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湟河攻略(2/2)
甚至当双方纠缠在一起的时候,秦军將士,还能发起反击,枪盾弩阵的配合下,杀伤起敌骑来,效率奇高。
等和舆反应过来,调整阵型时,隱藏於秦军阵后的五百羌骑,又在雷弱儿的命令下,
向吐谷浑发起突然反击,打得后撤不及的吐谷浑骑兵溃不成军。
不过终究是遭遇战,又没有提前占据好有利地形,以步军为主的秦军,一时间拿专注后撤的吐谷浑骑军,还真没有多少办法。
最终的结局,也就是摆脱战斗,各自收兵。
和舆领军退至晋兴东北,驻於湟水之阴的川口渡,准备接应后续大军。
一场遭遇战下来,他足足损失了千余骑兵,比整个“援张战爭”还严重,血的教训证明,秦军真的不好对付,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他不敢再贸贸然与其开战了。
和舆免不了骂骂咧咧,在姑臧,张刻意拖他三日,说是筹措一批粮草支援友军,並请他参加新王的继位仪式。
后知后觉地看待此事,那张灌分明是包藏祸心,倘若没有多耽搁那几日,湟水地区恐怕已经被他提前拿下了,何至於同秦军如此正面碰上。
至於秦军,损伤倒也不算严重,作战主力的新兴、南安二营,连伤带亡也就三百余人,大部分损失都是在敌骑一二轮衝击之中造成的,不过军械尤其是箭矢的消耗较大。
敌情不明的情况下,雷弱儿也没有选择冒进,而是收容溃卒,后撤至左南县(今永靖),重整旗鼓,探查敌情,並向大夏的邓羌与榆中的苟雄匯报。
吐谷浑军的突然出现,显然是一个意外,不管从战略还是战术上,都需进行相应调整。至於最初的目標普兴(今民和),反而成为次要的了。
而在接下来的十余日內,秦军与吐谷浑军从南北两个方向,陆续向两河谷地间增兵。
和舆接应过后军与辐重缴获后,果断引军西进,率先占了晋兴城。
骑兵过境,席捲谷地,但比之规模更大的,是大量的弩马辐重与缴获,生生拖慢了其行军速度。
在其西移期间,雷弱儿还胆大心细地率所部骑军游弋袭扰,专门盯著吐谷浑军那些笨重的恨不能连针头线脑都要带上的辐重部队打。
往往一触即走,见机不对,迅速撤离,虽斩获不多,但对袭扰效果是很不错的,引的和舆调集重兵围剿,方才把雷弱儿赶回左南。
並且通过这一番试探,再加上俘虏,倒也进一步摸到一些吐谷浑军的情况。
而邓羌闻湟中军情变故,在收降张肃军后,也顾不得留出时间稳定当地,只留出两支兵马镇守罕、大夏,而后马不停蹄整军北上,支援雷弱儿。
到八月中旬,邓羌已於左南屯兵一万五千余眾,並且西路军的大部分主力,大都集中於此。
为了对付吐谷浑军,邓羌也是倾尽全力了,而原本作为偏师西路军,也由此彻底变成主攻方向了,这却是完全脱离此前计划了。
不过,由於邓羌领军西进以来,连番作战,又调动频繁,对秦军各部將士的精神与体力,都是巨大的消耗。
因而在进驻左南之后,邓羌果断选择高掛免战牌,搞赏三军,並让將士休息,养精蓄锐。
在秦军將土默默恢復精神与体力的同时,邓羌乃至榆中的苟雄,都在紧锣密鼓地调整著兵略。
在此期间,邓羌还派人给苟雄去了一封书信,在信中他直接指明张移祸湟中的阴谋,並细述吐谷浑军的威胁,以及收取湟水三郡的必要性。
邓羌认为,张罐出招,他们不能不应著,並且还要反客为主,一举击破吐谷浑。
如此,收取湟中地区倒是其次,解除吐谷浑威胁,去凉州一强援,並对河陇各地戎狄部族形成强大震,才是更重要的,这也有利於收取凉州之后的治安问题。
与秦国最初的计划相比,这显然有了巨大变化,但湟河谷地的归属与吐谷浑军,已然同整个伐凉大局结合到一起了。
对邓羌的建议,苟雄在认真思考之后,还是同意了,即便邓羌此举,算是將他此前与僚属们的筹谋一举推翻了。
毕竟,从招抚吐谷浑,变成击破吐谷浑,这其中的转折,实在有些大。
为此,一些秦州文武表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为了湟河谷地这种边鄙贫瘠之地,与吐谷浑战,是主次不分,捨本逐末。
那样得利的只会是凉州与张罐,十分不智,最好的办法,还是与吐谷浑人达成和议,
捨弃三郡,然后全力北上,对付张,先把凉州拿下,待大局在握,再掉过头解决湟中的问题这样建议,在伐凉秦军文武中,还挺有市场。
当然,有些人反对,还有一层原因。那便是依邓羌所议,他率领的那支秦军偏师,反倒成为经略主力了。
他们这些追隨雍侯,团结在主帅身边的將土,反而成为配角,要配合邓羌在湟水的攻略了,这简直是倒反天罡。
不过,面对汹涌的反对声,哪怕心头有那么一丝彆扭,苟雄还是安抚住部下们,对邓羌表示支持。
並且,苟雄的支持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採取了实际的军事行动。
先於八月八日,於榆中遣使渡河,击破宗悠布置在对岸的守军,而后直趋广武,做出大举北进的声势。
虽然没能攻克广武,但也將姑臧方面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榆中一线来。
在成功吸引凉军注意后,苟雄又秘密派遣弓蚝率领果骑营並部分秦州骑兵,共四千骑,秘密转进湟中,支援邓羌。
主攻变伴攻又如何,只要能击破吐谷浑,只要有利於凉州攻略。
不过,当苟雄甘愿让出“主角”的身份,做出如此大力度的支持后,压力也一下子转移到邓羌身上来。
能否快速击破和舆所部吐谷浑军,成为了攸关整个凉州大局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