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隱瞒(1/2)
武英殿。
李二河越来越觉得,自己包工头这个角色成为摆设。
自己的队伍中,除开二十个年轻人外,剩余的榫卯老师傅,各个一专多能。
除日常的带年轻人学习杉木架的搭建外,老木匠们自行成立管理小组,完全將自己排挤在工作之外。
李二河仔细观察其它几组的情况,包工头的情况更惨。
有的因为工作审核不合格,中途就被更换。
能像他这样背著双手,每天来转一圈的包工头,已经是这些人中最幸福的。
李二河越发觉得,唐楚钟並非像表面那样对世態漠不关心。
反而,隱藏在冷漠面庞下的熊熊野心,正悄然浮出水面。
李二河对此也没有怨言。
哪怕是个摆设,能进入古建筑修復这个门槛极高的行业,已经很满足。
以后他需要的是,建立自己的队伍,独立承担古建筑修復工作。
目前,时机並不成熟,只希望眼前二十个年轻人中,最后留下三两个人,能成为自己在这个领域的帮手。
目前自己事业的两架马车,同仁堂与体育领域。
同仁堂任务相对稳定,但涉及到敏感任务的次数越来越多。
李二河很担心自己的能力,有哪一天会跟不上高標准、严要求。
反而体育领域,建造体育器材等,要求没有那么严格。
可以设想,一段时间后,同仁堂的任务量会减少。
两架马车,会变成体育领域独轮车。
李二河对此很担忧。
他原本设想在古建筑修缮方面发力,目前看还需要时间。
事业的明天笼罩著乌云。
除非医用作坊成立的狂风,一扫阴霾。
但这比古建筑修缮方面,希望更加渺茫。
“啪~”
一根拐杖从三四层的木架上,磕磕碰碰的掉落下来。
李二河抬头望去,拄著单拐的唐二,唐云钟举著毛刷,一点点清理著残缺的木樑彩绘。
唐云钟脸上斗大的汗珠,顺著脸颊,一滴一滴地留下。
他的手却极其稳健,仔细的处理剥落的彩绘。
“大师,休息下吧。”
一旁的工人两手展开,將他的身体虚环住,生怕他站不稳掉落下去。
李二河纳闷,他腿脚不便,如何登上高架?
“放我下去,我去准备下顏料。”
不一会,一个吊篮晃到唐云钟的面前。
工人將他放到篮子后,几人用力拉拽,控制速度,唐云钟横著拐棍缓缓降落。
他的眼神盯著几步远的李二河,露著浅浅的微笑。
唐云钟隨时掛的微笑表情,与前几次在他家中碰到的冷漠语气,完全不同。
难道是人际关係,带给他能量,不再阴鬱?
“云大师,给。”
李二河將最早掉落的拐棍递给唐云钟。
简单用力一撑,整个身体再次腾空,身形没有一丝迟滯。
李二河观察他两个腿,只有一只腿是完全残废。
另一条並无大碍。
这几次见面,唐云钟双拐多,单拐少。
他看上去也不像是博取人们同情的人物,李二河搞不懂其中的原因。
“李二河,你这几天忙过吗?”
“没有,一直是监工的角色。”
“我早就猜到了,而且你的同行还会被更换,对吗?”
李二河睁大眼睛,对他的话语感到惊奇。
不愧是堂兄弟,对彼此的性格认知极其到位。
“云大师,你能讲讲为什么吗?”
唐云钟走到调料盒前,不断调著色,嘴中清晰简练的说:
“他喜欢掌控一切,你的工作价值会被榨乾抹净,今天是工头,明天狗都不如。”
他简单的几句话,却让李二河心思冷静下来。
通过唐云钟之前讲过的故事,李二河愈发认为,唐楚钟是个左冷禪一样的人物。
除没有左冷禪表情丰富外,其它的一切都只有一个目標:垄断古建筑修缮领域。
眼前的唐云钟,更像是风清扬。
除身手没那么敏捷外,言行举止透著一股出世高人的淡定。
“云大师,你对青铜文物修復在行吗?”
李二河小心翼翼地问,生怕打扰到他调顏色的过程。
“你有什么事?”
唐云钟神情专注,不断在旁边木板上调著顏色。
“我有位朋友,有一件清代铜佛像需要修復,你能帮忙吗?”
唐云钟快速的抹出十来种顏色,抬头望著樑上彩绘说:
“可以,我只有一个要求,下次他邀请你参加项目时,你必须拒绝。”
轻声的话语,传入李二河的耳中,却引来“咚咚”的心跳声。
现在自己是名义的包工头。
虽然被唐大师夺取权力,但每天的工资也不少。
唐大师下个项目拒绝的话,脾气古怪的唐大师,可能永远放弃自己。
没有唐大师的这块登天梯,自己如何进入古建筑修復领域?
“云大师,我同意的话,你能推荐给我一些类似项目吗?”
“不能。”
唐云钟斩钉截铁,引来李二河心中五味杂陈。
堂兄弟间的战爭,终於烧到自己。
自从替唐楚钟接触他堂弟后,李二河料定这一天必定到来。
没想到日子来的这么快,自己没有积累下古建筑修缮技术。
如今面临选择的十字路口,带来的只有痛苦。
“你不用想了。”
唐云钟收起调色工具,微笑著说:
“我教你铜製品的修缮技术,替换你想学的传统榫卯技术,你自己拿主意。”
唐云钟说完,李二河脑中闪过各种可能收穫与未知的风险。
好处是,能在古董、古金属建筑方面得心应手。
將来能当的维修金属文物的专家,或者是文物鑑赏家。
缺点是放弃自己一直依赖的木匠工艺,前途迷茫未知。
两种选择,孰是孰非,李二河脑中激烈的思考。
少许时间后,李二河点点头说:
“我答应你,下次唐大师找我帮忙,我拒绝。”
唐云钟嘴角斜笑,脸上的浅褶子互相挤压著。
李二河作出这项决定有足够的理由。
首先是,唐大师把自己当成摆设投標工程,达成他掌控全局的目的,这让李二河觉得学不到多少知识。
其次,古代青铜件、紫铜件古董文物非常多。
这方面懂修復的人才,比专业木匠少的多。
只拒绝唐大师一次,跟著唐云钟学习一阵,效果好就留下来,效果不好就负荆请罪,重新回到古建筑维修领域。
火红年代,多给自己一个选择,才是最正確的方式。
“那就说定了,你把佛像送我家。”
唐云钟说完,就坐著吊篮,拿著顏料板,回到架子之上。
李二河望著他忙碌的身影,突然发现:
眼前的木架是特別为唐云钟准备的。
平常的杉木架,宽面较窄,对拄拐的唐云钟来说,十分危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