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长安来客(1/2)
第452章 长安来客
武都,下辩。
隆冬腊月,这座仇池国的主城,也笼罩在一片寒天雪地之內,城里城外,氏夏黔首,无不咬牙坚持,苦苦等待冬去春来的那天。
作为仇池国主的杨初,当然不需要像底层贱民那般,忍受苦寒的折磨,但一个多月来,他的內心也饱受煎熬,难以自安。
这种情况,大概就是从姑臧城破的消息传来之后,便开始了。
对杨初这老氏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噩耗,然后这老氏,迅速收起了此前猖獗骄狂、张牙舞爪,將陈置於陈仓一线的“二杨”大军,收缩回来。
至於杨初本人,则把自己关在下辩城中的公府內,也不理军政,更不照料他的美姬娇妾,终日惶惧不安,生怕秦军报復。
看的出来,杨初这老氏,的確是老了,爪牙不再尖利,威风已然扫地,遭逢变故,也只是把自己隱藏起来,不敢將自己不堪的一面暴露出来..:::
不过,新年將至,总是带给人一些新的希望与期待,杨初的焦虑,也终於真正得到缓解。
经过多方打探所得消息都表明,秦国正忙於梳理內政、维稳治安、巩固凉州,的確无心对付他仇池。再加上,双方边境上,也始终平静,除了此前在陈仓小打小闹一场,再没有其他动静。
於是,在进一步確认安全后,杨初终於下达命令,让杨国、杨俊率军返回。
之前虽然撤军,但为了防止秦军的反击、报復,杨初还是將大军屯於边境,
杨国守故道,杨俊要辛苦些,转进到祁山方向,防范天水秦军,一东一西,扼守要隘,保护仇池。
这就是做贼心虚了,短时间內,对仇池,秦国动兵的意愿並不高。
而於仇池而言,大冬天的,国中精锐齐出,靡耗巨大,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別说侵入关中平原,扼制苟秦咽喉了,甚至没能在秦军手上討得半点便宜。
远不如当初了!就连杨初自己,都有种越活越回去的感觉。
不过,这场並未怎么被秦国放在心上的“苟杨衝突”,在仇池这边,也算暂时告一段落了,可以安心迎接新年了。
在与仇池的僚臣们的商討中,杨初做下的第一个决定,便是儘快召还故道与祁山的两路大军,並进行遣散。
弹丸之地的仇池国,维持大军在外,实在负担不起,气候不对,钱粮物资更是成倍消耗,儘快解决,儘早放鬆..:::
与此同时,同秦国磕磕绊绊这么些年下来,好处没占,损失一点不少,眼瞧著秦国越发壮大,已然显示出併吞整个关西的气势。
杨初那固执而昏的大脑,也难得清醒起来,第一次认真而审慎地思考与秦国之间的关係。
畏惧与忌惮是一定的,以苟秦的贪婪,早晚有一日要谋他仇池基业,这一点,杨初再老迈,心里也清楚,这是他始终对秦国採取敌视、对抗態度与政策的根本原因。
但隨著时局变化,再让杨初去生抗秦国,乃至动兵,他也有些不敢了。至於东晋,杨初也不想多说些什么了,滚一边去!
在一阵纠结、为难与惶恐过后,杨初第一次提议,与秦国和,修復关係,
只要秦国不南犯,称臣也是可以商量的。
而杨初的想法,几乎得到了仇池上层权贵一致的认同。得到眾人支持后,杨初也果断决定,挑选礼物,趁新年遣使北上,祝贺秦王平定凉州与秦国化敌为友,结束仇视关係,进行友好往来,这並不是什么异想天开的事情,只要杨氏拿出诚意,做足姿態,甘愿臣服,毕竟秦国也不愿意在肘腋之处动盪衝突不断。
再者,过去几个月间,在不为人注意的地方,杨初的堂兄杨宋奴可与秦国方面秘密勾连,联繫密切,连推翻杨初的计划都制定几个版本了。
而说起来,杨初打算向苟政服软,与秦国缓和关係,这项决策,受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就是秘密背反、阴谋篡位的杨宋奴了。
杨初考虑给秦国表示的“诚意”,可都是杨宋奴勾连秦国时的说辞,他杨初若是这样干了,那秦国还要他杨宋奴干什么,直接与杨初谈多方便。
再加上,杨宋奴因为长期观望局势、按捺不动,没能如苟政所愿那样趁仇池大军在外掀起內乱,已经引发秦国方面的不满了。
因此,当杨初筹谋著向秦国称臣之时,韜晦於暗处的杨宋奴,却有些著急上火了.
正统二年的尾巴越来越短,眼看著便要过年了,下辩城中也明显热闹几分,
周遭的氏夏百姓纷纷带著田园牧场的辛苦產出,往来主城,换取些生计物资。
趁著一个飘雪的天气,打东北边来了几名汉子,氏人服饰,牧民打扮,混在人群,轻鬆潜入下辩城中。
入城之后,也不乱走,大隱於市,约在日暮时分,在下辩城中集市逐渐冷清之际,终於接上头,在城中內应的接应下,进入下辩南城的一所民居內。
这伙人行踪隱秘,如此小心,来歷自然不凡,身份也不难猜,秦国司军別部下属密探。
不过,当领头的短须汉子出现在下辩城中別部头领面前时,其人也是大吃一惊,躬身拜道:“属下参见將军!”
来人,正是秦国別部將军朱晃,秦国所有別部下属吏卒的大头领。也难怪下辩城中探吏如此吃惊,作为秦別部主官的朱晃亲自前来下辩,自是不同寻常。
朱晃自带一股威势,被寒霜侵袭过的面庞显得格外生冷,只警了探更一眼,
便让他紧张起来。
“进屋再说!”朱晃没二话,只淡淡说了句,逕往堂屋里去。
见状,探吏更加提心弔胆了,搞情报工作,没点敏锐与洞察是不行的,下辩这边的探吏,也知道自己差事办砸了....
看著几名隨行人员干练分站各处警戒,探吏志芯地跟进堂內,隨后便殷勤地奉上一杯的热水,而后表著忠心,关怀道:“將军请用!此间危险,將军何故冒险亲来?”
接过水碗,吹一吹,啜一口,动作慢条斯理的,浓浓的热汽在朱晃眉间凝结出几滴水珠,让那张冰冷的面庞多了几分朦朧,但其表情依旧严肃。
警了其人一眼,朱晃又开口了,声音冷幽幽的:“我来,看看你们的成绩!”
此言落,下辩探吏站不住,当即拜倒在地:“属下无能,请將军问罪!”
朱晃当即斥道,声调都高了几分:“我不管你们什么罪过,我只要杨氏內乱!”
对此,探吏深埋著头,额间竟渗出些许冷汗,支支吾吾解释道:“属下已经几番催促杨宋奴动手,只是他始终推拖延,前者甚至避而不谈,依属下愚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