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叔孙通的见解(2/2)
“曾参与过铁鹰锐士的选拔,出身农户,性格木訥,不善言辞……”
看到这句评语的瞬间,李斯顿时眼前一亮,这不正是他苦苦追寻的人选吗?
出身农户的人,一般性格淳朴,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沉默寡言不善言辞,则意味著他不会乱说话,没有惹怒长公子的风险。
“章邯吗?目前仅仅只是一名司寇,负责管理驪山一带的囚犯……”
李斯在將章邯的情况大致瀏览了一遍后,手指十分有节奏地敲打著眼前的案牘,似乎是在权衡其中的利弊。
在如今的大秦,实行“保任连坐“制度,明確规定“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
意思是如果被推荐和任命的官员犯罪,推荐和任命者也要承担连带责任,连坐受罚。
正因如此,官员在向朝廷举荐人选时,通常会更加倾向於举荐自己知根知底的人。
为了確保万无一失,李斯决定找个机会和章邯见上一面。
……
自从上次廷议结束以后,叔孙通总算是有了空閒,为了验证李斯话里的真假,他特意来了一趟商顏山。
此时正值六月,天气也逐渐炎热起来。
与別的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土地十分贫瘠整体呈黄褐色,植被异常稀疏,甚至有的地方已经生出了龟裂。
地表凝结有一层薄薄的盐霜,在阳光的照射下颇为耀眼。
身材瘦弱的孩童在距离田地不远的地方嬉笑打闹,身著粗布褐衣的妇孺,冒著烈日在地里挖野菜。
农夫则是用牛犁、耒耜等农具,一遍又一遍地翻著土。
不时有青年挑著一担水从远处归来,將其灌溉在自家的田地里。
此时,已经到了用饭的时间。
秦人是很淳朴的,在哪里劳作,就在哪里吃饭,到了农忙的时候,甚至一日两餐都在地里。
为了確保有足够的力气进行高强度的劳作,这些人吃的大多是豆饭,再佐以经由豆酱醃渍的酱菜。
如此一来,便是极其丰盛的一餐了。
叔孙通这个外来人,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由於不知道他的来意,因此许多人都用警惕的视线盯著他。
机灵一点的,已经开始跑去请三老了。
三老通常由乡里推举產生,选拔標准在五十岁以上,担任者往往是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
三老並无实权,其职责主要是教化,负责管理乡里的道德风俗,调解纠纷,同时还肩负著向乡民传达和解释朝廷法令的任务。
他们虽不是朝廷正式委任的官员,不领俸禄,但地位颇高,能够参与政事与县令直接沟通,有些甚至能够面见皇帝。
在几位青年的引领之下,只见一位面容慈祥,头髮白的老者来到叔孙通的面前,向其拱手一礼。
叔孙通见状,连忙俯下身体,向眼前的老者还礼。
叔孙通从老者的口中得知,眼前这个村子名叫甘泉村。
在交谈几句后,眼前这位老者却突然將目光收回,一脸狐疑地看向叔孙通,出言询问道:
“你不是秦国人吧?”
“嗯,我原是齐国人,如今入秦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