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明末农民大起义(1/2)
第219章 明末农民大起义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赵清然笑言道“朱元璋凭藉这三句话,成功夺取了天下。“
“他没急著称帝建国,减轻了蒙元的敌视。“
“红巾军在他的北边,为他抗下了来自蒙元的大军侵袭。”
“积蓄实力后,先是扫荡了江南,击败陈友谅等人。”
“待到红巾军覆灭,准备充足的朱元璋,就开始了北伐,一举將蒙兀人赶到了大草原上去。”“
说到这里,赵清然喷喷两声“策略没错,就是淹死了小明王有些过了。”
“其实可以按照退役皇帝的標准安置,封个安乐公什么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洪武时空。
听到这里,朱元璋当即红了脸。
他淹死小明王的事情,其实许多人都知道,只不过是不敢说而已。
而且对外的宣传,让民间知晓的,一直都是小明王是因为意外落水被淹死的。
可此时仙长不过是一句话的功夫,就让他干的事儿,彻底曝光在了全天下的面前。
別的事情还好说,甚至史书上都能稍微改笔。
可仙长亲口说的话,这怎么改?
別说寻常百姓了,他老朱自己,都对仙长的言语深信不疑,相信只要是仙长说的,那必然就是真的。
若是仙长说,当初是朱元璋想要强之小明王,小明王不肯受辱自尽而死,他老朱都得深深怀凝,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这么干的。
“传旨。”
思虑片刻,老朱迅速有了决断,
“命礼部安排诸事宜,祭祀小明王。“
对於老朱来说,现在重要的是补救。
能弥补多少是多少吧。
赵清然等了一会没见著请求,手指划动继续往下看。
歷朝歷代农民起义,明末农民大起义。
自土木堡之战后,明朝武勛势力衰落,朝廷与地方逐渐落入了文官集团与士绅集团的手中。
“所谓文官集团,就是读书中科举,在朝野为官。
而士绅集团,就是地方地主阶级。
他们大多都是退役官吏,利用手中的职权与关係网,雄霸一方。』
“在本乡本土的兼併土地,巧取豪夺,欺压百姓。』
“越来越多的百姓失去田地失去一切,甚至连自己的人身都隨之失去,成为地主阶级的附庸佃户。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空前激化。
“明朝中期以后,国家財政破產,不得不大规模增加赋税,从平民百姓手中夺取財货物资。
各地官府横徵暴敛,鱼肉百姓,加重负担,使得百姓极为仇视官府。
与此同时,皇亲国戚,朝廷官吏大肆兼併土地,夺取平民百姓的生存空间,更进一步將百姓逼上绝路。
天幕暂停,赵清然的声音传来。
“明朝前期,洪武永乐,乃至於朱瞻基父子时期,国库收入都是以千万两为单位的。“
“可隨著时间的流逝,人口越来越多,生產的物资越来越多,可国库的收入却是越来越少。”
“到了明末的时候,银子加实物,也就几百万两而已,这还是大规模增加赋税之后的收入。”
赵清然笑言道“这其中的缘由,想必大家都知道。”
“无他,贪官污吏尔!”
“从朝廷到地方,各级官吏纷纷伸手贪墨。“
“像是打仗的军费辽餉,还没出京城就要先行漂没三成。”
“这种事情甚至成为了约定俗成的规则。”
“不仅仅是钱粮,只要是个东西,哪怕是虫吃鼠咬的,也得过手漂没。”
赵清然再笑“大明的文官,是极度贪婪,毫无底线可言的。”
“他们为了钱,可以一把火烧掉郑和下西洋留下的水纹航线,地理情报,造船资料等等。“
“其实刘大夏並没有烧掉这些东西,而是藏起来转入了文官集团的手里。”
“明朝中后期,一艘艘的外贸船只,运载著丝绸瓷器出海,运回来一船船的银子,这些外贸船背后的东家,都是那些文官以及地方士绅。”
“本该属於朝廷的收入,就这么被文官与士绅们抢走。”
“不仅如此,刘大夏更大的罪孽,就是毁掉了属於中土的大航海时代!”
“本该是中土开启大航海时代,成为世界之王的。“
“就因为这个畜生贪婪无度,才有了后来几百年的耻辱!”
“真该死!”
说到这里,赵清然乾脆说道“刘大夏是正德年间的,正德皇帝朱厚照,你要是能听的到,就安排刘瑾去灭了刘大夏的十族!”
正德时空。
正德皇帝朱厚照,目光看向了不远处的刘瑾。
“仙长的话,没听到吗?”
“是,皇爷。”刘瑾恭敬行礼。
他起身就往外走,准备带著东厂的人去拿刘大夏的十族。
“等等。“
刘瑾当即转身,恭敬的等候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