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秦王(2/2)
赵俱也授著老须,慨嘆道:“承天景命,启运开国,关西士民,得其王也..,
”
鱼遵、赵俱者,皆是关西豪右出身,被俘於阵上,投降於军中,他们的心情,可谓复杂。但此时,在互视几眼之后,都仿佛读懂了对方眼神中的意味。
礼成,不只是郭毅一道高声宣告,更在於整个过程顺遂无事,就连天空的青云也逐渐消散,几缕阳光照射下来,让这世界再度清明,仿佛是在回应苟政的祭告。
这是什么?这便是天命,苟政称王,是得到上天认可的,是受后土神祗所庇佑的,这是秦国建立的重要法理依据..:::
管旁人信不信,政治宣传的高地,就此牢牢占据。
郊祭结束之后,自苟政以下所有文武,喜悦之余,也都鬆了口气。
不过並没有放鬆太久,只略作歇息,便重新整列结队,准备回长安,进行第二项活动,祭祖。
为了展现对皇天后土、祖宗社稷的敬重,整个过程自然是不能进食的,所有人带著飢疲踏上返程。
事实上,一日三礼,这样的祭祀与典礼活动,是有些密集的,涉及到那么多人,那么多程序。
只是对苟秦来说,这是开国头一遭,建制第一次,匆忙繁琐些,是可以理解的,有了此次经验,今后便可从容些了。
称王,显然只是一个开胃菜,就苟政这样的发展態势,也许用不了多少年月,这个“王”字上头就得加一道“白”冕了。
祭祖仪式,不再细述,值得一提的是,宗庙修得,尚显简陋小气,仍需扩建。
不过,暂时被抬进宗庙的,暂时只有其父苟据、祖父苟质、曾祖苟燾三人,
至於辈分更高的祖宗,还没来得及添加(追认)。
如果说,稍微有那么丝不和谐的地方,大抵是第一次进宗庙的奋威將军苟旦,在祭告结束之后,嘀咕了一句:为何没有已故龙將军(苟胜)?
待到眾人,回到含光殿时,已入哺时,天光也再多了几分暗淡。大抵也是体谅一种文武的疲惫,大伙自早大起,挨饿受寒,忍著疲惫,往返奔波,殊为不易。
因此,含光殿上的称王仪式,並没有搞得太复杂,重点在於,颁布苟政的称王制文,正式坐朝问道,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为苟政称王、秦国建立,加上最后一道光环。
“维正统元年,春正月乙卯,秦王制曰:盖闻皇天无亲,惟德是辅;黔首非愚,择主而事。
秦公政,诞膺明睿,文韜武略。义討暴羯,扫除群凶,收復两都,克定雍秦,清刑简政,物阜民丰今晋位秦王,承天景命,德彰四海,永绥吉邵!”
“臣等参见大王!”隨著制文宣罢,含光殿中一眾文武,再度匍匐在地,齐声参拜。
很快,大殿內外,响起“秦王万年”的山呼声。苟政居高临下,端处王座,
感受著震撼的欢呼,面上带著王的威严与沉稳,但心头的悸动与火热,却无法向旁人诉说。
而隨著含光殿大礼结束,长安这座数百年古都及其中士民,迎来一位新的主人,关中大地也开启一段全新的歷史篇章。
当然,对於苟氏的元从故旧、功臣宿將们来说,更值得期待的,是翌日举行的庆典活动。
不在那一顿含光殿御宴,而是秦国终於建立了,秦王苟政,將在庆典之上,
对他的功臣元勛们进行授封。
秦王的风光,將照亮他忠实的臣僕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