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影响蔓延(2/2)
於是决定暂时搁置中原方向北伐,让建康朝廷去收拾烂摊子,但那不意味著放任,好不容易把殷浩赶下台,擢取普廷內外大权,实现对建康朝廷的压制,需要防备其“反覆”。
鑑於此,不管是当前还是未来,桓太尉永远不可能全力北伐,或许他能够动用的能量依旧庞大,能够消灭绝大多数的割据势力,但绝不包括强盛期的慕容燕国,以及骨头硬的苟秦。
而针对秦凉战爭,桓温也绝不是毫无作为,不管是拉拢仇池杨氏,还是力促梁州司马勛出兵,背后都是桓温在操作。
荆州大军不宜轻动,但桓公小弟多,不说直接解凉州於危难,多少得给秦国造成些麻烦,减轻张氏压力。
但结果,只能说事与愿违,双方先后出兵,但都毫无建树。司马勛敷衍了事,只派出了五千兵马,沿著赵末时期他第一次北伐关中的道路,走子午道,做出一副直取长安的架势。
而子午道虽狭长险峻、崎嶇难行,他却足足走了一个多月,沿途小心翼翼,
仔细查勘地势,生恐遇伏。日行不过二十里,遇有雨雪,更是乾脆停驻歇息。
然后在天气急剧转寒,军中粮食也渐尽时,果断下令撤军,不过数日时间,
便已回返汉中。当姑臧城破消息传到梁州时,梁州军已然回到南郑.::::,
从头至尾,未与秦军一战,几十名伤亡,也只是因为道险而造成的意外损失,而梁州军走到最远的地方,距离秦国在子午道一线设置的成堡,都还有十余里的路程。
五千梁州军北上,最大的意义,大抵是將子午道重新开闢巩固了一番,给关中与汉中的交通往来,做出身体力行的贡献。
从梁州军这一系列操作来看,司马勛还是记得当年鄙县惨败的教训,秦国不好惹啊。
江陵离的远,对秦国秦军的了解,在情报刺探、消息传递上,难免失真,但司马勛这几年,可是眼睁睁瞧著苟秦的发展、巩固、建立与壮大,深知其危险与难缠。
你桓温节制天下兵马,都不出击,他司马勛又不傻,岂能贸贸然再去碰秦军:
至於仇池方面,杨初倒是积极,他面临秦国的威胁更大,对秦军攻伐凉州也更敏感,因此当確认秦国大军受挫於姑臧,他果断选择出兵。
由世子杨国与其弟杨俊为左右將军,率领一万五千步骑,东出故道,直逼关中重镇陈仓。
比起过去几年,杨氏一直把精力放在天水、略阳方向,这一回倒是放聪明了些,按照“蛇打七寸”的道理来。
陈仓若破,那么直接扎到秦国的腰眼上了,直接將雍秦截断,东可掠扶风,
西可击略阳,最次也可对秦国西征战略形成威胁.....
然而谋划很合理,蓝图很美好,就是实现起来,没有设想的那般容易。首先派遣的左右两军,杨国与杨俊这叔侄俩之间,就有矛盾,意见不合,几无配合。
再者,秦国的陈仓守將贾豹也不是吃素的,他在陈仓用五年时间,耐心建立、打磨的防御体系,起了奇效。
仇池军的来袭,既没有突然性,更缺乏击破强关要塞的实力与勇气,贾豹仅靠两千屯成兵马,便將二杨挡得死死的,还趁两军营寨布置的衝突,主动出击,
在氏军身上咬下几块肉来。
等苟政遣宜阳伯郑权率军五千支援陈仓后,氏军就彻底僵在陈仓地区了,甚至於,郑权与贾豹,已经酝酿著反击,就驻扎二杨之间的不配合来打。
只是,姑臧告破的消息来的不巧,在郑、贾二人还没来得及付诸行动,杨俊、杨国那叔侄俩,撤得一个比一个快。
郑权率军追击,倒是斩获了一些氏军与辐重,但也只是聊以自慰,谨慎起见,也没趁机向故道方向进发,毕竟氏军实力犹在。
於是,仇池这一路兵马,也彻底宣告失败,对秦国也確实產生了一定牵製作用,但仅此而已..::
在梁州与仇池之外,桓温实则还动员了一路兵马,那就是洛阳方向,由討虏將军、鲁阳督护荷生领军,北上洛阳。
当年苟符大战,秦军全面反击之后,氏大军彻底崩溃,符氏子弟、精英、
部眾死伤略尽,但在符生等人的率领下,还是成功逃出了一批部眾。
从潼关一路败逃洛阳,匯合留驻兵民眾,又在秦军的追杀下,弃城而走,南投东普,最终被桓温安置在南阳郡北部的鲁阳一带。
如此,以符生为首的那批符氏残部,有了一块安身立命之地,也算是保留了符氏復兴的火种。
这些年,符氏在鲁阳发展生產、招聚流民,倒也恢復了几分实力,不过,也承担著守备鲁阳、监视伊洛的重任,对桓温更是不敢性逆。
桓温让符生出击,生也没有犹豫,亲率三千氏军北上,还真取得了一定建树,破新城、陆浑,兵临伊闕。
不过,仅凭区区三千氏军,想要打破伊闕,打到洛阳显然是不现实。桓温没派后援,而秦国的洛阳总管杜郁又自洛阳遣兵援应,最终生也撤回鲁阳。
以斩首两百余、掠民五百户的“优秀战绩”,算是给了桓温一个交待,桓温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派人嘉奖,搞其功劳。
当姑臧战报传至江陵后不久,桓温文派人將符生从鲁阳召至江陵,一番交待,又拨给一批军械、钱粮。
意图很明显,北伐苟逆之时,生与所部鲁阳氏军,当为大军先锋前部,对此,符生仍旧没有拒绝的余地。
而桓温这边,在与荆州僚臣们结合內外形势,仔细筹谋之后,也已基本確定,下一步北伐目標。
北伐是不可能停止的,这是桓温上位掌权的大义,面对建康乃至其他门阀的拱火,他也必须给出回应。
中原走上一趟,已经发现,劳师远征,多有不便,且燕军难以对付,相比之下,把目標放在秦国方向,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秦国占据关中形胜,已成大患,不过,荆州的僚属们判断,在秦国平凉之后,將有很大精力,被牵扯到河陇地区,短时间內,难以东顾。
因此,必须在秦国彻底稳定西睡之前,发起对秦国的进攻,並且越早越好,
否则,再难制之。
对苟秦,桓温的紧迫感更足,留给他的战略空间,也同样不多了。而一旦討伐苟秦,洛阳则必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