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四合院:从虚空索取修仙礼包开始 > 第100章 十年发展

第100章 十年发展(1/2)

目录
好书推荐: 四合院之彼岸花开 四合院之福地主宰 穿越兽世成圣雌,五夫临门美滋滋 官梯:我权势惊天 斗罗:从领域开始的女主之路 从玄黄开始,每月一个金手指 穿越神鵰:我为西狂 白发老兵顶罪自首,吓得军区全军出动 柯南:开局截胡明美,卧底酒厂 我的士兵能无限复活

……

一九七六年,深秋。

金风送爽,天高云淡。

华北平原上,一望无际的麦田翻滚著金黄色的波浪,沉甸甸的麦穗在阳光下闪烁著丰收的光芒。

空气中瀰漫著麦香和泥土的气息,联合收割机在田野间轰鸣作业,取代了往日弯腰割麦的人群。

距离那个点燃星火的寒冬,已经悄然过去十年。

十年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在歷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瞬,但对於这片古老的土地和其上生活的人民而言,却是一场翻天覆地、恍如隔世的巨变。

哪怕中间有任何一段时间未曾跟上脚步,都会被时代拋弃,活脱脱像旧社会走出来的野人。

四九城,南锣鼓巷,九十五號四合院后院。

整座四合院,连带附近几座四合院,如今已经都成为了陈平安的资產。

这放在现在的社会,这种资產,已经是一个普通人努力十辈子也达不到的地步。

但它们只是陈平安出於怀旧心理,而购置的眾多房產之一。

葡萄架上藤叶已染深红,陈平安坐在那张又老又新的藤椅上。

说它老,是因为它歷经了至少十二年光阴。

说它新只是因为,它真的和新的差不多。

就连含著绿意的藤条,都保持著刚摘下来的那种湿润和生机。

他手中白瓷杯里的碧螺春飘著裊裊热气,这茶杯也似曾相识,裊裊茶香依旧。

他身上的工装还是十年前的復古款式,胸前口袋上。

柳树屯基地主任的徽章依旧別在那里,未曾更换。

十年了,他拒绝了所有升迁调令。

上面从最初的殷切期望,到后来的不解困惑、恨铁不成钢怒其不爭。

再到如今的习以为常,把他当一个存在感接近於无的閒杂人员。

他表面上这个身份,有往年建立的功劳已经足够,不想进步,他乐意,上面人也没什么办法。

在智能化生產实行五年、智能化办公已经实行两年的柳树屯银鳞鱼基地和军民联合製药厂。

表面上,他陈平安所要亲力亲为来做的事情,实在是少之又少。

这位年轻的老主任,似乎就打算在柳树屯和那家早已名震全球的军民联合製药厂厂长的位置上,一直待下去。

他深居简出,除了偶尔去基地和药厂转转,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这座愈发显得古朴的四合院里。

看书、喝茶,偶尔和前来找自己的小朋友们下下棋,活得简直就像个提前退休的社会躺平閒散人员。

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十年,他从未停止搞事情,也从未停止过进步。

各种意义的进步。

他的金丹已成!

浩瀚的神念如同无形的天网,早已覆盖全球,深入每一个角落。

每个月一次到两次的虚空索取,次次都能薅到系统大礼包,只不过有些奖励很逆天,有些內容则是平平无奇。

他进入金丹后,亿万神念可凝聚成百万分身,分散全国各地。

各大科研院所的核心实验室、各种工厂的绝密车间、许多偏远山村的学校、甚至西方顶级大学……

他不再需要亲自动手发动重构。

而是用自己研发的小法术之一,醍醐灌顶术,將脑海中那些早已解析透彻、且远超时代的知识和经验託梦或者隨缘散布出去。

醍醐灌顶包含的经验和知识碎片、技术蓝图、理论模型,精准地点化给最合適的人选。

那些忠诚的星火成员,那些天赋卓绝却苦於无门的科研新星,或者就是纯粹运气好的幸运儿。

他们会在某个深夜灵光乍现,或是做梦或是突然就脑海中灵光爆炸。

或在一次实验中,突然就有了各种利好的偶然发现。

种种的好运巧合加灵感爆炸,单个就已经影响深远。

所有联合起来,形成的影响力无比巨大,推动著科技的车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狂飆突进。

他目光看似落在院角那株傲霜金菊,实则已穿透时空,覆盖全球,感受著这十年科技井喷带来的万千变化。

科技领域的突破,如同井喷般涌现。

可控核聚变不再是实验室的珍品,第一座商业化运营的烛龙1型小型聚变堆,已於三年前在江南某工业重镇併网发电。

它体积仅相当於一座大型体育馆,却点亮了整座城市和周边数百公里的乡村,输出功率稳定、清洁、近乎无限!

能源桎梏被彻底打破,电费低廉到近乎免费,此刻,在西北戈壁深处,烛龙2型的调试已近尾声,其功率和稳定性更胜一筹。

灵网也已经从最初的构想,成长为覆盖全球的神经网际网路。

基於灵能理论与原质物转化构建的天河一號超级计算机,巍然矗立在四九城新建的星火计算中心內。

它每秒运算能力达到惊人的百亿亿次,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

这台超算,某些方面已经超过陈平安这位金丹中期修士的算力。

它的庞大算力,支撑著气象预测、基因解析、航天轨道计算等尖端领域的快速发展。

更令人惊嘆的是,得益於灵能材料与微刻符阵技术的突破,台式灵脑。

也就是灵网终端,也已经大规模进入千家万户!

它们不再是笨重的机器,而是轻薄如书、操作如意的信息门户。

人们可以通过它学习、工作、娱乐、购物。

甚至进行实时远程会议、医疗諮询、视频通话。

信息鸿沟被极大弥合。

有了灵网和台式灵脑后,知识的获取从未如此便捷。

室温超导材料星璇合金实现工业化量產,彻底改变了电力传输、磁悬浮交通、精密仪器等领域。

高强度复合材料玄武岩纤维广泛应用於建筑、桥樑、航空太空飞行器,强度远超钢铁,重量却轻如鸿毛。

生物工程领域更是突飞猛进。

最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实际上是陈平安结合丹道与分子生物学传播出去的碎片知识,那些人才自己鼓捣出来的。

那些相关人才用这些技术捣鼓的星火良种优化种子,也是已经叠代数次。

不仅抗逆高產,更富含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

更令人振奋的是,困扰华夏大地千百年的几种地方性遗传病,如地中海贫血、某些地区高发的侏儒症,也被彻底攻克!

基因修復药剂『回春露』通过星火製药的渠道,分发至基层卫生所。

社会面貌隨之剧变。

要想富,先修路的標语深入人心。

十年奋战后。

一张覆盖全国,恍若毛细血管般延伸至最偏远山村的公路网,已然织就。

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已吹遍大地,结出累累硕果。

计划经济的身影淡去,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个体户、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

供销社变成了琳琅满目的超级市场,商品供应极大丰富。

从各地的特色农產品到最新款的灵脑、家用电器,应有尽有。

人民的收入更是实现了飞跃式增长!

一个普通的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的工人,月薪可达三千元。

而令人惊奇的是,得益於生產力的爆炸式发展和高效调控。

物价保持了惊人的稳定。

一元钱在一九七六年的购买力,几乎与一九六五年相当!

这意味著,普通家庭不仅能吃饱穿暖,更能享受前所未有的物质丰富和精神文化生活。

扫盲运动,已经发挥了它的歷史使命,彻底成为了歷史。

而更深层次的义务教育,则普及至初中,职业教育体系也已经完善。

至於高等教育,其规模则是空前扩大。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並不是空谈,早已经成为全民共识。

新一代的年轻人,基本都会熟练操作灵脑。

掌握前沿科技不好说,但是让他们学具体的粗浅的的设备操作,还是会的。

他们学会了那些设备操作之后,就充满自信地投身於国家建设的洪流中。

充当起了螺丝钉的职责。

除此之外,在陈平安和星火组织的影响下,各行各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是彻底完备。

监管高效有力。

从食品安全到环境保护。

从智慧財產权到劳动保障,社会运行在法治的轨道上井然有序。

公平、正义、诚信。

这些標杆的,正確的价值观和信仰,已经成为社会新风尚。

……

华北平原,冀中產粮县。

清晨五点半。

七十六岁的王老汉已经起床。

他推开装有智能温控系统的新房舍窗户,深深吸了一口带著麦浪气息和青草气息的空气。

十年过去,他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但那佝僂已经成习惯的腰板,反而比从前挺直了许多。

“爷爷,测產队马上就要到了,您已经起来了吧?!”孙子王大壮的声音从院外传来。

这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在喊话的时候,还开著最新款的电动农用三轮车。

俗称三蹦子的电三轮,车后厢里还装著刚从田里取样的麦穗。

王老汉慢慢走到院里,接过孙子递来的灵脑终端。

这轻薄如书的设备,是如今家家户户都有的信息门户。

四千九百九十九的价格,放在十年前那绝对是想都不敢想的高价。

但放在现在,確实也是高价,不过,他自己都能全款拿下。

隨著他熟练的调动界面,屏幕上,显示出了他们家麦田的实时监测数据。

土壤湿度、养分含量、麦穗成熟度等各项指標一目了然。

“记得十年前,咱们还得靠老把式蹲在地里,一根根麦穗地数。”王老汉感慨地说,手指在触控萤幕上熟练地滑动,“现在这灵脑,连每株麦穗上有多少粒麦子都能数清楚。”

大壮兴奋地说:“刚才无人机巡检显示,咱们家麦田的预估亩產达到一千二百三十六斤!县农业局说可能要创纪录了!”

王老汉点点头,眼中闪著泪光。

他想起一九六六年春天,第一次使用助农四大盘和星火良种时的震撼。

没有助农四大盘和星火良种前,他家地的小麦亩產才三百来斤,全家人起早贪黑地忙活,还经常吃不饱饭。

但是,用了助农四大盘和星火良种的小麦种后,一九六六年的春小麦收割,亩產就达到了让他震惊的八百二十五斤六两!

这个数字他后半辈子都不会忘。

却没想到,才过去十年。

这亩產就持续上涨,又足足多了四百来斤!

当真是科技改变生活啊!

“走,去地里看看。”王老汉坐上孙子的电动车。

车子发动,三轮车电机发出特有的低声噪鸣,轻盈有力地驶上柏油路。

这是十年间织就的公路网的一角,从这里出发,在导航软体的指引下,也能畅通无阻的走到全国的任何一个县城角落。

路两旁整齐排列的太阳能路灯,已经在晨光中自动熄灭。

麦田里,自动化联合收割机正在作业。

这些装备了人工智慧系统的农机,能够自动识別麦穗成熟度。

只要成熟了就会自行启动去收割。

精准收割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空谈。

王老汉抓起一把新收的麦粒,放在掌心仔细端详。

“颗粒饱满,色泽金黄,比去年的品质还要好。”

他喃喃自语,脸上有著满意之色。

这时,县农业局的测產车到了。

从车上下来的工作人员带著精密仪器开始正式测產。

工作人员姓李,叫李明智。

这位李技术员是农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他一边操作仪器一边笑著说:“王大爷,您家这麦子不仅產量高,蛋白质含量达到16.2%,比国家標准还高出三个百分点呢!”

王老汉笑了笑:“这都是基因优化种子的功劳啊,跟我这个已经不怎么种地的老农民关係不大!”

王老汉记得,十年前,县里推广助农四大盘和第一代星火良种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生育值0?毛茸茸兽夫皆顶级大佬 八水伏龙 相亲失败99次,我成了世界首富 重生阿姨合租房,系统硬说合欢宗 权游:血龙狂舞,但我是戴蒙黑火 重生2008:开局让热巴叫我爸 同时穿越:我真是一点苦都不吃 斗罗:逐出蓝霸宗?我成神哭什么 末世娇美人怀孕后,各大佬争当爹 我在四合院搞大国崛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