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新局面(1/2)
第369章 新局面
燕元璽二年(353年),秋八月初五。
在经过一阵紧锣密鼓的军事筹备后,燕国正式向并州动手。慕容恪掛帅,被任命为并州牧、征西大將军、都督雍、秦、司、並、朔方诸军事。
看起来,慕容偽的胃口很大,就仿佛并州只是一个小小的开胃菜,整个关西加上拓跋、铁弗横行的朔方才是其目標。
称帝之后,慕容偽的骄狂之心,却是不断抬头了。
而针对并州的攻略,燕国並没有掉以轻心,拓跋鲜卑那数万铁骑,威镊力还是不小的。
为此,燕国这边调集了冀州及中原地区七万余步骑,当初隨慕容恪南征的燕军精锐,大半在此次西征序列之中。
慕容恪西征,对冀州以及中原地区的成防,慕容偽则趁机进行相应调整。
皇叔慕容评接替慕容恪,镇守鄴城,被拜镇南大將军、都督冀青充徐荆豫江扬梁益十州诸军事;
此前率军打下半个充州的抚军將军慕容军,则晋位征南都督,督豫充二州及缘淮军事,然而事实上,只是坐镇稿,以弹压河南郡县:
还有一个宗室重臣护军將军慕容强,任南冀州刺史、督青徐二州军事,坐镇高唐,防备青州段盒至於最先提出西征,並请命统兵的慕容霸,则继续被慕容偽弃用、压制。这样持续的猜忌与打压,换作任何一个年轻人,都可能垮了,任何志气都被磨灭了。
然而,这是慕容霸,惊才绝艷,而又坚韧不拔,失望固然有之,但也能如常处之了:
只可惜,他越是表现得异於常人,就越证明当年先王有意立其为嗣君的考虑越正確,来自慕容偽的猜忌也就越厉害.....
回到燕国的军事布置,慕容偽这一番调整,看起来可谓气势磅礴,一副要併吞九州的模样,然而在进攻性拉满的表象之下,实则是一种防御態势。
毕竟,抽调了那么多精兵西征,对燕国內部的成防,必然带来新的压力,尤其是那些纳入燕国统治不久的郡县,更需严加巩固与弹压。
而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燕国拿下并州的决心,那是將所有精力都放在西征事宜上了。
当燕国军事调度的消息,通过关东別部的情报网传至秦王苟政案头后,苟政的心情格外复杂,
就此掐灭盘桓心中最后一丝在此时爭夺并州的念头。
甚至於,看燕国这架势,他很怀疑,拓跋鲜卑能够挡住燕军,或者说能支撑多久。
別看拓跋什翼键也算一代梟雄,对拓跋诸部进行封建化改革,建立代国,更堪称英主,但要论打仗,十个拓跋什翼犍绑一块儿,恐怕也不是慕容恪的对手。
从奉詔组织西征开始,慕容恪便通盘考虑著并州战略,待其领军自鄴城出发之时,已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攻略计划,其第一个目標,却是上党。
原因也不复杂,上党最近,自邮城发兵西进,走太行山道可直趋潞县,取上党之后,北上爭夺太原,便是进可攻、退可守,可以占据主动:
其次便是上党那重要的地理形势,决定战国走向的长平之战由此引发,连张平都做著藉此反攻普阳、收復并州的美梦,慕容恪又岂能忽视其战略价值;
最后便是,此时的上党郡,易於攻取,其险恶的地利,因并州內乱而遭到严重削弱。强关险要,那也得看谁把守,就张平的残兵败將,连士气都无法解决,更別提抵挡燕国大军了。
燕国出手,直接遣大军参与到并州爭夺之中来,自然使并州形势更为复杂,整个北方甚至整个天下关注的目光,都不由聚焦於此。
当燕军前锋还在太行山道间辛苦跋涉之时,正在潞县的张平,是惊怒万分。
此时的张平,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屈与惶恐,怎么谁要来欺负他?这世道变化怎生如此之快,
一个月前,他还是一方诸侯,如今沦为丧家之犬,还要被雨淋.....
而在燕军採取行动之时,并州的局势又发生著剧烈变化。
首先秦军这边,当长安的军政大令飞马传来,寧武將军苏国,没有丝毫犹豫,只用了一日时间,便集中起三千平阳屯成军队,而后沿汾水疾驰北上,直趋永安。
平阳秦军行动之快,显然是早有准备的,这得益於苏国的先见之明,早在并州大乱消息难传之后,他便秘密做著军事动员准备,他坚信有仗要打。
苏国的动作迅疾而猛烈,至於过程更是顺利无比,守备永安的并州军並不多,也就千余人,他们对并州的作用,也更多体现在卡道收税以及防御示警。
当苏国所部秦军兵临城下,永安的守將正对著两个并州刺史发来的文左右摇摆,不知站谁(肯定是倾向张平的),更不知何去何从。
秦军的到来,倒帮守將解决了一个难题,既然左右为难,那乾脆投降秦军算了。於是,不费一兵一卒,苏国便成功收取永安,得上千降卒,以及屯於城內的一批粮辐。
其后,苏国马不停蹄,率领精兵,在永安降將的带路配合下,火速北上,一头扎进雀鼠道。不过三日时间,汾水隘,高壁岭这两处明確写在长安军令中的两处要隘,都被秦军攻克。
准確地讲,应该叫收取,毕竟两座隘口的并州军卒,也在永安守將的统率之下,只费了些口舌,便跟著投降秦军。
整个过程,於苏国而言,更像是一场武装旅行。比起敌人,雀鼠谷道的险要,才是最大的挑战,秦军为数不多的十几个伤亡,便是途中因为各种意外造成。
至此,长安君臣制定的目標之一一雀鼠谷控扼计划,甚至可以宣布完成了,当然这只是基础达標。
別说长安方面对此是何评价,首先苏国自己就不满意。虽然不战而屈人之兵,结果很好,但他领军北上,可不只为了这样一场武装拉练的,
而在夺取雀鼠谷道要隘之后,他也可更加放心北上,扩大战果。同时,也是为招揽并州难民,
打通最后一个通道。
於是,经过一日的休整调度,苏国留兵驻守,其后再度提兵北进,目標直指介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