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33章 《武监教育论奏议》

第233章 《武监教育论奏议》(1/2)

目录
好书推荐: 同时穿越从尊者大帝开始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猎魔人:基里曼大师拒绝女术士 县令起步,我在仙朝当天官 华娱从流星花园开始 开门啊老乡,自己人 权游:我多斯拉克,不是蛮人 全民修仙:从初级制符师开始 全球影帝:我拍戏就是为了杀青! 从听云轩开始说相声

第233章 《武监教育论奏议》

实校?

苏泽看向高拱,这是要办专科学校?

近代教育意义上的大学,实际上有两个流派。

一个是实用为主的专科学校,这些学校有的是官办,有的是民办,但是设立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专门的人才。

另外一种则是由王室或者教会赞助设立大学,这类学校和国子监类似,都是专门培养官僚的文法学校。

这两类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吸收更多的学院,最后就变沉了综合性的大学。

高拱一下子抓到了问题的关键,要兴实学,还是要从学校开始。

某种意义上来说,吏科班和登莱海务教习所,就是专科学校,前者培养的是基层小吏,后者培养的是航海的专门人才。

高拱若有所思,但是也没有再问苏泽,示意让他回去起草奏疏。

《武监教育论奏议》。

苏泽奏疏中写道:

“伏惟陛下圣德浩荡,开武监以育将材。前者兵部合议,谓武监当以德育为先,授忠君爱国之念,次及兵法韬略。臣反复思量,窃以为此议虽谋国深心,然于武监教学殊有未合,故敢陈愚见,伏请圣裁。”

苏泽首先搬出实学:

“武监之学,重在实学,首宜重智育。”

“查武监学制,仅限两年。若先德育而后智育,则生员无暇深究军务。兵法韬略,乃实学之要。如料敌庙算、布阵行军,皆为战场胜负之枢机。此等知识,非精研不能奏效。”

“定远伯戚继光进献《纪效新书》,足为教学之本。臣愚以为,武监之旨,在于速成干才,非为空谈。若耽于仁义忠孝之辩,反损实学之基。”

紧接着苏泽又提出了预科的构想。

“论德育之重,当别为预科,非可混一。”

“臣非轻德育也。仁义忠孝,固为立身之本,然心智已熟者,道德之教可权以他途。请置未满十四岁者于国子监预科,专授四民道德、君臣大义,期年为期;俟年满十四,方入武监就学。如此,幼者先正其心,长者后习其事,两者各得其所。”

苏泽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

“臣观今日京师,商贾云集,百业繁兴,人心之变,非复从前。此诚古今所未有之大变局,教育之道,亦当与世推移。”

“若拘执旧章,唯德育是重,恐致群臣士子效仿,推之于各地讲学,则实学新制将亡于空谈。故智育之重,非仅武监一事,实关国朝兴衰。”

苏泽写完了奏疏,就放进了【手提式大明朝廷】。

——【模拟开始】——

《武监教育论奏议》当日送到内阁,你主张在武监实行“智育优先”政策,内阁高拱和赵贞吉赞同。

皇帝批准了你在奏疏,在武监推行智育优先,以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作为教务大纲,编写了武监的教学课程。

大明武监培养的军官,成为历史上一批近代意义上的军官团体。

大明武监,成为各国在变法中首先考察的对象,大明武监成为今后几百年军校制度的典范。

武监培养的进步军官团体,深远的影响了大明政局。

国祚不变。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点:230点】

【本次模拟不消耗次数,剩余2/2】

这份奏疏皇帝果然立刻就同意了。

但是看样子这个进步军团团体,要在百年后成为影响大明国祚的一股力量啊。

苏泽关闭系统,“世间本无万全法”,他今日提出设立武监,是为了富国强军,也管不了百年以后的事情。

百年以后的事情,只能依靠后人的智慧了。

反正在近期来看,这个团体还要依附在大明体制之下,很长时间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

苏泽夹着奏疏,又在晚上拜访了赵贞吉,次日找到了工地山的定国公徐文壁。

徐文壁简单看完了奏疏,大笔一挥署名签字,然后敦促苏泽尽快将奏疏送到通政司。

——

在上疏后,詹事府还在放假,要等到二月末的时候才会开学。

苏泽又回到报馆,开始摸鱼的日子。

只是摸鱼的日子还没有多久,二月二十二日,中旬旬休后的一天,沈一贯就冲进了报馆。

罗万化一脸难办的走进报馆,他看到苏泽后说道:

“子霖兄,这两篇文章你看怎么办?”

一边说,罗万化一边将两份文章递给苏泽道:

“这是高阁老的文章,署名‘求实’,高阁老倡议天下兴办实学学校,培养专才。”

苏泽看着高拱的文章,高拱也学会走群众路线了,先从报纸上发文章试探风向,然后推动实校的建设。

这要比原本历史上高拱莽撞的性格改了不少,难道是受了自己的影响?

罗万化说道:

“这篇是张阁老的文章,署名‘司粟’,这是抨击南直隶书院乱象,认为这些书院聚集读书人却不授科举,而是互为朋党议论朝政,空谈误国,主张禁毁书院。”

罗万化等苏泽看完两篇文章后,无奈的看着苏泽说道:

“子霖兄,这两篇文章怎么登?”

内阁四位阁老,都会隔一段时间在《乐府新报》上发文章。

宣传自己的政治纲领,传播自己的政治理念,报纸自然是最好的渠道。

阁老们也没有金手指,一些政策也要通过文章试探民间反应,针对性的做出修改。

但对于报纸的读者来说,如果一位阁老长时间不发文章,读者们都会怀疑他们是不是已经失势。

上次李春芳病休,一个月没有发文章,京师谣言四起,还有说李阁老已经罢官的,气的李春芳这么好的涵养,也派儿子冲到报馆,发了一篇总结汉初政治的政论文章来彰显存在感。

可两位阁老一同投稿,这版面要如何安排?

而且这两篇文章意见相左,这样刊登出去,指不定又要有什么谣言出来,说是高张两人不合。

虽然苏泽也知道两人的政治思想还是有差异,原时空最后也变成了政敌。

但是如今好不容易有一个内阁平稳期,苏泽自然也不愿意高拱和张居正闹翻。

“下一期报纸是两天后对吧?”

罗万化连连点头。

印刷坊张毕经过研究,终于改进了印刷机。

张毕使用泥活字后,发现泥活字的强度太低,在印刷的时候还容易断裂。

于是张毕开始尝试金属活字。

最终确定的配方,是铅八成,铜和锡各一成的配方。

铜作为硬化剂,可以增强铅活字的硬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轮迴世界,只有自己知道剧情 自渡(1v1) 偶像练习生的身体开发日誌(高H、羞耻养成、NP多男主) 御灵:从契约关羽开始 我都撞鬼了,导演夸我演技好? 我写个曹贼文,女星们都当真了! 异类(nph) 我在西游搞黄油NPH 我的霸道监护人 犬夜叉:不一样的犬大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