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敌在江陵(1/2)
第480章 敌在江陵
苟政提出的“疲秦之计”,在一眾秦臣中引发了巨大反响。如果这个思路正確,那么苟秦君臣对秦晋“决战”的预期准备,就显得远远不足了。
很多跡象都足以表明,桓温对关中有窥伺攻伐之心,但苟秦君臣一致认为,即便桓温引兵来犯,那也要等其从中原北伐的损耗、疲惫中恢復过来,秦国还是有一段应对准备时间。
也鑑於对这段战略空窗期的认识,苟政方才大举西征平凉以安后方,乃至发兵討平仇池。
兴师劳眾,耗费钱粮,付出巨大代价,也可以算是战略备战的一部分,为將来秦晋交锋爭取一个更加良好的局面。
苟政想的很美,但不意味著桓温没有反制措施,当把对苟秦的重视度提到最高的层次,那么各种手段与谋算,也就接钟而来了。
想来也是,桓温如欲伐秦,又岂能真的等到举兵之日?
东晋的形势,桓温手中掌握的权势与资源,可远非紧巴巴的苟秦可比。
八州士眾,府资財,任其调用,可不是说说的,而今掌握內外大权,如有需要,中原留成晋军,也隨时可以朝洛阳方向活动。
在战略战术上,当前的桓太尉,几乎占据著绝对的主动权,这是由地势与国力决定的。
旁的不说,而今荆州主力,仍旧按兵不动,潜心休养,仅仅是一东一西策动司马勛与生两路偏师,便已经让秦国头疼了。
你秦贼想休养,我桓公偏偏不让!倘若真是这样,那么秦国的麻烦,大了!
“不论桓温是否存有此意,梁军与符氏来犯,都已形成疲秦之势!”自从就任御史大夫后,王墮在苟秦朝廷积极性大有提升,而今是一心一意为苟政进言献策了,
“难道以桓温之聪敏见识,会不晓得,仅凭区区司马勛、生,绝非我大秦对手。只是给大秦寻麻烦,使关中难以安心休养,而他暂时只需付出一些钱粮军械罢了。
司马勛有唇亡齿寒之忧,生与我大秦有生死大仇,二者自然受其驱策......
显然,王墮对“疲秦”之说,十分认可,说著眉眼间露出深沉的忧虑:“桓温此策,乃是阳谋啊!”
“司马勛、符生两路偏师,不足为惧,然而,此番拒敌成功,下一次又当如何?
荆州本为鱼米之乡,人烟稠密,物產丰足,桓温又掌晋国大权,南国军马钱粮任其取用,几乎无穷无尽,他若有意,可隨时策动兵马来犯。
若逐月而来,那必是没完没了,我大秦难得安寧了!”王墮言落,郭毅又发出一声深沉的嘆息,满脸疲態,整个人仿佛又老了几分,这老翁是最见不得秦国多事了。
而事实上,哪怕普师不逐月来袭,就冷不丁给你来一招,发起一次突袭,攻杀將土,抄掠臣民,拉扯防御,秦国就很难受。
积极应对,则必费钱粮,疲於奔命,若坐视不理,疏忽懈怠,那祸害必然扩大。若从国家层面,与桓温、与东普拼消耗,目下的秦国,还不够格。
无他,底蕴太浅,实力不厚,经过凉州战爭的消耗,当下的秦国,若是穷兵默武,组织起一支十万人的军队是绰绰有余的。
但那又根本不现实,秦国已经没有那么多钱粮用来养兵,以当前秦国积储,哪怕把长安压舱底的一些財货物资算上,都难以支撑一场三个月的战爭。
即便勉强坚持住了,那么迎来的恐怕也是一场大崩盘,这是统治现状决定的....,
所幸,东晋的体量虽然不小,但其內部问题不少,不可能真正为桓温尽情调用,更不可能全部集中到秦国方面。
但哪怕只算桓温能够掌控、调用的,能够投放到关中攻略上的资源,也足以让苟政喝一壶的了目前的秦国,地盘虽然扩张了不少,但根基还在雍州与河东,一切向上向好发展,都源於这两地的物產。
然若论物產资税,桓温属下,单单一个荆州,就足以盖过秦之关河了,毕竟那是桓温秩序治安、苦心经营了十年的地盘......
自古以来,阳谋是最难破的,而苟桓爭锋,若拼消耗,那就是实实在在的阳谋,是秦国最无奈的地方。
“若桓温果然採取疲秦之策,必须採取反制,不能任其肆意侵扰!”郭毅沉声道,但几乎说了句废话。
当前的秦国,对晋国实则缺乏反制手段,一受限国策,二则国用不足,三则是地理问题了。
关河形胜,为秦国的建立与巩固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屏障,但就当前而言,也限制了其行动,尤其对桓温形成直接打击,更是有心无力、鞭长莫及。
桓温可以在秦国势力周边,隨时组织策动进攻,侵州犯境,扰其治安,但秦国想要威胁到荆州,那需要跨越山河,两千里远征。
洛阳本该是一个不错的战略前进基地,但秦国既无条件,也无时间去发展利用,反而成为秦国军事成防体系中的一个漏洞。
莫说桓温了,仅仅是符氏余孽,便能让其焦头烂额.....
太极殿中的秦国重臣们,无一不是时代精英,能立足秦国朝堂,见识或有多寡,但都能意识到此事的麻烦。
討论了半天,忽然发现,若桓温不惜代价,坚持採取疲秦之计,那么秦国这边,除了见招拆招,当真没有多少有效的应对手段。
但那样,正中其下怀!
桓温若来犯,据关河险固而守,足以拒之,这是秦国的总体战略,也是制胜之法,只不过,桓温会如当年符健那般“老老实实”拿头来磕关中的铜墙铁壁吗?
不见得,桓温非不智之人,他手中握著的牌,也要多得多得多!
不知觉间,太极殿內安静了下来,氛围一片压抑,见一干秦臣皆面色沉凝,仿佛胸口都压著一块沉甸甸的巨石,苟政念头闪动,发出一阵轻巧的笑声。
笑声打破了的殿中寂静沉凝的氛围,也將眾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秦王身上。
苟政知道,自己得提振些士气了,轻笑道:“桓温此策,於我秦国的確是一大麻烦!然而,也不至於让我大秦公卿,如此愁眉苦脸吧!
钝刀子割肉,痛则痛矣,然欲致命,还差得远!桓温想以此法,拖垮我秦国,同样是痴心妄想,我大秦臣民,从来坚忍,些许麻烦,又算甚?”
“大王所言甚是!”苟政言落,邓羌立刻起身,表示道:“桓温欲谋我大秦,缩在江陵不行,
只策动两支偏师更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