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双喜临门(2/2)
甚至,眼下秦国在秦陇一带勉强维稳的局势,也是因为秦军还在姑臧僵持著。倘若这份僵持变成撤退,只怕立时就有牛鬼蛇神冒头。
因此,除非战败,除非局势崩坏到无法收拾的地步,秦军是绝对不能后退的,只要还想著藉机谋取“兼併雍凉”的大业。
靠著苟雄等將帅的坚持与安抚,当然还有来自长安不容动摇的决心,方才勉强將军中撤退的声音压制。
然而,就像苟雄所忧虑的那般,姑臧还在敌手,那问题就没完,这是根本的问题,不是单靠增加给养与精神力量就能解决的,办法或者说结果只有一条:拿下敌城!
“而今之计,只能从凉军內部著手!姑臧这月余来,各项损耗同样不小,孤城绝地,饱受侵袭,岂能如此团结一致,眾志成城!”邓羌的口吻依旧坚定:
“倘凉军將士皆有此志此心,何至於让我们打到都邑来!前者北城譁变內乱,已然证明,姑臧凉军也在危险內乱边缘,坚持下去,必定大有收穫!”
闻之,苟雄眉头紧锁,语气中带著几分焦躁:“子戎的判断,我也支持,然而我们总是不能在城外坐等守军自溃!
纵然等,又要等多久,一月,两月,还是半年?我愿意相信子戎,然如何让將士们长期信服,
长安与大王如何交待?
即便我军能等,那些隱伏秦国周边虎视耽之徒,他们又岂能等?”
面对苟雄一番诉说,邓羌不由露出一抹苦笑,作为秦军的高级將帅,他能根据战场形势做出自己的判断、提出作战思路,但他毕竟不是神,没法对不曾確切发生的事情打包票。
邓羌坚定认为,胜利的天平已经在向秦军倾斜,但这场战爭最终的落点在何时何地,他也无法给出一个確切的答案。
“子居,为何不言语,你也束手无策了?”苟雄又看向默不作声的另外一人。
闻问,姜宇方回过神一般,迎著苟雄有些怒的目光,紧了紧身上的羊皮袄子,语气沉稳地说道:“君侯,张灌与凉军能够坚持到如今,必定是有问题的,属下也一直在思量,问题出在何处?”
“子居有话直言!”苟雄轻斥道,不喜欢听其兜圈子。
“诺!”见状,姜宇尷尬一笑,而后严肃应道:“我军北上之初,屡次多方探报表明,姑臧官库空虚,凉军辐需不足,即便有来自三郡及沙州的两次支援,张也採取了一定减省策略。
然而,数万凉军,加上权贵、官吏及其附从,还有数目未知的士民百姓,又经过如此连续、激烈的攻防战斗.....
且不提那些伤亡与失利对军心士气的打击,属下只是好奇,张如何供养这么多人,坚持到如今?总不至於,靠著製作“肉脯”充飢?”
显然,姜宇考虑事情的角度,还在姑臧的后勤供应上,此事一度是秦军对凉军必胜信心的来源,但隨著张在姑臧数月如一日的坚持,“耗死”凉军的事情,渐渐也没人提了。
“姑臧城內,究竟还有多少人,多少粮,多少械?”当姜宇重提此事,苟雄沉思几许,也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
“就后面几场攻防大战场面来看,凉军兵械有明显不足,尤其是弩箭等军械器材之使用,稀疏不少!”邓羌提醒道。
旧思路的重提,让三人心中都涌起不少波澜,沉吟少许,姜宇忍不住扶额,嘆息道:“只可惜,围城以来凉军严防死守,与城中联繫彻底断绝,难以获取敌情,不知城內情况,敌军虚实,否则...
“子居此言何益?若知城中虚实,我等又何必在此晞嘘苦恼?”邓羌说道。
姜宇也面露无奈之色,想了想,看向苟雄:“君侯,可否让凉州別部再想想办法?”
凉州別部在此次西征过程中,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除前期一些军政情报的刺探,在宗悠率部投诚一事上,也是凉州別部头领刘皋居中联络,最终促成广武易帜。
不过,对於这些別部探吏,苟雄总是忍不住生出鄙夷之情,认为他们行事不够光明,但又无法否认这些行阴谋事者的作用与功劳。
此时听姜宇提起,苟雄不禁摇摇头,说道:“我虽不喜那刘皋,但此人確实有几分能耐。即便城中还有他几名密探,困穷至此,怕也难以传出消息。如有状况,他早就来报了”
一时间,三者默然。
“大都督,帐外天寒,还请回帐歇息!”来自护军校尉关怀的声音,打断了三人的沉默。
回过神,看了看天色,深沉夜色中不知何时笼起了一阵寒雾,冰凉的双手揉了揉日见消瘦的面庞,苟雄收拾心情,问邓姜二人:“二位头脑可曾冷静足够?进帐再討论一二?”
见状,邓姜二人齐拜道:“听大都督(君侯)安排!”
三人再度进帐,加炭火,奉热奶,寒意渐渐消退,思维也再度活跃起来。当三人重拾心情,为攻破姑臧重新筹谋之时,帐前卫兵通稟:別部校尉刘皋求见。
別部校尉刘皋,略阳人,氏族。是当年郡县大战后,隨羽林將军连英杰一併归附,后被举荐给苟政,因其心思縝密,熟悉边情,精通各地语言,后被苟政派到秦州,负责河陇一带別部刺探工作。
就和梁益方向的耿儼一般,这刘皋也是负责方面情报系统统筹发展的干吏,此番西征凉州,不只对秦国战略意义重大,对刘皋及其魔下別部探事吏卒来说,也是一次大考。
姑臧难下,著急的不只是苟雄与秦军將士,也包括刘皋这个军前情报主官,尤其在与城內下属联繫彻底断绝之后。
刘皋的到来,让苟雄三人都不禁动了心思,对视一眼,苟雄当即吩咐,让其进帐答话。
很快,体型魁梧、面目粗獷,毫无特务气质的刘皋出现了,此时刘皋的脸上,堆满了久违的笑容,见到苟雄,便直接呈上一封书简,声音中透著激动的狂喜:“启稟大都督,城中逃出一名探事,带回一封密信,请大都督过目!”
闻报,苟雄迫不及待命其呈上,打开,迅速扫过,惊喜的表情很快从他脸上绽开。
“这可真是双喜临门啊!”用力合上书信,苟雄目光炯炯地盯著刘皋:“来人何在?”
此时,苟雄手中握著的仿佛不是密信,而是张的咽喉,姑臧的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