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虚实(1/2)
第310章 虚实
秦军奔逃数里,一直到確认晋军未有追击,方才放缓速度,甚至隨著连续几道军令,逃眾慢慢停了下来,重新整备列队。
整顿期间,始平营督马径直找到弘农都尉徐成,抱怨道:“邓將军自翊奇谋,能诱普军追击,以步骑伏杀,结果普军根本不追,累我將士,白白损失数百人,待还营,我却要看他如何分说!”
冲天的怨气,几乎从马嘴中喷涌而出,然徐成的反应,却略显冷淡,警了马一眼,道:“建武將军的军令,是要你我二人诱普军出击,而眼下诱敌失败,马营督该考虑的,是我二人如何向建武將军交待..::.,
”
听此言,马双目圆睁,气愤道:“我部曲弟兄,为邓將军奇谋牺牲卖命,
死伤颇多,他难道还要以此问罪?他就算是秦公亲戚,也不能如此不讲道理吧!””
“这些话,马营督不妨回见建武將军面陈!”徐成语气生冷地说道,他实在有些看不惯马的言行,嘰嘰歪歪,跟个婆妇一般。
徐成如此冷拒,马也算自討没趣,心中愤慨依旧,冷哼一声,策马而走,
带领他始平营部下,提速向北撤去。
至於徐成,眼神中则滑过一抹不屑,秦军之中,怎么混进这等宵小。回首南望,仍不见有普军追击的动静,也颇感难受,驱策战马,语气遗憾地吩道:“撤!让將士们都跟紧了,莫要走失了!”
徐成自不用多说,弘农太守徐盛之弟,通过这两年在各项战事中冒头,屡建功勋,在关中集团已经有“二徐”之称。
至於马,曾经也算一方豪杰,当苟政还在潼关、弘农打转时,便於始平举兵起义,对抗羯赵,是一代抗羯义土。
只可惜,实力不足,卒兴卒灭,为石苞迅速扑灭,部眾死伤几尽,仅率少数亲信逃脱,东投早有联繫的孙万东。
其后,便隨孙万东依附於苟军,在苟军的大旗下打拼。孙万东在世时,还比较尊重他,凭著义气,给他兵马,供给粮草。
等孙万东战死汾东之后,他的滋润日子不在了,一下子从建义將军的座上贵宾,沦落为一名普通部將,而孙万东容许的诸多特权,到苟政与都督府直辖后,
可就被取缔了。
在苟军后续大小整顿中,如马这样的部曲,自是被整编的对象,裁弱留强,去芜存菁,属於基本操作,但这显然大大削弱了马对部曲的掌控力。
凭藉著在“抗羯事业”中的资歷,马也在去岁冬,被调任始平,充当始平、槐里二营之一的始平营督。
兜兜转转几年,还是回到始平,但地位与声望,却大不如前,头上还有一个“婆婆”管著,甚至隨时要插手部曲事务,关心兵户状况。
这既让马不適应,更打心里不满,当然,这还算一个识时务的角色,也有些城府,不像此前的郑雋那般,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愤怒、不满,便直接反叛,
累及家人。
但言由心动,只要心怀不满,在碰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其言行便难免暴露。
比如眼下,对邓羌的“诱敌之计”,马勛就相当不满。
从一开始便是如此,表现得很推拒,他觉得,仅让他与徐成率三千人去普营挑战,太过冒险,是让弟兄们白白送死.....
比起在洛阳之战中,打顺风仗,缴获俘虏,抢战利品,到了邓羌这路偏师,
马差点將他的本性给彻底暴露。
同时,他找徐成诉苦,显然是找错对象了。徐成及其兄徐盛,与邓羌同出安定郡,虽在苟氏魔下联繫不那么紧密,但乡党的关係可是实实在在的,马试图和徐成共情,徐成又岂能接他这茬。
更何况,旁人不知马的小心思,徐成通过这段时间接触,以及適才的並肩作战,多少看明白了一些。
此人,並不是对邓羌有多么大的不满,只是吝惜魔下將士伤亡,不愿意去承担过分艰难、重大的职责,而这种畏缩的表现,也並非出於对部下的体恤,而担心手中实力受损.::::
说白了,马就是严重的本位思想作,不管苟政对秦军將士做怎样的,做多少次整顿,对於某些军中將领来说,仍旧將魔下將士视作自己的私產、实力与本钱。
马,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此前大整军,正式確立中外军,马被分流到地方成防部队,也让这种思想再度抬头,並创造了滋长的空间。
当然马也还算聪明,也感受到了长安的意志,明面上,还是如都督府提倡的那般,多说这是秦公的军队,是苟氏的部曲,然而私下里,依旧把始平营当作自己的看家部队来经营.....:
军中將领有护短心理与行为,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也要分时候,分事件。在军事斗爭上,倘若吝蔷实力,不肯牺牲,就是明显犯忌讳的事情。
之前,也是马没按二人商討的既定计划,提前下令后撤,害他措手不及,
如果不是晋军选择鸣金收兵,徐成魔下的弘农营秦军,可能就变诱敌为送敌了。
对此,徐成心头本就有怨气,结果还试图將问题矛盾转移到邓羌那边..:::
与这样的人並肩战斗,必须得多长一个心眼才行!徐成心中这样想著,也向北撤去,准备与伏击的邓羌主力会合。
暗黄色的土路,豌而上,经过几次起伏,突破矮山土冈的阻隔,通向长社。细密的秋风,带著柔劲儿,吹过青色的绿地与夹道的野林,也拂动著隱伏於冈阴处秦军將士的盔缨...::
在这片名为“马梁”的土冈周遭,邓羌精心布置了一个埋伏圈,为防不测,
甚至遣人回长社通知苟武,倘若引出的晋军过多,抑或战局不利,苟武將率领暂驻於长社的秦军主力,南下支援。
野战的经验与自信,秦军早已是打出来了,而经过细密的筹划,邓羌也有信心击败普军,再不济,也能保全大军。
然而,邓羌精心置办了一桌宴席,许昌的“贵客”谢尚,却不愿捧这个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