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江北告急(2/2)
而姚军自身的损失,是微乎其微,几处战场,大大小小的战斗加起来,连死带伤,也不足三千。
晋军的崩溃,是彻底的,全方位的,有如雪崩一般,隨之崩溃的,则是殷浩的北伐大业,以及东晋的淮河防线..:.::
至於殷浩,打仗的能力低劣,但逃命的功夫儼然一流,在一支晋骑的保护下,没日没夜地南逃,一直到渡过淮河,方才得暇歇息。
也是这个时候,他似乎才反应过来,自己遭遇了何等惨败。懊恼、后悔、惶惧,各种情绪涌上心头,气血上涌,殷浩惨叫一声闭过气去。
那个时候,殷浩最想的,大概是別醒过来了,就算要醒,也希望睁眼之后自己是在建康,而不是寒潮笼罩淮水之畔。
不过,事实证明,他不是在做梦,当被亲军救醒,又得直面那惨澹的现实。
羞愧之下,殷浩甚至產生了投河自尽的衝动,然大概是冬季的淮水实在太凉,终究没敢像北岸那些试图通过渡求生的普卒那般下水..:::
更见不得晋军將士被姚军肆意屠杀的惨状,殷浩最终选择,掩面而去,带著几千军民,逃奔寿春,头也不敢回。
殷浩得以回归寿春,但从征的將佐、僚属,则没有那么幸运,刘启、王彬之、魏憬、
何融等有名有姓的晋將,悉数战死......
殷浩的部將及幕僚团队是很庞大的,但陆续回到寿春的,只有寥寥数人。
余者,倒也不都阵亡抑或被姚襄俘虏,还有很多人逃奔淮南其他地区,甚至有乾脆逃回建康的。
殷浩这一仗,將部下对他仅存的尊重与信任都给打没了,聪明人更预见到,殷浩倒台的那一日。
更何况,寿春就安全了吗?显然不是!
收取对北伐普军的完胜之后,姚襄並没有停下脚步,只在淮水北岸休整了五日,便留其兄长姚益、长史王亮,在淮北收拾善后。
姚襄则自领两万兵眾(未参战的其他姚军以及部分俘虏),渡淮南下,目標直指寿春。
此时的淮水,形同虚设,根本没有普军阻挡,让姚襄轻鬆渡淮成功。而五日的时间,
根本不够,让殷浩以寿春为中心,组织起一道全新的防线。
在降晋的那一年多岁月中,姚襄曾不止一次亲自渡淮南下,与江淮名士们交流,冀图融入晋朝的统治阶级,但宣告失败。
这一回,是姚襄时隔半年多后,重返淮南,只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不必卑躬屈膝、小心翼翼,他是带看大军南下的。
闻姚襄率师南下,寿春的殷浩自是惊恐不已,病急乱投医之下,竟以任城太守刘邂,
率军数千前去抵挡。
对於此令,刘邂直接视为乱命,出城之后,也不敢与姚襄对抗,直接遣散部下,仅率领数百部曲南逃,一路跑到长江边上,方才驻步北看,观望局势。
刘邂跑了,殷浩自是惊怒交加,但他紧跟著的选择,也勇敢不到哪里去。在姚襄还在百里之外时,便再度带领寿春仅剩的几千残军,弃城而走。
撤得匆忙,甚至连寿春府库中的大量財货粮食,都来不及销毁。恰此时,此前被派在寿春为质的姚襄的几个兄弟,趁机冒头。
当姚襄反晋之时,几兄弟果断带人,夺门而出,隱於寿春乡野。殷浩一走,几人大胆返回寿春,借著姚襄的名头,组织起一批“降顺之臣”。
眼见姚军兵锋渐进,寿春士民畏惧,竟让他们把城中局面稳住了。十月二十八日,姚襄率军,抵达寿春,不费一兵一卒,进入这座淮南重镇。
一直以来,寿春都是被当作北伐前进基地打造的,城池、人口之利且不多提,其中囤积的各类军需物资,当开仓之后,几乎让姚襄及眾將士迷了眼。
在山桑之战中,姚军已经肥了一波,而拿下寿春,更是吃得几乎把肚皮撑爆..:.,
鑑於寿春的重要性,姚襄不得不停下脚步,接收城池,安抚士民,徵召军队,布置戌防。
在纵览寿春之胜后,姚襄发出感慨,难怪当年袁术据淮南以成势。即以姚为右將车、淮南太守,镇守寿春。
至於姚襄,则率领又膨胀了一轮的军队,继续南下.
离开寿春时,姚襄交待姚,让他好生镇抚,如果可以,这里將来甚至可以作为他们的“都邑”
永和九年冬十一月初四,姚襄兵临芍陂。
芍陂,乃是淮南第一大泽,滋润、灌溉周边数以百万亩计的农田,是淮南屯田的重要依仗。
饮马芍陂,纵览广阔大泽,虽是满目儘是冬日萧瑟之景,但姚襄却觉赏心悦目,心中生出无限豪情。
若得善加开发湖泽之利,可养民百万,当然,他也得有这个机会才行..:::
没有在芍陂地区逗留太久,姚襄很快便继续率军南下,兵锋直指合肥,殷浩舍寿春之后,逃亡那里。
在合肥,殷浩大抵终於反应过来了,他鼓足勇气,率领上万勉强集结起的普军,於合肥城外列阵,与姚襄战。
一场敌强我弱、敌眾我寡的战斗,毫无悬念可言,殷浩利落地战败了。而城外列阵的好处此时也体现出来了,便於逃跑..::
而姚襄攻取合肥之后,立刻分兵,四下攻略,衣冠南渡之后,东晋於江北建立的诸多侨州、侨郡、侨县,儘是其经略目標。
此时,江淮震动,江北一片沸腾,时隔多年,江东沿岸,再度陷入一片兵荒马乱之中。姚军的前锋,甚至到歷阳走了一圈。
而提起歷阳,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不禁回想起当初苏峻之乱的景象,悚惧不已....
但败报、急报,如雪片般飞来,此时的建康朝廷,也是一团乱麻,朝野上下,都陷入对殷浩声討的海洋之中。
北伐!北伐!
劳师无功也就罢了,怎能让敌寇打到自己家门口,威胁到自己国都。究竟是怎样的经世之才,方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当年一个苏峻,便搅得建康天翻地覆,而今的姚襄,其眾更多,其势更强,晋廷上下,无不震惧。
最先慌的,便是殷浩最大的支持者,会稽王司马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