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探望(1/2)
“上次的那个被抓的李二河,你还记得吗?”
年轻的巡查员,问著老同事。
“当然,他们夫妻的真实关係还是我问小孩,才得到真相。”
年轻人笑了笑,道:“我现在还奇怪你为何问夫妻那点事呢?”
老巡查员望著窗外,淡淡地说:
“如果李二河是流氓,当初进入柳家对女人用强,女人也不会说什么,因为女人要用自己换整个家的维持。”
年轻人点点头,继续问:“然后呢?”
老巡查员淡淡说:“李二河若流氓做得大,能给女人一家好的生活,哪怕平日再怎么凌辱女人,女人也会为家不说一个字。”
年轻人意味深长的说:“柳秋如是个幸运的女人。”
老巡查员一拍他的肩膀说:“只要不涉及人身伤害,咱们想管也管不了。”
年轻人陷入沉思。
“两位在干嘛呢?”
记者小刘挎著帆布包,拿个小本走进来。
“大记者来了,有何贵干?”
年轻人打趣著,他最近的广播台听到不少刘星撰写的通讯稿。
小刘走到两位身前,深深嘆口气道:
“最近领导让我报导家庭男女情感纠纷,这可愁坏我了,我只想到来你们这找素材。”
老巡查员端著茶杯,悠悠说:“別採访我,我的家庭地位很高,夫妻和谐。”
年轻人望著老同事悻悻走开的模样,悄声跟刘星说:
“他內裤都特意缝个口袋,就为攒个烟钱。”
小刘呵呵一笑,目光盯著年轻人。
“別看我啊,我不乱搞男女关係,刚谈个警,姓张,我俩好著呢。”
小刘把空白的本子摊开:“你不能让我白跑一趟吧?”
“那你想怎么办?”
小刘嬉笑著说:
“举报男女关係的匿名信,有些证明是造谣诬告,把这些信给我看看唄。”
年轻人思考著。
小刘狠追猛打道:“匿名信,证实是诬告,我也不带出去,你也不违反纪律。”
年轻人点点头,一再强调不要將诬告內容抄送到广播中。
小刘点点头,隨后在一大麻袋的匿名举报信前,一封封快速找著。
他是带著目的来的。
只为找到举报李二河、柳秋如的那封信。
一旁的年轻人,见小刘匆匆阅览的动作,便放下心来,在一旁端茶张望。
上百封信件,內容样频出,让人忍俊不禁。
比如,用圆圈、叉號,標註搞破鞋的男女。
用木炭写出的举报信,信中留著一小块炭渣。
还有,描述老黑小白搞破鞋,最后却写著,老黑是家里养的土狗,申请將隔壁母狗打死。
小刘看过后浅浅一笑。
在全国识字率20%的情况下,什么稀奇事能发生,小刘见怪不怪。
半个钟头后,一封暗黄色的信封上,前五个字让小刘精神一振:
举报李二河。
小刘仔细將信件看过,在本子上迅速记著。
“小刘,说好不摘抄內容的。”
年轻人上前阻止。
小刘举起本子给他看:“这样有问题吗?”
年轻巡查员笑著说:“写的什么东西,看不懂。”
小刘淡淡一笑,继续在本子上一笔一划的写。
-----------------
“李二河同志来了吗?快请进。”
协和医院病床上,郝科长经过一天的休养,精神气已经好很多。
李二河用布兜装著些水果,前来看望。
“小李同志,客气了,是我请你来,不用带礼物。”
李二河將水果放到床头,微笑说:
“一点水果而已,上次篮球场一別,很期待郝科长养好身体,再切磋球技呢。”
郝科长脸色煞白,竭力笑道:“难嘍,怕是没机会了。”
李二河给郝科长换上枕头,让他坐起。
“小李同志,这次来我是表示感谢的,我听人说你当时急救措施,挽救了我的命。”
李二河淡淡一笑:“心臟復甦术的成功率没那么高,这也是郝科长命数未尽的结果。”
郝科长舒展眉头,面色平和:
“我不信命那一套,真有用几年前我就在战场死去,还能活到现在?”
李二河点点头。
他对这代奋斗者是充满敬意的。
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每个人不知道付出过多少汗与泪。
“郝科长,您为什么要参加篮球赛?”
李二河的提问,让站在一旁的科员目瞪口呆。
这也是他想问的问题,但碍於情面不忍开口。
郝科长杳然一笑:“上次开胸手术,医生说我活不过三个月,我不是仍能参加篮球赛吗?”
“哈哈哈。”
郝科长虚弱的笑声,却在李二河心中听著如此的响亮。
这种精神,不在一个时代,很难体会到。
片刻后,李二河岔开话题道:
“郝科长,咱们这有工具机吗?”
“工具机?”
郝科长靠在枕头上,眼神望著前方:
“去年南方工具机厂首次研发成功一套小工具机,但產量、吨级满足不了生產需求。”
“那化工领域怎么样?”
郝科长转头看著李二河,道:
“火柴头,用到的氯酸钾都得土法製造,每年都会爆炸造成伤亡。”
郝科长分管工业,对工业的现状痛心疾首,但基础太差,无力回天。
他疑惑道:“你为什么问这些?”
李二河微笑道:“郝科长,我想开办一家医用脱脂作坊。”
郝科长点点头,深思片刻,问:“资金有吗?”
“200块已经准备妥当。”
“你是发愁化工原料吧?”
李二河点点头,隨后报出两个关键的原料:
烧碱(氢氧化钠)、次氯酸钠。
郝科长淡淡一笑,让一旁的科员解释相关问题。
年轻人说:“次氯酸钠四九城还有工业配额,但是烧碱普通人是不可能。”
李二河明白。
他说的普通人,指的是私营企业和个人。
除非是同仁堂这种行业翘楚才给开绿灯。
李二河还有些欣慰。
可以从河东、河西村收农民的手中自用。
次氯酸钠可以通过郝科长得到审批。
只剩烧碱一种原料没有搞定。
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
李二河心中充满信心。
“小李同志,你开办医用作坊的想法非常好,现在国家医用大量不足,期待你以后能为国家作出贡献。”
李二河微笑点点头,与郝科长寒暄后,离开病房。
郝科长看著李二河离开后,扭头对身边的科员说:
“帮我查查他的底细,这年头不明来路的人太多,咱们要保持谨慎。”
科员点点头,迅速在笔记本上记下:
李二河,来歷不明。
-----------------
“小李同志在吗?”
孙红英走进大河木业店,看到忙碌的眾人。
“他在里面,我叫他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