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一潮落(1/2)
第483章 一潮落
一片狼藉的南山谷內,在部属们的陪同下,陇南都督薛强亲临巡视。战斗早已结束,
整个谷地间一片凌乱,沿途所见皆是忙碌的人影。
休息的,疗伤的,押送俘虏的,打扫战场的..:::.忙乱之中展现的,儘是胜利之后的从容与閒適。
战场还未打扫完,斩获亦不知,但此时的薛强並不需要具体的数据来支撑这场胜利,
於他而言,最关键的问题在於,陇南战局已定。
边走边看,步履从容,薛强那绷了许久的面庞间,不知觉间也露出了不少从容。
跟在其侧,秦將徐成一副扬眉吐气的模样,挥动著手道:“这一仗打得痛快,胜得利落,晋军毫无抵抗能力,几乎一击而溃!”
“驍骑將士以逸待劳,徐將军忍辱负重、辛苦诱敌,普军则轻慢无备,形势战况皆利我军,若还不能奏捷,即便秦王宽容不问罪於本督,本督又有何顏面对三军將士?”薛强以一种平静的语调说道。
“此皆都督运筹得当,指挥有方!”徐成对薛强此时展现出的气度大感心折,不由恭维道。
“此皆將士奋战之功,尤其你徐將军,智勇双全,诱敌有术,又率先攻破普营,当为此役首功!”摆摆手,薛强微笑著表示道。
闻之,徐成顿时面露振奋,半月以来屈、愁闷与艰苦,在此刻仿佛都消去了,看著沉静高深如常的薛强,拱手一拜,第一次发自內心地表示道:“多谢都督!”
不提长安那边如何审定,但作为主帅,在战功的评定上,薛强当然有极大的建议权他这般表態,对徐成来说是莫大的肯定与酬报了。
徐成的出身並不差,安定徐氏,与邓氏关係不差,本人能力也不错。更为关键的,安定徐氏比较早踏上苟氏这艘船的关西豪右。
其兄徐嵩曾成守潼关,当年在苟军西进之时投降,並在后来继苟威担任弘农太守,直至如今。在外姓地方疆臣中,论苟政的信任度,徐嵩是相当靠前的,甚至要超过柳恭那个王室姻亲。
徐成也早早地隨其兄出仕苟政,多年以来,也算纵横关河东西,在苟秦建立前后的各处战场上,也总能出现他的身影。
(请记住1?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但显然,徐成是秦之宿將,很难称得上名將、大將,缺乏足够说服力的功绩。
前者秦廷决议南征,调兵遣將,苟政特意选薛强这些人,目的也是给他们建功的机会。毕竟,没有那些苟氏亲贵,也没有邓、弓这等名帅悍將的光芒掩盖,他们冒头的可能也更大些。
而薛强懂得关照部下,更知道分享功劳利益,自然更容易获得徐成等人的敬重,从击破杨俊,薛强上表诸將之功后,南征秦军中就再没与薛强別苗头的人了。
“这是將军应得的!”此时,感受著徐成由衷的谢意,薛强笑容又温和了几分。
在徐成身上打量了两眼,指著那一身与眾不同的甲胃,好奇道:“徐將军这身明光鎧甲,可是异常华丽夺目.....”
见状,徐成还显摆了一下,朗声解释道:“这是属下缴获,据俘虏言,乃是司马康逃命时未及穿戴丟弃,末將试穿,颇为合身!”
说著,徐成眼神一闪,冲薛强道:“此甲的確精致漂亮,灵活坚固,非末將所能享受,当献与都督!”
嘴上大方,但那不舍的態度,岂能瞒过薛强的双眼,更何况,都穿到身上了..:,
薛强自然不会为了一件甲胃得罪一名前途光明的將军,因此,不假思索地摆手道:“宝甲赠英雄,而况此甲与將军相合,这是缘分,本督岂能夺之?”
闻之,徐成顿时哈哈一笑,也不再装模作样谦让,毫不客气收下了。至於秦军的战场缴获制度,有的是灵活应对的办法....
心情渐好,扫了眼南山谷內的状况,回想起此战前后经过,徐成冲薛强一拱手,认真地提问道:“都督,末將有一事不明,还望解惑!”
“请讲!”警了徐成一眼,薛强宽和地示意道。
徐成:“都督算定司马康脾性,欲诱其北上而歼之!为何不多等几日,待其后军与司马康匯合,费了这么多辛苦日子,付出数百弟兄性命,最后只歼灭这三千前军,不觉可惜?”
“若晋军两部匯合,其兵力可就两倍於我军,徐將军倒是信心十足,能够破之?”薛强呵呵笑道。
徐成拱手道:“晋军越往北走,越是疲惫,我军却是以有心算无心,以逸待劳,这便有五成胜算,论司马康骄慢无能......”
“你的考虑不错!”听其言,薛强微微頜首,而后转眼望向东北,那是长安方向,以一种平静的口吻说道“两个原因,其一,司马康前部已是晋军精华所在,破之南路这支晋军威胁,便宣告解除;
其二,若让两支晋军匯合,人数过多了,便如你所言,我將士英勇效死,仍能击破司马康,损失必大,还將承担更多不必要风险。”
说到这儿,薛强收回了北望的目光,回头也以一种认真的口吻道:“我们要做的,是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击败司马康,突破陇南战局,至於斩获多少,反而是次要的!”
薛强很能领会长安“不愿打、不久战”的意图,因此在对付晋军的战术安排上,他选择了一种最省时便力的策略。
徐成对此没有太深的体会,但听薛强这么说,也若有所思,想了想,又道:“可惜让司马康逃走了,他若与后军匯合,仍有威胁!
即便司马康经此一败,不敢再贸然北上,阴平也將落入其手..:.::
对此,薛强一脸的微笑,很是淡定地说道:“武都、阴平之间,崇山相隔,道途险阻,交通不便,且氏羌杂聚,即便拿下了,非数年之功,难以平復治安。
目下,我们当以安定武都为先,阴平在晋军手中,未必是害。那些不臣之氏羌土豪,
既不降秦,又岂能甘愿臣晋,司马勛本非善政安民之人,看著吧,一年之內,阴平局面还有反覆。
大秦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大王不欲与晋军僵持,虚耗国力,因此,如何使陇南局势迅速恢復稳定,才是第一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