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叔孙通的见解(1/2)
面对嬴政的追问,李斯不敢有丝毫隱瞒,当即便將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尽皆说出。
“陛下,实不相瞒,近来长公子每日晚来早走,偶有倦怠……”
在得知扶苏每天晚来早走,只在丞相府待四个时辰后,嬴政的脸顿时黑了下来。
他原以为,在经歷先前的那件事后,扶苏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痛改前非。
可没成想,竟然变本加厉。
隨后,嬴政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似的,看向李斯所在的方向,出言询问道:“对了,那逆子看的什么书?”
李斯闻言,面露回忆之色,紧接著给出了回应:
“回陛下,长公子一开始看的是《鶡冠子》,如今已经在看《吕氏春秋》了,目前刚刚看到上农篇。”
从李斯的口中得知这样的消息后,嬴政用一只手支撑起下巴,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在他看来,如今的扶苏虽然对政事心生倦怠,但也懂得了不偏信一家之言的这个道理。
其中,《鶡冠子》属於黄老学说,而《吕氏春秋》则融合了儒、道、墨、法、兵、农等百家思想。
虽然嬴政很不想承认,但吕不韦在用人方面的確有一手。
他能够从门下的三千门客中,精准挑选出能够编纂书籍的人才。
待《吕氏春秋》著成以后,吕不韦还特意將其悬掛於城门,號称能够刪改其中一字者,赐千金。
嬴政回过神来,沉吟片刻后,出言吩咐道:
“既然如此,那就找个人盯著他,务必让他每天准时来章台宫观政!”
“唯。”
李斯闻言,不敢有丝毫怠慢,当即俯下身体,沉声应道。
李斯这边答应得挺爽快,但当他走出咸阳宫以后,却犯起了难。
事情的发展极大地出乎了他的预料。
面对每天迟到早退、对政事毫不上心的长公子,皇帝竟然破天荒地没有给予惩罚,而是选择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不仅如此,还把难题原封不动地丟给了他,让他帮忙找一个人盯著长公子。
眼下,李斯已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他既要完成皇帝的命令,另外一方面,又不能太得罪扶苏。
毕竟,眼下扶苏是最有可能继承皇帝位的人,要是得罪了他,將来扶苏即位翻旧帐怎么办?
在李斯看来,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找一个老实、木訥、且沉默寡言的人选,来接手这个吃力不討好的差事。
就算在这个过程中出了什么事,他也可以从容不迫地推卸责任。
打定主意后,李斯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刚回到丞相府,李斯便让掌管人事升迁的功劳掾,拿来官吏的名册,开始搜罗合適的人选。
名册上的这些人都是世世代代生活在秦国的老秦人,是身家清白,绝对信得过的人。
上面不仅记录有官吏的籍贯、家中人口、样貌特徵、甚至还有上级的评语,以作为升迁时的参考。
“这个不行,性格太圆滑了,这个也不行,太老了……”
时间就这么缓缓流逝,不知道过去了多久。
李斯已然排除来了无数人选,正当他想要放弃的时候,一句评语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