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32章 德育论和智育论

第232章 德育论和智育论(2/2)

目录
好书推荐: 同时穿越从尊者大帝开始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猎魔人:基里曼大师拒绝女术士 县令起步,我在仙朝当天官 华娱从流星花园开始 开门啊老乡,自己人 权游:我多斯拉克,不是蛮人 全民修仙:从初级制符师开始 全球影帝:我拍戏就是为了杀青! 从听云轩开始说相声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而苏泽这些年来的“赫赫威名”,也让六科不敢封驳,这才让苏泽达成了“五品荫子”的成就。

过了一会儿,高拱这才来到偏厅。

苏泽连忙向高拱行礼,高拱却伸出手。

苏泽愣了一下,从钱袋里好不容易搜出一枚喜钱,高拱这才满意的说道:

“子霖是为了武监的事情来的吧?”

苏泽连连点头,高拱说道:

“兵部所议也是有几分道理的,先德育再授兵法,也是谋国之言。”

听到高拱这么说,苏泽立刻说道:

“师相,别的阁老可以这么说,可您这么说,要置实学何地啊?”

“此事与实学何干?”

苏泽立刻说道:

“弟子不是反对德育,但是武监学制只有两年,如果都强调德育,那还能培养出将校之才吗?怕是这样培养出来的空谈道德之辈到了军中,岂不是要延误军机?”

高拱皱眉,他当然也觉得苏泽说的有道理,但是他是儒家的士大夫,心底里还是重视德育的。

苏泽看到高拱有些动摇,于是说道:

“师相,其实兵法军务,也是实学。”

“料敌千里,庙算人心,这难道不是实学吗?”

“师相也曾经撰文在《乐府新报》,要推广实学,就要摒弃辩理和政论,将心思用在‘实心做事’上,如果武监按照兵部的合议,重德教而不重实教,那要如何推广实学?”

高拱听完苏泽的话,也警惕起来。

苏泽说的没错,兵法军务确实也可以划为实学,而且打仗是最实事求是的学问了。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战场会给出最终的评判。

高拱有志于兴办实学教育,那今日兵部用“德育论”来压制武监生学习兵法军务,那明日儒生也可以用这个理由来压制实学。

但是高拱又是士大夫,他一直接受的都是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苏泽继续说道:

“师相,弟子也不是反对德育,只是今日之世,乃是古今未有之大变局,人心动乱乃是天理。”

“师相您想一想,今上御极登基后,这京师的变化?”

高拱一阵恍惚,他回忆起隆庆皇帝登基之前的景象,那时候东南倭乱刚刚平定,但是朝堂的政治争斗还在延续,京师还要防着北面的威胁。

那时候也没有开放港口,京师到了冬季还会缺粮涨价,京师过年也是冷冷清清的。

但是今年上元灯会的时候,高拱也站在城楼上,看到了欢庆的百姓,整个京师万家灯火,君臣百姓通宵达旦的欢庆。

各种货物都出现在京师的货架上,北方草原的羊毛、海外的蔗、南洋的香料,很多原本昂贵的货物,普通百姓过年也能买点回去。

但是作为内阁首辅,高拱也意识到了人心的变化。

经过苏泽的提议,在镇抚司单独分出了民案司,负责民间有关经济的案件。

去年一年京师的民案纠纷,就要比往年刑民加起来都要多。

地方上有关经济的诉讼也在增加,为了钱财兄弟、亲族之间的诉讼也开始增多,而京师中从事其他事业的读书人也越来越多,在报纸的加持下,各个阶层的读书人,都在发出自己的声音。

文化繁荣下,靡靡之音更是风靡,京师豪掷千金的酒楼开了一家又一家,教坊司在取消乐籍后反而更加繁荣,甚至还有良家女子为了谋生主动从事“贱业”。

苏泽这句“古今未有之大变局”,确实说到了高拱的心坎里。

也许自己真的站在一个新时代的节点上,那么后人又会如何评价这段历史呢?

隆庆之治?

高拱隐约觉得,可能这是评价都不足以涵盖这个时代了。

作为大明这驾马车的驭者,大明将要驶向何方,高拱自己也都没有底。

抬起头看向苏泽,难道苏泽知道?

高拱内心又摇头,自己都看不清的未来,这个年轻的弟子能看清吗?

只听到苏泽继续说道:

“师相,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学舍里。”

这句话说完,高拱也愣了一下。

苏泽继续说道:

“要正定人心,还是要移风易俗,从正四民道德开始,竖立适应当下时代的新道德。”

“而且来读武监的,大部分心智已经成熟,应该以智育为先,授以实学实务。”

高拱沉默了。

苏泽这套理论,和他的四民道德论,以及自己倡导的实学,形成了完整的理论闭环,这也确实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

难道这些都是苏泽早就已经谋划好的?

如果这样,自己这个弟子的眼光也太长远了些?

看到高拱还没有说话,苏泽还以为高拱没有被自己说服,于是继续说道:

“师相,弟子以为如果未满十四岁的武监生员,可以先不入武监就读,可以在国子监开设武监预科,先在国子监接受德育。”

“等十四岁后,再入武监学习。”

“这样一来,也不会出现缺失德育的问题。”

高拱这才点头说道:

“你把今日的话写成一份奏疏上来,本官拿来在内阁议一议。”

紧接着高拱又对苏泽说道:

“你可以和赵阁老聊聊,他也对兵部有所不满,你这套理论和他们泰州学派的‘日用之道’也有些关联,他说不定也会感兴趣。”

苏泽明白了高拱的暗示,这是让自己去说服赵贞吉,有了赵贞吉这个在军务上很有发言权的内阁辅臣支持,自己这套智育论更容易通过。

就在苏泽准备回去起草奏疏的时候,高拱突然问道:

“你这套智育之说,倒是挺有意思的,那是不是可以开办更多的实学书院,以育专才?”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霍格沃兹:论库洛牌与魔咒的相性 美恐:我家闺女是伽椰子与贞子? 柯南:我燕双鹰画风哪里不对? 轮迴世界,只有自己知道剧情 亡灵天灾?哪有第四天灾好用 御灵:从契约关羽开始 我在西游搞黄油NPH 犬夜叉:不一样的犬大将 我写个曹贼文,女星们都当真了! 我都撞鬼了,导演夸我演技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