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大掠关东(2/2)
”
闻此嘆息,杨间稍愣,但见郭毅那肃穆的表情,欲言又止,终是躬身一揖:“诺!”
“下官先行告退..:
几乎凝视著杨间的背影,郭毅眉头起,若有所思,早先此人尽忠职守,任劳任怨,从无懈怠,如今,却也生出如此多小心思了。
原本,郭毅看杨间颇受苟政信重,又同出河东,乃苟氏早期僚佐,还是有亲近之意。但如今看来,此人不只不可深交,还应適当保持距离才是。
同时,此刻郭毅的心头,也多多少少有些不痛快,无他,恰如杨间所言,苟政对王猛信重过深了,已深到让人羡慕乃至嫉妒的地步。
即便涵养风度、背景深厚如郭毅,也无法全然保持一颗平常心態,只不过比起外露的杨间,郭毅的城府要更加深厚罢了。
就在郭杨议论之际,苟政与王猛正做著让他们羡慕的密切交流..::,
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过林荫,落在青石铺就的小道上,映出闪动的明亮光斑。苟政背著手,信步而走,神情之间,不免厨,对陪同在侧的王猛道:
“大军东出,姚襄余寇自不为虑,然普军各部已深入充豫,谢尚虽阻於许昌,荀羡却已自徐州攻略充东,戴施所部虽为偏师,却也深至汴河上游。
各部普军,只怕不会坐看我军大掠关东人口与財货,衝突一旦爆发,动起手来,只怕难以收手了.....
3
闻其言,王猛轻声道:“主公所虑,只怕不在关东普军,仍在江陵桓温!”
“牵一髮而动全身啊!”苟政微微仰面,幽幽说道:“这几年,孤苦心孤诣,致力於关中恢復发展,竭力避免战端,然总是事与愿违!我不犯人,人亦犯我!
再者,前番孤还不断强调,要上下同心,勤修內政,屯粮积穀,安抚民心,
今又大出兵马,唯恐有朝令夕改之虑,引发思想混乱,不利上下稳定啊。
而况一旦与普军战起,那便是彻底撕破脸皮了,倘若其兴兵反制,又將破坏关中战略大局,岂不自找麻烦?”
讲到这儿,苟政不由嘆道:“说到底,孤仍旧没有做好与普廷彻底决裂之准备,更不愿在此时,招致晋军打击......“”
苟政坦诚地道出他的疑虑,而王猛在思付片刻后,拱著手,从容敘来:“主公,在下还是此前的看法,关东晋军不足为虑,其至多威胁洛阳,而难以打击关中之根本。
至於桓温,其野心勃勃,所谋却为普廷大权。过去两年,北方丧乱,大好时机,都按捺不动,坐视天时流失,此番又拒绝姚襄之请。
其计略如此,断无於短时间內动兵伐之意,主公纵然將中原搅得地陷天倾,
桓温怕也难动分毫,至多为他今后举兵伐我,再加一条理由。
若我军在中原,予以北伐普军以重创,或许桓温还会感激主公,因为这有利於桓温打击殷浩,胁迫建康朝廷,为其夺权铺平道路..::
因而,此番东出决策,於主公,於关中,实则稳若泰山,只要前方將士保持专注,从容行事,最终的结果,只是看能在中原收穫多少战利品罢了!”
似乎觉得这样的说法,仍不够说服力,王猛略顿,又继续道:“主公当知,
从苟氏西取关中之日起,便註定与普背道而驰,普室为保正朔,难容夏人豪杰占据王业之地,而主公当世英雄,也绝不肯將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全听建康詔令。
到如今,主公励精图治,连破来犯强敌,在关內日益稳固,人心逐渐依附,
又据洛阳、长安东西二都,如此声势,普廷忌惮之心更加深重,乃至深恶痛绝,
欲除之。
一旦其克復中原,不论殷浩抑或桓温,主公立时便会成为其打击消火之目標,此为根本矛盾,生死衝突,绝无规避可能!”
“主公见识宏阔,立足长远,深明为政治国之根本,时刻以恢復农桑、安抚士民为发展战略,此诚难能可贵。
然如欲要恢復关中,潜心发展,首先保证內外治安之平稳,哪怕主公已据山河之险,却非闭门自守便足够了!
如主公所言,我不犯人,人却犯我,主公能按捺坚忍,內外仇又岂能如主公所愿那般收敛爪牙,不加侵犯作乱?
因此,固欲治关中,安民生,也不能被动防守,一味避战,適当出击,以攻为守,更有奇效。
我军此番东进,不求关东一城一地,只掠財货,只迁人口,虚中原,而实关右,以增国本,这並不与主公恢復关中之大略相违背!
而自主公搞赏功臣,分田授地以来,中外將土,最缺乏的不是良田沃土,而是耕种之工具与丁口。
前者或可集中人物力,进行研製打造,即便慢些,总能逐步改善直至解决。
然適龄之壮民力,却非三年五年所能养成,除鼓励土民生养,见效最快的办法,
毫无疑问,对外吸引、招徠,以及掠夺!
此次,只需辅弼將军能在中原掳回几万户民,除满足將士所需劳力,公府亦能获得大量好处,將士在此事上,也必然士气高昂,踊跃作为。
主公素以功臣將士为立足之基,他们获益新安,扎根关右,主公之根基方可夯实,关中方可长治久安。
主公养精兵数万,除成边守关,保障关右安全,也正为此等事务..:::.此亦为实己弱敌之策!
另外,以当前关东局势,如能將北伐普军拖在中原,於主公最为有利,这將大大延缓普军对关右威胁。
而此事,仅靠张遇,仅靠许昌一座孤城,实在艰难。张遇坚守许昌,已歷三月,其势孤危,此番若姚襄引眾南下,会谢尚之师合攻,只怕张遇早已败亡。
而届时,主公面对的,恐怕就是谢、姚两方十万之眾了,所幸姚襄短视,私心作崇,贸然西进,终为主公所破......”
“最后!”王猛神情变得异常严肃,躬身长拜,以一种郑重的口吻道来:“主公既以拯救倒悬、匡济天下为己任,则必有立王业、启国祚之日,而欲倡此大志,与普军早晚必有一战!
而今天下形势,普燕秦三足鼎立,已日见其貌,然欲成鼎足之势,终需与普燕一战!
如有机会,这立国之战,比起直接矣与燕军抑或桓温硬碰硬,打殷浩,岂不容易一些..::::
为不知何时,苟政已经驻步,仔细倾听其论述,待王猛言罢,许久之后,苟政语气复杂地感慨道:“如景略所谋,此番东出,哪里是掠得一些民户就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