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胡市,邓氏(1/2)
第335章 胡市,邓氏
长安城北的胡市,已经越发繁盛且有序了,曾经如“勾栏”一般简陋的市场,已被大量有规划的仓场、畜栏、市肆所替代,维持治安及贸易秩序的吏卒也翻倍的增加。
当初,长安令杨间为维持长安市內贸易秩序,也为减少因胡汉杂处带来的混乱,特地於长安城北,开闢新市,专为往来长安之胡商交易,將那些大宗的牛羊马驼的生意,都转移到“胡市”进行。
而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城北胡市已然成为长安乃至整个雍州最大的牲口与皮草市场。
这也是杨间的重要政绩之一,苟政称王之后,以其为尚书台下属度支尚书,署理秦国財计,是郭毅最主要助手。
隨著苟氏政权的日益巩固,关中境內,但凡有点势力的胡人部族,不论羌、氏、鲜卑、铁弗抑或其他杂胡,都带著本族物產,云集长安寻求交易。
甚至於远在青海的吐谷浑族,他们才换了新王不久,也有商队出现在长安..:..
关中经过苟政这几年的政治,民间秩序逐步恢復,治安条件大为改善,但於往来长安的行商而言,依旧需要担惊冒险。
而能吸引关西蛮夷族,爭相往来长安,秦军这几年打出来的威名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还是长安能给他们带来利益。
也只有在长安,他们方能有效获取部眾所必需的一些商品与物资,从粟、麦,到布匹、丝绸、盐铁。
当然,由於长期的社会动乱背景,再加上以长安为中心的经济贸易互动才重新开始恢復,在长安的胡市贸易,整体规模依旧有限,交易的品类也基本局限於少数几样货物。
但歷来最难的是从无到有,当胡市贸易这条路建立起来之后,需要做的,只是不断扩宽、巩固与完善,一如过去一年已经发生在这座市场內的变化一般。
此前,凭藉著胡市,长安官民从前来贸易的胡商手中,易得数目上万的牛羊马驼,尤其是牛马骆驼,对当前的关中来说,是极其稀缺的生產、运输工具。
甚至於,秦军都从中贸得了上千匹战马,作为驍果两营的补充。
苟政对骑兵建设的重视自是毋庸置疑,哪怕一穷二白之时,也投入的巨大资源,从將领,到兵源,到马匹,可谓不惜血本。
而过去几年的战爭中,秦骑也的確在各处战场上发挥了突出作用。当然骑兵之建设,
从来是不易的,一直以来,別说技战术训练了,就是最基本的骑兵装备,都相当滯后。
战马,只是最基础的东西,但一直以来,战场缴获竟是秦骑战马的主要来源,再辅以一些同样不稳定的“边市贸易”。
而在秦军建立自己的军马养殖培育体系之前,长安胡市內的马匹贸易,便是其战马来源的重要补充。
胡市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得到长安高层的重视,它已不只是用来分担城內市贸压力、减轻胡汉矛盾的措施手段。
过去一年,城北胡市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可以想见的,今后它將更加繁荣。
甚至从今年开始,就能获得跨越式的进步,这毕竟是苟政称王的第一年。政治与军事带来足够的保障力,更为关键的,苟政尝试放开盐与铁对胡人的售卖。
自然免不了有臣子提出疑虑,认为如此会提升周遭胡部实力,对关中安全產生威胁。
但苟政在几经思吟之后,还是决定“开放”。
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只看如何衡量。长安若不拿出真正的好处,关西胡部又岂能心甘情愿,將长安所需之战马、牲畜、皮草输来?
何况,在苟政看来,诸胡的威胁固在,但根本却不在於向他们输出了多少盐铁;而关中安全之根本,还在自身政治稳定、军事强大,若自身不稳,就是茹毛饮血、斩木为兵,
也能带来致命威胁.....·
当然,做事留一手,对臣下的建议苟政还是听进去了,对胡人,尤其是那些降叛不定的胡人,苟政的警惕心也从未丧失。
因而,盐铁的“开放”,也是有个度的,需要严格控制在官府手中,严格限制在长安,严格禁止关中士民私下与胡人进行盐铁贸易。
此前苟政曾下令於雍秦沿边开设了几处榨场,以供边市贸易,这也是一种绥靖安抚的办法,包括与秦军干过一场的铁弗匈奴左贤王刘务桓,虽然时刻对关內存有凯之心,但也让魔下部族,与关內往来。
而这些边市权场,同样禁止盐铁贸易。禁绝或许不可能,但当长安政权掌握关中绝大部分盐铁生產及售卖经营时,控制局面,问题显然是不大的。
春季並不是胡市贸易的旺季,早春时更显冷清,但隨著天气渐渐回暖,胡音杂语,也渐渐充斥市內,给这座市场注入復甦的活力。
一架马车自西北方向缓缓而来,平稳地行驶在平坦的官道上,与其他地方不同,至少长安周遭的几条干道,都已经过修整,靠近长安城的官道,更铺上了石板抑或碎石。
马车很普通,不算大,更无华贵装饰,但寻常人只一眼,便可知车內主人不凡。仅扈从的几名骑士,以及车前车后伺候的马夫、僮僕便可知了。
更为重要的,是插在车厢头部的一张小旗,上书一字:邓。
“大父,可曾到长安?”车厢內,清脆的童声,满带著期待。
“快了!你看,马车行进间,都不似之前那般顛簸!”身材微微发福的老者回应道,
声音中透著温和。
“长安的路很平?”
“比起当初,的確平坦不少!”老者略带回忆。
“大父来过长安?”小童又问。
老者呵呵轻笑几声:“许多年前来过几次,那时的长安,不能留人,但愿此番,能待久一些。
不过,有你父在此,想来不至於让人失望,
提起父亲,小童顿时充满喜悦与兴奋:“我要见到大人了!”
“不只是你父,还有你母亲,有出生不久的弟弟,还有你姑母与表妹.....:”老者感概著,双目之中同样浮现著喜悦,只是克制著罢了。
这一老一少,身份自不普通,乃是泥阳伯、卫將军、左军领军邓羌之父邓始,其长子邓景。
安定邓氏,是当初苟军席捲雍秦时,主动上车的那批豪右,属於少数积极份子。也不用去分析当初邓氏做此选择的考量,他们已经获得了丰富的回报。
邓羌后来居上,已是秦国一等一的大將,手握兵权、实权,而当初带有“强娶”性质的联姻,则加深了与秦王室之间的关係,巩固著邓氏的地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