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纵火风波(1/2)
第371章 纵火风波
进入九月,隨著又一轮秋收在关內各处轰轰烈烈展开,各郡官军士民热火朝天开千,由苟政建立的这个秦国,却是越发安定了。
还是得感谢上苍,在入主关中的这几年,没有出现过於严重的自然灾害,甚至可以说是风调雨顺,这给关中的恢復以及苟政的建国大业,创造了相当良好的条件。
当然了,一般的风霜雨雪、河涝灾害,还是相当常见的,但都无法形成大规模灾乱,直接动摇掌握强大军事实力的苟军统治。
回顾过去几年的发展,简直是天公作美。
尤其是前两年那次野粟、野蚕遍生郊野,就仿佛是皇天赐福,改善了多少关中士民生活,帮苟政极大地稳固住那散乱的人心,至今也为人津津乐道,成为遮掩“苟秦”这个政权的“滤镜”之一。
粮食,是稳定人心,最基础也最见效的东西。一个国家气象如何,是否安稳,观其农业生產景况,便可知大概。
或许放眼四顾,重重矛盾依旧隨处可见,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苟氏统治下的秦国官民,其处境的確是在改善。
军事安全得到保障,社会治安日趋稳定,生產秩序得到重塑,贸易流通恢復发展.::
在苟政及秦国眾臣僚的努力下,一个新的自成一国的社会管理体系,正在关西大地重新得到確立,这也是“苟秦王朝”建立並崛起的重要標誌。
策马轻驰在渭南沿岸,感受著秋风送来的阵阵粟香,苟政严肃的面庞上,总是不禁流露出少许和煦的笑容。
心中则在默默地低吟: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蓼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初八,重阳节前,秦王苟政结束了他的秋收巡察,返回长安。他的好心情,也到此为止了。
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长安城內又起一场风波,事情闹得很大,影响极其恶劣事件的主角乃是寧远將军、右军副將苟威,另外一方,则是御史大夫王猛。
过去三个月,王猛將工作重心放在《秦法》的完善,以及对长安风气的纠正上,尤其是一些不法勛贵扰民之举,更是严厉打压。
苟威有一家僕,急於赶路,纵马入市,踏翻商贩,撞伤百姓,为御史巡吏所执。
因与苟氏亲贵有关,旁人不敢审,王猛亲自升堂审理,后因一名伤者伤重过逝,苟威家奴被当场判死,並直接押到东市刑场砍头。
整个过程,当然不会有那么简单,苟威自有施加压力的举动,但王猛的抗压能力,可不是区区苟威可以压垮。
於是,苟威只能眼睁睁看著自己的家奴被杀,听著长安市井內那大快人心的欢呼.
对苟威来说,这种尝试拯救而不得的结果,更加难以接受。一个贱奴,死就死了,但这种赤裸裸的打脸,实在难以让人忍受。
那王猛,一介书生,幸进之徒,竟敢不给他这个开国功臣、苟氏勛贵面子,
这秦国到底姓苟,还是姓王?
苟威意气难平,也就意味著,这件事情不算结束。
“下半场”以一场酒宴展开,苟威在与军中一些老兄弟饮宴时提及此事,並对王猛破口大骂。
一干只会打仗杀人,靠手中刀子闯出来的丘八,喝点马尿,那是什么话,什么想法都能往外冒。
过去两年间,因为苟政对王猛的过分看重与提拔,引发苟秦势力內部大量不满情绪,而反对声音最大,恰恰是这些易於鼓动的功臣將士。
很多人或许本来没那么多想法,但被旁人一说,慢慢地也就形成了一种认识:赴汤蹈火、出生入死的功臣,不如一个只会耍嘴皮子的穷酸.....,
在苟威的宴席上,一个名叫宋涛的城卫幢长,见老长官受了委屈,他受不了了,当场痛饮一碗酒,拍著胸脯保证,必定给苟威挣回面子,给王猛一个教训。
旁人只当他在说笑,甚至有不少起鬨鼓譟的。然而,这个小小的幢长,却是说真的,也许还有被架上去了,抹不开面子,定要搞出些动静来。
当天夜里,宋涛带著几名部卒,偷偷摸进王猛府內,放了一把火..::
火烧得很大,不只王猛府邸被烧了大半,还殃及了周边几家。而与王猛当邻居的,身份岂能一般,都是秦国大臣,其中包括通事任群、京兆尹朱彤。
由於眼下苟秦在长安的城市管理上,有诸多不足,尤其在走水防火之事上,
更加缺乏应对措施准备。
於是这种人为纵火的后果,在深秋劲风的助力下,成倍地放大。一夜过后,
五十余间房被焚毁,財產损失巨大,还烧死了十几个人.:::,
一夜过后,此事疯传长安,毕竟那浓重的烟火气息,在长安上空漂浮了一天一夜都未飘散,可谓抬眼可见。
至於几名纵火犯,宋涛在熊熊烈火的刺激下,终於醒酒了,之后便是惶惶难以自安,果断跑路。
其他几人,一人玩火自焚,剩下三人被几家护卫所擒。而这种事情,逃是没法逃的,宋涛及其纵火的前因后果也很快被供述出来。
宋涛逃去哪儿呢?没有遁出长安,甚至不敢走远,他能走,但他的家人,財產、佃民可都在渭河边呢.....
他找苟威去了,在惊慌失措之余,他那锈钝的脑子中,只剩一个念头:闯了如此大祸,能救他一命的恐怕只有寧远將军了。
当然,苟威也不可能护得了他,但宋涛就认一个道理,他可是为苟威出气苟威是被从姬妾香榻上被叫起的,当见到满头大汗的宋涛,也相当意外。当听说他犯下的祸事后,苟威第一反应是:王猛有没有被烧死?
紧跟著,便是暗骂不已,苟威虽然张狂、跋扈,平日里行事不加收敛,但並不意味他真的蠢。
敦重熟轻,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心里还是有他自己的一个衡量標准。
因此,灰头土脸,一副表功求救態度的宋涛,在他眼里,就是一个祸害。打仗的时候,还算聪明,怎么办起事来,如此愚蠢?
这究竟是替自己出气,还是给自己招祸?在苟威看来,就算是去刺杀王猛都显得聪明一些.....
这些恼火的质问,苟威並没有发出来,甚至还得控制情绪,对宋涛做安抚,
苟威真的很头疼,头疼宋涛来找自己,暗骂他为何不往城外跑。
而在经过紧急的思量之后,苟威决定,先將宋涛藏起来,再观局势发展,毕竟当时各种情况消息还不明朗。
就在翌日,苟威最期待也最大的疑惑得到了解答,王猛不仅没被烧死,还派手下的“爪牙”御史中丞吕婆楼,带人到他的將军府上,索要犯人!
面对登门的吕婆楼,苟威那股子怒怨之气也上来了,一边装傻充愣,一边態度恶劣地拒不交人。
就是王猛登门,他都未必搭理,更何况区区一个吕婆楼?
尤其是,当年正是这个吕婆楼,秘密潜入长安,竟然想要收买自己,背叛苟政。
当初,正是他苟將军洞察阴谋、巧设圈套,將这个大奸细挖出逮捕。不曾想,这两年过去,此人倒成了精了,傍上王猛,竟反过来带人登门索人了。
旧怨新仇叠加在一起,这要是服软了,就不是苟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