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明末农民大起义(2/2)
“仙长亲自点名,剥皮填草不足以平息仙长之怒。”
朱厚照想了想“凌迟吧。“
“对了,你们东厂的那些手段,先让他好生享受一番。”
“老奴领皇爷旨。”
刘大夏也在看天幕,自然也是听到了赵清然的话语。
他呆立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浑身颤抖几欲跌倒。
向著天幕张了张嘴,想要用自己多年读书学来的本事,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一番。
可转念一想,那可是仙长啊,仙长什么都知道!
他的话,或许可以骗过皇帝,骗过天下人,可怎么能骗得过仙长?
刘大夏,颤颤巍巍的回到了自己的书房里。
听著门外那些家人族人,让他赶紧想办法的哭喊声,刘大夏欲哭无泪。
吃喝用度,在外高人一等的时候,这些家人族人都是享受过了。
该倒霉的时候,凭什么就能免除?
当然是一起倒霉了!
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是无辜的!
刘大夏颤颤巍巍的取下腰带,悬在木樑上想要自尽。
可几次三番的上去,又因为腿软退了回来,
一直到东厂的番子闯进来,他都没把脑袋塞进去。
这种人,根本没有自尽的勇气。
赵清然的话还没说完。
“除了贪官污吏之外,皇室宗亲也是土地兼併的大头。”
“老朱家一代代的繁衍,子孙后代是越来越多。”
“每次分封藩王的时候,都要大规模的给予財產。』
“像是福王就藩的时候,单单是田地就给了两万顷,因为就藩地的田地不足,就取山东湖广的良田凑足数。”
“除此之外还给了数不胜数的金银珠宝,从扬州到安徽太平,沿江各种杂税收入。”
“四川的部分盐井,淮盐一千三百引等等等等。”
赵清然笑不已“老朱这是把全天下都当做他们老朱家的了。
“全国百姓,都成了他们家的私奴,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就每一个好的。”
『区区一个福王就这么多財富,大明二百多年,那么多的藩王就藩,多少財富田地落入了他们的手中。』
“这还没算上他们一代代巧取豪夺的財富。”
“这么多的財富田地落入私人手中,国家若是还能富强,那就是见了鬼了。”
他最后总结“大明灭亡,天经地义,活该!“
“唯一不好的,就是將天下落入了外族之手。“
天幕继续播放。
“明末大规模农民起义,除了人祸之外,也有天灾的原因。
“明朝末年正处於小冰河期,极端天气环境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乾旱洪水,地震蝗灾年年都有。『
天灾与人祸相辅相成,疯狂折磨中土大地的百姓。『
“这其中,尤其是以本就以贫困著称的陕西最为严重。』
天启七年,陕西大旱颗粒无收。
“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当地百姓。『
“数百等死百姓,高喊著杀县令冲入县城,杀死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战爭的序幕。』
澄城农民起义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陕西各地。
“陕府谷王嘉胤,汉南王大梁,安塞高迎祥,米脂张献忠等纷纷响应,在陕西各处杀官造反。
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陕西各地的起义军,就已经高达百余股之多。
这个时候,常年拖欠粮餉,食不果腹的边军,也是大规模逃亡,加入了起义军中。『
这些正规军的加入,极大的提升了起义军的战斗力以及组织能力。『
尤其是崇禎皇帝被东林党忽悠,裁撤了驛站系统。『
从而放出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代表性人物,李自成。
赵清然的声音传来。
“明朝中后期的时候,地方官的考核標准,不是什么民情民风,也不是什么教育教化。”
“朝廷考核地方官,只有一个条件。“
“那就是赋税。”
赵清然笑“別的什么都没用,能弄到钱粮的,才是好官。”
“这就是大明的態度,也难怪整个大明,只出了海瑞这么一个,让后世记住的清官。”
“就算是地方官想要对百姓好一点,压榨少一些,他们也不敢。”
“压榨少了,丟的可是他们自己的帽子。”
“至於说裁撤驛站。”
说到这里,赵清然的笑声更大了起来。
“只能是用一句话来形容。“
“那就是,朱由检,压根就不是个当皇帝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