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32章 德育论和智育论

第232章 德育论和智育论(1/2)

目录
好书推荐: 同时穿越从尊者大帝开始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猎魔人:基里曼大师拒绝女术士 县令起步,我在仙朝当天官 华娱从流星花园开始 开门啊老乡,自己人 权游:我多斯拉克,不是蛮人 全民修仙:从初级制符师开始 全球影帝:我拍戏就是为了杀青! 从听云轩开始说相声

第232章 德育论和智育论

二月十三日,苏泽只能辞别妻子,结束休假前往武监。

妻子娘家来了不少人陪伴,家中也有乳母和侍女伺候,妻子反倒是催着苏泽去衙门。

哎,穿越前是牛马,穿越以后连陪产假都没了,感觉更牛马了。

苏泽来到了武监。

皇帝的旨意中,将国子监一部分空置的校舍拨给武监当做校区。

也亏着诚意伯等失爵勋贵的“慷慨解囊”,皇帝已经凑足了款项,工部正在建造新的校舍和设施。

现在武监就是一个大工地,所以武监在国子监内蹭了一院子,算是临时办公场所。

定国公徐文壁这些日子就在这里办公。

等见到了苏泽,徐文壁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他连忙说道:

“苏翰林你终于来了,这武监的担子终于可以交给你了!”

徐文壁原本还是挺激动的,皇帝亲任监正,他这个副监主持武监的日常事务。

从皇帝和群臣的重视来看,徐文壁也清楚武监将会在大明朝的未来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他这个首任监副定能留名千古。

可真正开始主持武监的事务后,徐文壁才知道这摊差事有多么烫手。

这位曾经气度优容的定国公,此时一副憔悴的样子,他顶着深深黑眼圈,扶着额头说道:

“前阵子按照苏翰林的推荐,本国公命人按照定远伯进献的兵书,编纂了武监教学的纲要。”

定远伯就是戚继光了,这一次武监筹建的消息传到山西,戚继光也捐献了银子,并且将自己所著的兵书《纪效新书》原稿也进献给了朝廷。

苏泽听说这件事后,就派人联系徐文壁,请他以这份兵书作为底本,编写武监生员的教学纲要。

徐文壁本身也没有主见,自然对苏泽的建议全盘接受。

可徐文壁这份建议送到兵部合议,就被兵部给喷了。

徐文壁委屈巴巴的看着苏泽说道:“苏翰林,这兵部上来就说,武监生员应该以德育为先,首先要授予忠君爱国之念,然后才能授以兵法韬略。”

“兵部还说,‘教学之要旨,在于阐明仁义忠孝之理,完善为人之本。不习德育,损毁品行,败坏风俗,虽有才具却不明君臣父子之大义,未来危殆实勘忧虑’。”

苏泽看向徐文壁将兵部合议的反对意见如此流畅的背出来,可见他对兵部的怨念之深。

好家伙,兵部看来是在财政议题上失败后,又开始抓着教务问题不放了。

面对这个问题,苏泽也头疼起来。

兵部这帮文官也厉害啊。

其实这个议题,就是近代教育“德育”和“智育”的争论。

也就是说,在教育中,到底是以教育品德的“德育优先”,还是教育专业技术的“智育优先”。

当然,没有哪种教育体系是要完全摒弃另一边的,但是任何教育体系都会有所侧重。

比如中华古代教育一直都是“德育优先”,也就是重视道德品质的教育,“仁义忠孝”也作为被社会表彰的品格,在汉代的时候甚至可以通过品德来做官,也就是“举孝廉”。

但是近代的教育体系,基本上都是“智育优先”。

这自然是因为近代开始,教育学也成了系统的科学,要将基本的知识普及给学生,并且培养出某方面的专才,都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智育”。

而人能够接受新知识的时间有限,如果再把德育放在前面,那就浪费教育资源了。

武监的学制只有两年,如果再大搞德育,那就有违苏泽倡议办武监的初衷了。

可和徐文壁一样,苏泽面对兵部的合议,也没有太好的应对办法。

德育优先,可以说是这片土地根深蒂固的共识。

苏泽思考了一下,对着徐文壁说道:

“定国公,这件事,苏某还要再思量思量。”

听说苏泽要思考,徐文壁也知道事情棘手,他连忙说道:

“那这件事就交给苏翰林了,下次合议就由你起草吧!”

说完这些,定国公徐文壁就站起来说道:

“本国公还是去盯着工部那边,陛下要尽快建成武监,本国公可是要盯紧点。”

说完这些,定国公就匆忙离开了公房。

苏泽摇了摇头,这位定国公一辈子都对自己的定位十分准确,在原时空靠着祭祀一路坐到了太师的位置上,可面对隆万朝这帮人精宰辅们也不敢龇牙,安安稳稳的做了一辈子吉祥物。

这方时空里,虽然被自己推着坐上了武监的监副,但依然不改谨慎怕事的性格。

不过这样也好。

苏泽想了想,兵部火力太猛,是时候拉人一起承担火力了。

苏泽夹着兵部合议的奏疏,向皇宫方向走去。

一路上,不停的有人向苏泽道喜。

这也怪罗万化,他非要在《乐府新报》上刊登了苏泽得子的喜讯,认识苏泽的人都向他道贺。

也亏着今日早上出门前,赵令娴让人准备不少绑着红线的黄铜币,苏泽这么一路发着喜钱一路到了皇宫,等到了内阁的时候,身上的喜钱都已经发光了。

“苏子霖求见?”

高拱涌起不妙的预感。

世人都说苏泽锐意进取,是个奋进的年轻官员,但是高拱很清楚,苏泽的性格其实颇类李首辅!

每次他上疏,都有一个衙门的人要倒霉,去年户部、工部、兵部都被他折腾的够呛,可苏泽本人不是在詹事府摸鱼,就是在报馆摸鱼,就连《乐府新报》,现在都是罗万化在操持!

这样一个能躺着绝对不坐着的家伙,妻子刚刚诞子就求见自己,注定没有好事。

高拱皱着眉头,还是让中书舍人郭准通报苏泽,让他在内阁偏厅等自己。

“苏翰林,高阁老还有几分奏疏要票,请您稍待片刻。”

苏泽看着忙碌的郭准,突然想起自己儿子。

好像皇帝给自己荫的就是中书舍人吧?

如果自己儿子没有科举的才能,那就要和郭准一样当中书舍人了?

也对,郭准不就是前任辅臣之子吗?

这么一想,隆庆皇帝给自己的封赏确实不错。

和宋代不同,大明荫官还是很严格的,不仅仅对封荫的数量有规定,对于封荫官员也有标准,六科还可以封驳不符合条件的荫官。

所以正常皇帝封赏亲信,也就是给个锦衣卫世袭千户百户就差不多了,隆庆皇帝给自己老丈人,武清伯李伟的几个儿子,也就是世袭千户的职位。

能给荫官,在大明潜规则就是阁老级别的重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轮迴世界,只有自己知道剧情 自渡(1v1) 偶像练习生的身体开发日誌(高H、羞耻养成、NP多男主) 御灵:从契约关羽开始 我都撞鬼了,导演夸我演技好? 我写个曹贼文,女星们都当真了! 异类(nph) 我在西游搞黄油NPH 我的霸道监护人 犬夜叉:不一样的犬大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