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適可而止(1/2)
第461章 適可而止
草长鶯飞、阳光和煦的春日里,又一批叛乱豪强被押赴长安,於眾目间,自城北平朔门入城。
粗略一扫,得有四五十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显然是被连窝端......这样的阵仗,对长安士民来说,也司空见惯,不以为奇了。
毕竟,上月初杜城、鄂县相继出现谋反之后,整个关中都沸腾了,京兆、扶风、始平、安定乃至更远的略阳,都有乱事发生。
不是这里有人作乱,就是那里有人造反,中军与地方屯成兵马调度频繁,戴乱剿贼,四处扑火一时间,长安內外,流言四起,人心惶惶,就仿佛整个关中豪强都联合起来造反,苟秦政权遇到了什么严重的统治危机一般.....
有那么一段时间,长安士民是一日一惊,哪怕秦王王驾平安顺利自杜城返回,也不曾改善。毕竟,谣言的传播速度与能量,远超真相。
不过,隨著一批又一批受俘叛眾被押回长安,人心渐安,取而代之的,则是甚囂尘上的议论,
长安各阶层百姓十分好奇,怎么会有那么多豪强郡望、贤达名流,群起造反?说什么的都有,
但在有心人的引导下,將之转到自私自利、抗法抗税之事上来。
当然也有一种声音,说这些人心怀晋室故国,不愿依附苟氏为逆。当然,这种声音甫一冒头,
便遭到严厉打压,朝廷的戴乱除奸不只在地方郡县,也在都城之內。
市井之间喧闹不已的同时,长安的高门府第之內,苟秦政权的统治上层们,却是一片寂然,几乎全体声。
一方面是物伤其类,虽然秦王打著乱制暴的名义,惩治不法,剿灭叛贼,但以如此酷烈之法,对付豪强,还是让人心惊。
另一方面,也是苟政此番搞出的动静实在太大了,波及面太大,手段太狠,甚至不惜动用中军,意志之坚决,肉眼可见。
在任何一个国家与政权,动用军队去达成政治目的,都是一个极其严重的事件,容易引发严重后患。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至少对相当一部分秦国权贵来说,都难免忧虑,这样的手段倘若用在自己身上,那会是怎样的局面,怎样的结果。
秦国的这些高官重臣们,不论是新贵,还是旧臣,本质上与苟政正在对付的那些地方豪强,属於同一群体,只是在文化的解释权、政治的话语权以及经济的掌控能量上有所差距罢了。
那些愚民黔首难以窥其全貌,秦国的精英阶级,尤其是那些关西本地豪右出身的文武,如何不晓所谓的平叛剿贼究竟是怎样一种状况。
哪来的那么多逆臣,又哪有那么多叛军,关西的这些土著豪强们,若有这样的能量,掀起这样大声势的叛乱,早在苟政西进之初,抑或立足长安早期的几次对外激战中,就將苟氏统治掀翻了。
事实上,从头至尾,真正掀起成规模叛乱的,只有鄂县的刘珍、夏侯显两家,他们直接且深入参与到张遇谋反中,是不得不反。
结果也就掀起些许波澜,而后被砍瓜切菜般,迅速平定,二者与张遇一家子,也是第一批被逮捕入长安,槛车游行的叛贼。
而在除此之外的其他地方,所谓的叛乱,也仅仅是些小骚乱,造成的原因,还是因为秦王“特使”们的按图索驥,大肆逮捕。
关中绝没有这么多叛逆,这是肯定的!即便有,也绝不会有这么多人採取直接的武装叛乱。
许多有识之臣都明白,这不过是一个最顺理成章的藉口,用於打击地方豪强,加强中央集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