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开窍(2/2)
江越全神贯注,细细观察张观阳体內每一丝灵力的流转,每一处窍穴的勾连。
而根据他几十年来不懈学习阵道的初步演算,那些流转和勾连的轨跡,竟是在无形中构成了一个小小的火阵图。
也正是这匯聚於张观阳掌心的火阵图,与外界的天地灵气產生了共振,继而產生了微弱的灵焰。
“果然,修士施法,不是直接以自身灵力凭空生术,而是以自身为阵,以窍穴为阵眼,以灵力为阵纹,共振天地火灵之气,火焰才会出现。”
张观阳的学习过程,印证了江越多年来的一些想法,令他不由有些激动。
他只是一座山,没有道始窍,没有三百六十五处窍穴,没有筋脉,没有经过功法凝练的灵力。
正常来说,他的確没办法施展法术。
可现在他明白了施法逻辑,心中那个大胆的念头,便再也按捺不住。
他是一座山!
如果把山转换为人体的话,那么界山灵脉便是道始窍中那道本源灵气,而它所衍生的天地灵气,便是属於界山的灵力。
若修士是小阵,是內天地成阵,是以人身为阵图,那么他完全可以以整座界山为阵图,走外天地成阵的路子。
界山的山体格局,山峰,河流,洞穴,竹林,峡谷,深潭,悬崖,便是他的窍穴。
他在山体上布阵,以山体格局为节点,以地形来代替灵力运转轨跡。
所能成,必然能引动整座界山范围內的浩瀚灵气。
其威能,绝不是区区修士施法所能比擬。
想到便做。
江越意念发散,瞬间笼罩整座界山。
尔后,开始模仿张观阳施展控火诀。
张观阳以煌阳,焚空,煦窍三窍为引,江越则以地底沉睡的火脉,烈日炙烤的崖壁,以及被雷火焚毁的焦林为节点,三点呼应,代替窍穴。
然而。
人身小阵,灵力一瞬流转。
而山体大阵,灵气奔涌缓慢,难以在短时间內同时达到节点处。
灵气无法合拢,勾连节点,那么便无法施法。
江越遇到难关,心中並未沮丧,而是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便找到一个解决办法。
“既然远的勾连不成,那就找近的。”
江越的意念再次笼罩山体。
然而,他很快发现,附近並没有合適的节点能够形成呼应。
顿了顿,他心念陡然一转。
“若是没有,那我便自己造!”
一念至此,江越忽觉豁然开朗。
人生来便有三百六十五处窍穴,但也只能有三百六十五处窍穴。
而自己却可以通过改造山体的方式,重塑格局,人工开闢出新的山窍。
想到这里,他心中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热切。
即刻行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