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二代半(1/2)
林振凯向屠达总师询问道:“宋文聪总师,还在132厂吗?”
屠达总师听到这个与前面毫不相关的问题,疑惑地回答道:“老宋他还在,有什么事情吗?”
林振凯回答道:“我想询问一下歼7改型有什么问题?”
屠达总师听到这里后,一手拿起电话,一边道:“我叫老宋过来。林主任,现在歼7改型確实遇到困难,需要求援林主任你了。”
屠达总师通过电话呼叫宋文聪总师,隨后宋文聪总师来到了会议室。
宋文聪总师一进会议室,就见到了林振凯:“林主任,你可要支援一下我们这些困难的兄弟单位。像之前林主任支援的那一批人才,现在都在设计院內当主力了。而且支援的航空资料也让我们了解了国外的设计思路。”
林振凯回应道:“好了,宋总师不要再夸了,不然我的尾巴要翘到天上去了。”
“我將两位总师匯集在一起是想询问,歼7改型遇到什么难点。”林振凯询问道。
宋文聪总师说道:“我这边负责的是空军方向的歼7改型,计划將之前研发歼9的经验用上。具体的改进方案是:前期將歼7改为腹部进气,机翼改为双三角翼,优化后机身发动机安装方式,使用单轴电传增稳系统,爭取在83年定型。后期在机身前部加装近距全动鸭翼,换装涡扇发动机。现在难点在飞控系统。虽然林主任可以提供飞控系统的硬体,但关於飞控系统的软体编写,国內几乎是一片空白。其他方面,国內的兄弟单位都有过研究,努力一下还可以解决。”
屠达总师说道:“我的方案与老宋的区別主要在鸭翼选择上,。老宋的方案太激进,全动鸭翼的研发周期会很长。我的方案採用侧板鸭翼技术,不强制依赖电传飞控,有电传增稳系统就行,国內技术努把力能够实现,也是在83年末或84年初定型。而且我们正联合国內其他兄弟单位,研发电传增稳系统,並且准备向上级申请调拨一架歼7用於电传增稳系统的实验验证。”
屠达总师补充道:“当然,有电传飞控会更好。”
听到屠达提起侧板鸭翼技术,林振凯便想起其作用,这种布局是为了解决没有电传飞控系统时控制涡流的问题。侧板能產生附体涡,其旋转方向与鸭翼或边条翼的脱体涡相反,形成稳定涡系。这能增强没有电传飞控条件下的涡流稳定性。
这正如侧板鸭翼布局的lfc16所展现的特性,它利用涡流控制技术,在不採用电传操纵的状態下,保持大迎角稳定性和较好的操纵性。这表明侧板鸭翼布局並非必须搭配复杂的电传系统。
林振凯对屠达总师说道:“屠总师,我更倾向你的想法。现在就要上全动鸭翼太勉强。宋总师,我知道你想充分利用前期歼9的研发经验,但我们的电传飞控基础基本为零,强行上马只会导致周期大大延后。现在的空军等不起。”
林振凯脑中快速梳理了电传增稳系统和电传飞控系统的关键区別:
电传增稳系统(cas):本质上是一种增稳系统或操纵增强系统。它叠加在飞机的机械操纵系统之上,对飞行员的原始机械操纵指令进行辅助性修正或增强。其主要目的是改善机械操纵的不足,而非取代它。使用cas的飞机必须是静稳定的。电传飞控系统(fbw):是一种全新的飞行控制系统架构。它彻底取消了飞行员操纵装置与舵面之间的直接机械连接。完全依赖电子信號和飞行控制计算机进行指令的传输、解算和执行。使用fbw的飞机可以是静不稳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