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君臣夜话(2/2)
王猛与薛强,显然在那“蓼蓼几人”的行列。
而苟政找这二人前来,自然不单单为请吃一顿羊肉,招呼著二人品尝几口之后,苟政活动了几下发酸的腰背,以一种调侃的语气说道:
“战场上胜负如何暂且不论,殷浩此来,至少已经让孤疲於奔命了!”
听苟政这么说,王、薛二人同时放下餐刀与羊肉,看著苟政。见状,苟政赶忙表示道:“二位不必拘束,我们边吃边聊!”
在苟政的控场之下,君臣夜话终以一种放松的氛围展开。
“大王还在为北伐普军忧心?”王猛咽下一块肉,喝口热奶,直接问道。
苟政点点头,又摇摇头,看著二人,苟政拧巴的表情中,带著少许古怪,悠悠说道:“殷浩不足虑,孤疑虑的是,接下来这一仗,要打到何等程度.....
?
“先搞清楚战爭目標,而后再考虑如何打的问题!”苟政这么说道。
闻之,王薛二人皆若有所思。薛强看向苟政,轻声道:“大王此言,可有些莫测高深!”
与薛强对视一眼,苟政面露追忆之色,说道:“威明可还记得当初你我二人榻上问对?”
薛强想了想,脑子里很快浮现出当年初入长安与苟政就天下局势发展推演的场景.
“大王担心桓温?”薛强问道。
“这些年晋廷局势之演变,越发向威明当初推测那般发展,桓殷之爭也的確日益激烈!”扫视二人,苟政抬指说道:
“这两年,我们也一直判断,在逼迫建康朝廷服软,全取普朝內外大权之前,桓温不会贸然进兵。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倘若桓温幡然醒悟,趁机发兵,配合殷浩,来犯关中..:,
6
“当然,以桓殷二人之不睦,即便同时举兵,孤依然不惧,仍可聚兵拒敌,逐个击破!但,若燕国此时趁机来攻,形势必危!”
苟政说著,表情变得严肃,更有几分沉重:“这一年来,关中屡发普谍案件,殷浩乱秦意图昭著,他这一动,难保没有宵小作崇!
因此,我们不可能集中全部力量,去对抗关东来犯之敌..:::
隨著苟政的诉说,王猛与薛强都陷入沉思,神情郑重极了。
不过,只一会儿,薛强率先稟道:“大王所虑,不无道理!然臣仍持此前意见,殷浩不败,桓温不进!
自赵末以来,桓温已然按捺数载,当初北方纷乱之时,尚不进取,徒与殷浩爭权。
而今北方燕、秦並立,局势渐明,若贸然来攻我关中,则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具备,以桓温之精明,断不可为!”
“威明所言甚是!”王猛发言,赞同薛强的意见,对苟政道:“北伐若成,则仍然受制於殷浩与建康,若败,於其声望亦有损,此非桓公所为!
殷浩连年北伐,有薄劳,无大功,损兵折將,靡费重大。此番北伐,更有尽力一搏之態,其若北进洛阳,我必举兵破之。
当此之时,於桓温而言,坐观殷浩与我军斗,待其势消败绩,再携荆州士眾之盛,
逼迫建康,撰取大权......”
听二人见解,苟政也点点头,面上带著浅浅的笑意,一副认可的样子。
也顺著二人思路往下说道:“依二位所言,那么此番对晋军,我们就不能穷追猛打了!否则,打垮了殷浩,得便宜的,便是桓温了....
+
“確是这般道理!”闻言,薛强想了想,頜首道:“桓温若掌晋廷大权,对我大秦之威胁,绝非殷浩可比!”
王猛也说道:“桓温得势,其必兴兵北伐,否则同样难以服眾!”
如今,对於桓温与殷浩,江陵与建康,北伐已然成为一个沉重的政治包。不论哪方得势掌权,都需要通过北伐来实现政治目標。
尤其是桓温,他喊了这么些年北伐,又在大肆聚集所督八州士眾资货,已经把自已架上去了,轻易下不来台。
他若取代殷浩,声势必然更加强大,而除了北伐,没有其他办法,去压制那些注视的目光、反对的声音,甚至更进一步,触及最高的权势与地位.....
因此,对秦国来说,维持当前普廷的军政格局,是最为有利的。只不过,不管是殷浩还是桓温,甚至如司马昱等普臣,都不会如他这个“叛贼”之愿。
“孤並不愿与殷浩为难,然其兴师来犯,战场之上,生死难料,难道还能留手吗?”苟政嘆了口气,摇头道,那表情竟然带看一抹晞嘘。
见状,薛强沉声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此之时,唯有多做预设准备,考虑周全,其后顺势而为!
只要关河在握,境內安定,不论殷浩、桓温抑或燕国,都难动摇秦国!”
“只能如此了!”苟政轻舒一口气,饮了口奶,不由怨愤道:“这个殷浩,好好当他的名士,安生在建康享福不好吗?
非要北上,自取其辱,刀剑岂是他能玩得动的?”
听苟政这么说,王猛从思吟中回神,发红的面孔上透著一丝疑思,斟酌向苟政说道:“大王,殷浩实不足虑,以臣之见,他甚至连洛阳都未必能打到!”
迎著苟政投来的目光,王猛说道:“大王难道忘记姚襄了?”
“孤怎会忘?”苟政摇摇头,轻笑道:“此前所施离间之策,固然有些效果,难道孤还能寄希望於姚襄一—”
说著说著,苟政声音戛然而止,低头沉吟,眉头紧锁。
见苟政这副模样,王猛语调轻鬆道:“据此前消息,殷浩与姚襄之间,早已是离心离德,衝突日剧。
殷浩如欲北伐洛阳,最便利的路线,当西走许昌。然他却以姚襄为先锋,走譙城,或许只是欲以大军迫姚襄进击。
然而,姚襄当作何想法?”
王猛诉说间,苟政头脑疯狂转动著,努力地抓取著一些碎在大脑深处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