾水,示意陆炳说下去,那时候朝中仅有的钱粮军费都用在河南、山西了,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南京將山东视为弃子。
陆炳板著一张死人脸,垂著头说:“戚继光於登州编练新军,手中无粮,是舟山数度以船只运送大批粮米北上支援。”
嘉靖帝呆了呆,隨即又是一脚,將地上的一堆奏摺踢得飞起。
“大明官军,也要他陈锐来————”
嘉靖帝气的直喘粗气。
说的简单点,你要笼络戚继光,不是不行—但就算你是皇帝,也不能空口无凭只打白条吧?
你得给钱,得给粮啊!
总不能让人家在千里之外饿著肚子喊著皇恩浩荡吧?
而且如今就算朝中想支援登州难度也非常大,沂述河谷如今不在手,要么是水师北上,要么是走济寧州、济南府这些不在明军控制之內的区域。
陆炳犹豫了会儿,凑上前低声说了几句。
嘉靖帝突然展顏一笑,微微頜首。
一个时辰后,消息从內阁、吏部传了出来。
严世番冷笑连连,他並不关心护卫军在山东如何大捷,那关我什么事?
倒是南京的局势才让严世蕃上心,一个不好,整个严家都要鸡犬不留。
而这一次,严党几乎是无中生有,平地抠饼,让徐阶、裕王一脉吃了个大亏此时此刻,翁府內。
唐顺之正在与翁方达点评这一战,翁从云在边上侧耳倾听,时不时的提起茶壶斟茶,偶尔问几个问题。
“收復济南是不可能的。”翁万达摇头对侄儿说道:“护卫军兵力不足,且待来日吧。”
唐顺之补充道:“若是真的能收復济南,朝中也难以忍受,只怕要先从河南调兵。”
翁万达苦笑点头赞同,如果护卫军收復济南,那基本上就与江北接壤了,再从兗州府、徐州府南下.
不过宦海浮沉的翁万达比唐顺之想的更多,要知道江北总督王邦瑞与裕王干係不浅。
“山东三战三捷—”唐顺之喷喷道:“只怕吏部要头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