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轮迴(2/2)
王民生和秦英两人,带著二十来名招募的临时人员,正式开展杉木箱的製造。
这些临时人员中,有的是居民小组分配给李二河解决待业问题的年轻人,有些是市面上熟练的木匠。
杉木箱的製造中,只有一部分工作需要熟练木匠完成。
剩下的工作,经过简单培训,任何人都能参与其中。
“王叔,这100个杉木箱预计要做多久?”
王民生拍著秦英肩膀说:
“你又想抽空练习木雕?这次任务小李没说太多,但我感觉十分重要,咱们齐心协力完成是最重要的。”
秦英点点头,手上的刨子一直没停下来回搓动。
他望著王民生黑白相间的鬢角,心中產生疑问。
王民生当初为李二河工作,是因为身份问题、年龄问题、体力问题等原因,来干木匠活。
现在几个月过去,王民生身上的工作热情从被动,愈发的主动。
这是什么原因?
秦英知道王民生擅长的是布匹生意,对木匠活这些其实是看不起的。
当掌柜的,看不起长工才是正常。
“王叔,你还想当布店掌柜吗?”
秦英的话窜入王民生的耳中,他停下手中笔说:
“以前我在家中布店当掌柜,只感觉到一天到晚的累。”
他看著秦英疑惑的目光,淡笑道:
“动脑子没比动手轻鬆多少,现在的日子还踏实,我还得跟著小李继续干上几年。”
“几年后呢?”秦英调皮地问。
“退休啊,退休年龄又不可能变。”
王民生嘴上笑著,心中沟壑逐渐显现。
前两年,家中布店关闭,欠下不少外债。
將祖传的古董字画变卖后,方才堵上这个窟窿。
妻子带著几个孩子离开,只留给他一座空荡荡的祖屋。
他很感谢李二河。
正是在洋溢著青春气息的木业店,他找回当布店掌柜的昔日感觉。
更找回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友情。
从赵兰这次住院、李二河安排住房来看,自己的选择是正確的。
“王叔,你来看看这块板子有问题吗?”
愣神的王民生,被人的呼喊声打断。
他笑著走向那人,开始指导工作。
-----------------
绿漆白墙的医院病房內,孔二柱端著小米粥递给赵兰。
望著碗里煮到稀烂的小米粥,赵兰咧著苍白的嘴唇:
“粥和鸡蛋羹是你做的?”
孔二柱点点头,又摇摇头,靦腆说:
“小米粥是嫂子专门给你做的,鸡蛋羹是我跟宋明月学的。”
赵兰瞥了瞥病房走廊,余光扫过熟睡的同房病友,轻声道:
“二柱,我和它该怎么办?”
孔二柱握著她的手说:
“李哥预支给我三个月的工钱,等你病好,我马上去你家提亲,让孩子健康生下来。”
赵兰咯咯惨笑,捂著肚子说:“你怪有钱哩!”
这一年,结婚的费用低到难以想像。
社会上禁止大摆宴席,禁止彩礼三金,禁止铺张浪费。
结婚新风下,农村最穷苦百姓的结婚费用,只需三、四块钱。
这仅仅是工人半个月的工资。
普通人家对“三轮一响”结婚大件,更多是婚姻生活奋斗的目標。
而非像七十年后,房子、车子、票子、金子这些却成为婚姻的开始。
两人情深意切对视时,突然发现宋明月端著暖瓶站在身后。
赵兰病懨懨的脸上没有半点血色,一反常態,声音颤抖道:
“宋明月,你在这多久了?”
宋明月微笑著走上前,放下暖瓶,握著她的手,眼角眯成直线:
“你俩藏的够深的,恭喜你们,將来我要当乾妈。”
宋明月爽朗的笑声,將赵兰心头的浮雪吹散。
她紧紧握著宋明月的手,眼泪在眼眶中打著转。
-----------------
傍晚。
李二河带著柳秋如等人,回到四合院。
王民生等人今天的工作已经收尾。
几人坐在院子中乘凉。
“王叔,你跟我去集市买点西瓜,解解暑。”
“我也去。”
柳秋如將两个孩子放下,挎著篮子跟著两人前往集市。
集市上,王民生挑著西瓜。
水果摊还是三叔刘长静的原来摊位位置,但摊主已然更换。
“小李,给你点腱子肉。”
不远处的屠夫郑耀光挥著杀猪刀,笑著呼喊李二河。
换做別人,看到郑耀光这个模样,准会嚇一大跳。
李二河笑盈盈地走上前。
摊位上的猪肉鲜艷红嫩,比以往的肉质更好些。
“小李眼睛毒啊,这可是国营食品公司调拨来的。”
李二河笑著攀谈几句后,郑耀光將一块里脊肉递过来。
李二河婉拒著,他知道买肉的人少,一块里脊肉价格也不便宜。
“拿著吧,又不是肥膘肉,贵不到哪里去。”
李二河拿著里脊肉,疑惑地问:
“里脊肉,比肥膘肉便宜吗?”
郑耀光脸上肌肉集体往上躥,一条条皱纹浪般向上涌去。
“这可问对人了,猪肉分为三等,肥膘四指厚以上的肉才是一等肉,价格最贵,
而两指以下的肉,叫瘦刀肉,价格最低。”
李二河听到后大吃一惊,仔细想后觉得很合理。
这一年,人们买肥膘回去能榨荤油炒菜,油渣也能做菜吃。
更关键的是,肥肉比瘦肉更不容易变质。
李二河掂掂里脊肉,估摸一斤左右,微笑著对郑耀光说:
“叔,你是有事要说吧。”
郑耀光拿刀子挥舞几下说:
“我有个外甥,小学没上完想跟著我学杀猪。”
他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漠然:
“杀猪工作看似不错,背后的心酸小孩子根本不懂,我想让他到你那工作。”
郑耀光一直觉得,靠体力换取报酬,符合劳动最光荣的口號。
但背后的辛苦程度,是远不如教师、店铺掌柜等动脑子的职业。
他想让外甥当个用脑子赚钱的人。
“叔,这事我记下了,现在工期不缺人,之后我想办法安排。”
郑耀光微笑著拿著一块猪肝,就往李二河的油纸包里塞。
李二河婉拒多次后,只得提著里脊肉和猪肝去见柳秋如。
“二河,买这么多肉啊?”
柳秋如听完他的解释后,平静地说:
“当初郑叔指点你卖玩具,平日还给咱家猪下水,这点忙能帮就帮吧,全凭你的意思。”
李二河点点头。
他终於感到,人际关係也是一个圈。
当初別人帮你,总有一天你也会去帮別人。
无休无止的圈子轮转,区別是以什么样心態面对,结果定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