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婆婆熬的香(2/2)
等着怀里的青袍童子睡熟后,老婆婆抱起青袍童子踉跄跄地将她放到木床上,木床随即发出一阵吱呀声,看来也是久经风霜。
随后这老婆婆转过身去端来一个小瓷碗,将童子的衣服轻轻撩开,伸出细长的手指,用手指上长长的指甲小心地在童子的腋下刮下一层老皮置于碗中。
张友凉死死地盯着老婆婆的动作,他嘴里的舌头动了动,感受到了那老婆婆刮下的老皮上散发出一股独特的气味,这股气味不同于香味,闻之则有一种勃勃生机蕴含其中。
“这是要做什么?”利空法师看到老婆婆的动作脑海中同样产生这样的疑惑。
紧跟着这老婆婆端着小瓷碗走到墙角处,那里堆放着一排排的坛子,老婆婆从其中的一个坛子里掏出来一个香囊,将小瓷碗里的老皮尽皆倒入了香囊中随后又放到了坛子里。
“囡囡啊,等着这香囊存好了,婆婆就为你去掉皮囊味,还你一个男儿身,这样你也就不会被束缚住了,外面的广阔天地任你自由翱翔。”老婆婆走到熟睡的童子身旁,拿起一床打满补丁的被子盖在了童子的身上。
老婆婆看着熟睡的童子,叹了口气,那深陷下去的眼眶里蕴满了泪水,擦了擦泪水抄起身旁的针线活又做了起来。
张友凉望着眼前这位老婆婆,情不自禁地走了出去,利空法师见状也跟了过去。
“怎么了?”利空法师看了眼张友凉,以为是张友凉触景生情。
张友凉没有说话,目光朝着不远处的落花村望过去,这个小院落距离落花村还有一段距离,看起来是被隔绝开来,望着那落花村上升起的袅袅炊烟,不知为何,张友凉内心涌起一阵悲凉。
曾几何时,李灵素的家也就在这里,可能这位老婆婆和李灵素不属于同一辈的人物,就这样一个平凡的村庄,在卷入养蚀人的漩涡后尽数被屠戮。
这里都是平凡人,却要承受不该承受的灾难,正如一句古谚提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想到这里,张友凉的内心不禁泛起一丝感慨,相比较于这些平凡人,他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是多见识到了一些事情,学会了一些本领,如若不是,在那破庙中,他恐怕也早已殒命。
“没有什么,就突然感慨了一下。”张友凉收起心思,冲着利空法师笑了下,随后又朝着泥屋里走了进去。
利空法师看着张友凉的背影,暗自摇头不语,就在刚才,他在张友凉的身上看到了一丝悲悯,似乎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意志。
泥屋中,老婆婆还在透过窗户洒下来的阳光做着手里的针线活,看得出来,老婆婆手里织的是一件男儿穿的长袍,张友凉联想到了刚才老婆婆说的话,顿时心中有了明悟,眼前的落花村或许还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不知不觉,张友凉和利空法师在此间已经逗留了有半月的光阴,令他们感到奇怪的是,在这半月之中,他们竟然没有觉得困顿,也察觉不到饥饿,眼睁睁看着的只有童子每日天不亮就去上了学,到了晚半天又回到家来。
令张友凉感到古怪的是,这名为囡囡的童子每日只喝一碗清汤,却不觉得饿,而且也在缓慢地成长,个子也有了()
一些增长,这不符合常理,但很快张友凉就发现了异常,原来这童子每次睡觉的时候,老婆婆都会在床头处点燃一根香,这香很快就烧完了,一夜要烧十根香。
最让张友凉感到奇诡的是,这囡囡每次下学回来之后喝了碗清汤之后便困顿,甚至没有了记忆,每次央求老婆婆讲的故事都是一样的。
按照常理说来,点香只有两种目的,一种是为了祭奠逝去的人,一种是为了豢养香蚀,很长时间,养蚀人除了通过直接喂养香料外,也有直接点香喂养。
只是,张友凉看着眼前熟睡的囡囡,他自然知道这老婆婆点香不可能是为了祭奠逝去的人,囡囡看起来生性活泼,其内亦有生机释放,不可能是已经逝去之人,所以第一点就被张友凉排除了,那么只能是剩下了第二点,想到第二点的时候,张友凉不由地瞪大了瞳孔,死死地看向眼前的囡囡。
老婆婆那刮起囡囡腋下的老皮也有了解释,张友凉不禁深呼了一口气,他总算知道了老婆婆在做什么,她是在养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