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磨刀霍霍向合肥(2/2)
前者败绩,只是形势使然,多有无奈之处。今我率师北伐,正需將军这样的良臣勇將效力,击破姚逆,收復徐豫!”
桓温这番话並非恭维,隨殷浩北伐的晋军將领中,戴施歷次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尤其身处逆境险恶之时,往往能爆发出不俗的智勇。
从诚桥到山桑,那么北伐晋军的將军、都护、太守,都歿於阵中,戴施也屡次陷入绝地,但终能摆脱追击,率部归来,没有一次覆没,这就是本事了。
就是在去岁冬季,发生在姚襄与谢尚之间的歷阳、合肥两战之中,戴施也颇有建树,合肥败绩之时,面对羌骑突击,他也能稳住阵脚,率军南退。
桓温可是知兵的统帅,也知晓战场上做到戴施的程度,是十分难得的,自然难掩爱才之心。
而听桓温这番肯定激励的话语,戴施顿生感激之情,当场拜道:“末將早有雪耻復仇之志,今大將军攘袂举义,誓师討贼,壮志豪情,四海义土,无不感佩。末將不才,愿率所部,为大军前部!”
戴施一番彩虹屁,拍得桓温心情甚佳,这份机智灵活,更让他满意,笑著安抚道:“自有將军建功之时!”
“袁真呢?”收回目光,桓温又问。
桓冲道:“袁將军屯兵舒城,监视合肥,未敢擅离!”
对此,桓温微微頜首,很快面露肃然之色,他这表情一变,帐中关注著他的文武,也都下意识挺正上身。
“合肥敌情如何?姚逆动向如何?”桓温沉声问道。
闻问,桓冲拱手答来:“自末將率军进驻居巢以来,贼將姚兰屡次南下袭扰,欲乱我阵营,挫我锐气,皆为末將与刘太守击退,其后未再轻出。
目下,姚兰收缩兵眾合肥城內,做坚守之態。两日前,姚襄自寿春遣兵三千,南下合肥支援,他本人则聚兵於寿春,动向不明..::,
,
“也就是说,眼下姚逆所部精锐,分散三处,合肥、寿春、徐州......”桓温说。
桓冲应道:“正是如此!姚逆作乱以来,虽大肆扩军,然堪称精良者,不过一二万人,余者不足为道,去岁冬歷阳之战,其为谢都督所挫,足可证明。
而今陈兵三处,虽遣姚兰坚守合肥,然其主要精甲,当在寿春!”
“呵呵......”桓温笑了笑,问眾人道:“姚逆如此布置,其意何为啊?”
参军孙盛侃侃而谈:“明公誓师北伐,兵雄势大,若正面交战,姚逆自知,
绝非对手。
如此陈兵,只怕欲以合肥为饵,诱我军北上攻击,若久攻不下,待我师老兵疲,土气不復,他相机率寿春精兵南下,与守军里应外合,或可谋得一丝胜机!”
“姚襄小儿之心机,为安国(孙盛表字)一眼窥破啊!”听完孙盛见解,桓温不由抚掌。
转过头,看向帐中其他將臣,微笑道:“既如此,我军当採取何等进军方略?”
面对桓温的问询,帐中只沉默半响,便见属郗超起身,说道:“依属下之见,姚逆最大的破绽,在於粮少食短,而今夏苗初发,青黄不接,其供给更加艰难。
而我军兵眾粮多,辐需供馈,源源不断,只需稳扎稳打,与其消耗,再遣师掠其属民,焚其苗亩,只需一二月,姚逆可不战自溃。
届时明公率师北上歼敌復城,平贼荡寇,將易如反掌!”
年轻的属英姿勃发、器宇轩昂,极具风采。郗超家世不凡,其祖父乃拨乱反正、安定晋室的太尉郗鉴,本身也是少年天才,小小年纪便被桓温收入帐下,
参赞机务。
“此为稳妥制胜之策!”桓温笑著评价道,而后不作话了。
显然,这是同意都超的见解,但並无採用其策略的意思。
见其状,振武將军毛穆之站了出来,说道:“此策胜在稳妥,然失之被动。
倘姚逆见机不妙,捨弃合肥、寿春,率师遁逃,返回淮北,只恐追之不及。
若让姚逆保留实力,其犹可作乱,若令致其与燕逆勾结,则遗祸无穷,中原何日能安?
因此,大將军此番北进,当力图剿杀姚逆,將其贼眾彻底留下,以免遗祸。
姚逆既以合肥为饵,冀图侥倖谋胜,不若將计就计,北上合肥,诱其南下,
毕其功於一役!”
听完毛穆之的建议,桓温脸上顿时露出满意的笑容,眼神逐渐变得犀利,缓缓道:“诸君当知,区区姚襄,岂值得动用如此大军?
兵发至此,所谋求的,不只是击破姚襄,还当趁机北上,收取徐豫,克定中原!
姚逆背后,还有燕贼,为免久拖生变,不能在姚襄小儿身上消耗过多时间。
缓图,或可制胜,却难建大功!”
说到这儿,桓温环视一圈,肃声道:“我意已决!”
“请大將军下令!”帐中文武,齐声拜道。
“全军休整三日,三日之后,水陆齐进,兵发合肥!”桓温斩钉截铁道:“传令舒县、歷阳之师,同时进取,广陵之师,北上策应!”
“诺!”
“戴施!”
“末將在!”
“你率所部为前锋,先行北上,接应大军!”
“诺!”
“邓遐率骑兵北游,据闻姚逆在淮南种了不少庄稼,正是青苗勃发之际,给我全部摧毁!”
“桓冲率水师,押运粮辐,走水路策应大军!”
,
桓温有条不地安排著进军方略,而隨著命令下达,北伐晋军张开的獠牙,
直衝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