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苟材的使命(1/2)
第341章 苟材的使命
苟材此来夏阳,当然不只视察这么简单,他是带著任务来的,秦王苟政亲自交代的任务,进一步整顿、完善、规范夏阳铁务,以促进夏阳冶铁蓬勃有序发展。
朱彤此前做的,只是不惜代价,以最高的效率,將投入到夏阳冶铁的人物力资源整合起来,加速夏阳铁务的启动与恢復。
这个任务朱彤实则完成得不错,只需看芝川镇內几座丈高的炼铁竖炉周期性的出铁量便可知的,而其余炼铁、制炭的炉体,也將在配备相应人员后,陆续投入使用。
但朱彤看重的“效率”,大抵著重体现在时间上,由他所调控的各类监吏、士卒、工匠、劳力,则处於一种粗放而严厉的军事化管理下,非如此难以取得目前的成绩。
苟范说朱彤急功近利,实际上並没有太大毛病,而朱彤本身也有一定认识,回长安后,也曾向苟政请罪,尤其在他严苛制度下大量死伤的劳力,尤其是那些矿工。
苟政对民力的重视,已广为人知,朱彤的做法,简直在打他的脸,即便最不被当人看的符、姚战俘,这么白白损耗也不免可惜。
夏阳的做法,只是应时之策,而发展到现在,整顿改革也势在必行,这也是朱彤在请罪之余,向苟政提出的建议。
为了想要平稳、长久地搞下去,持续提高冶铁產量,除了技术上的研究突破,在生產与管理制度上,也需相应做出改变。
而苟材此来,正为落实御政台內所擬整顿办法。
当然,太极殿內所议,只是一些提纲领的指导,只是给夏阳冶铁事务定了个框架,
而苟材身负使命便是將这个框架填充。
因此,苟材的夏阳之行,可谓手握重权,尤其在人事的安排上。
秦国的“夏阳监”,已然可以称之为庞然大物了,那接近两万官、军、工、民力,足可养上万脱產士兵的物力资源,围绕著铁务爆发的比肩大郡的生產力,还有“央地”结合、军民结合的组织属性,都凸显著它的特殊性。
此前对夏阳监的设置,是很粗糙了,除了主持全局的监令,下设四名铁官,分別负责矿区採矿选矿、伐木烧炭、运输以及治炼,安全防卫问题则另加设置,与驻军配合。
四名铁官,四方面事务,其下涉及的所有官吏与民工,皆按军事编製成营队,以便管理。只不过,比起军队编制,这些冶铁生產的营队要大得多。
而这样的编制,粗糙臃肿,效率低下,且屡屡產生混乱,尤其在交接程序上。在苟政对夏阳冶铁抱有的无限期待与远大规划面前,显然已不適应其发展了。
此次秦国便要从中枢层面,对夏阳监的机构设置、职能划分、人事安排,做一次清晰的编制,並根据从採矿到出铁的一系列流程进行分工设置。
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毫无疑问是选更及用人,为了达成目的,苟材也带看大量夏阳监的“人事编制”前来。
在对夏阳监的新编制中,依旧以监令为主官,总领冶署诸事,下设丞二人,尉二人,
录事、主事、监事若干,以及下属掌固等僚吏。
零零总总,上百个官吏职位,覆盖著整个夏阳冶铁事务,並对功能与权责进行明確、
细化,而这些官吏来源,大部分就地提拔,少部分则由苟材从长安带来。
比起“夏阳监”这个足够庞大的冶炼產业,由苟材亲自主导的机构设置与人事改革,
本身就是一个繁复的工程。
於苟材而言,要完成这个工程,显然是极其考验把控能力的,並不是安插一些人手就可以的,在保证朝廷控制力的同时,更需要促进其发展,要显著提高生铁的產量,这才是秦王苟政决定大力改革的根本目的。
对於这些,苟材是有一定认识的。如果让他去做其他事,或许还力有未逮,但此事,
不说得心应手,总是有一定基础与经验。
来自於河东盐池的经验,须知,目前已成规模的河东盐监,就是苟材这几年,一步步摸索、完善,乃成建制,並且还经受过歷次战乱的考验。
而河东盐监统管的职吏、人力规模,以及机构设置,也並不简单。
盐监事务,苟材能料理得当,这是他能上位盐铁部的重要基础,也是苟政將夏阳铁务整顿改革,交给他操办的根本原因.
:
整顿之余,在新任的夏阳监李绪的陪同下,苟材再度巡走於芝川镇內。
李绪,此前为郑县令,是苟政当初选拔的十二名地方官长之一,去年在任上配合王猛进行清丁编户,表现突出,颇显政能。
在去年秋冬展开的第一次丁税收取中,也按时按量,顺利地完成税收任务,得到了长安巡官的褒奖。
以此功,在朱彤调任长安之后,李绪也从郑县升任夏阳监,仍旧兼任夏阳令。而比起一个地狭民寡的普通县令,夏阳之任,显然是仕途的一次跃升,他已然走在了那“十二令长”的前头。
而回顾过往,从一个寒门布衣,成为一方监令,朝廷要员,李绪也就费了三年时间。
这个速度,谈不上快,但绝对不慢,多少人是直接湮灭在这动盪的乱世之中,而作为苟秦崛起的直接利益获得者,李绪对苟政的忠诚,也显然要超过常人.....·
炽热的烟火气笼罩著整座城镇,却给苟材那疲惫的身心,带来些许愜意,
尤其是,望见一车车的碎矿与木炭,被输至镇內,那不算高耸,但格外挺拔的炼炉,
始终蒸腾著、束缚著热量。
能够听到烈火焚烧的动静,其间酝酿著钢铁的力量,是財富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武力的保障..:.:
在一座停炉冷却的竖炉前,扫了眼几乎堆叠成小山的矿石与炭料,又看向那些列队像军队一般接受检阅的匠人与劳力,苟材摆了摆手,吩咐道:“我这里,不需这么多人伺候,都去忙吧!”
“诺!”
“眼下,多久能出一炉铁?”回过头,苟材问负责的主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