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罢手(1/2)
第287章 罢手
郭鉉所部的构成,是比较复杂的。去岁苟政遣他隨赵琨东赴河內就任时,给了他一千五百兵,但都只是些二线部队,到河內后,吸收了不少当地豪杰部曲,对散落河內、汲郡的流民、盗贼、溃卒,也有吸纳。
其所部军眾最多时,足有三千余人,若非粮料实在不济,他还能“爆”出更多兵来。用了几个月时间,郭鉉將收编之眾,按照苟军建制进行编练,初具战力。
不过,在慕舆根领军西进后,很快就在燕军的碰撞下支离破碎,三千余眾,最终隨郭鉉撤至职关的,只有千余人。
后陈晃自安邑、东垣遣眾,予以补充,也就是郭鉉所率追兵。其官兵,
虽大部分经过战爭筛选,但与那些打了老仗的精锐相比,差距还是明显的。
因此,如果不是追击、埋伏、围攻等特殊形势,郭鉉所部想与燕军硬碰硬,难度还是相当大的,这一点在此前的河內之战中已经证明过。
更何况,中埋伏的还是郭鉉自身,慕舆根这个燕军大將,用三千余眾劲旅,精心构建了一个圈套,而郭鉉率所部,一头扎进去。
如果说在整个过程中,郭鉉的表现有什么可取之处,那便是他在发觉上当之后,果断下令撤退,没有一丝犹豫。
为此甚至连冲在前头,正与燕军辛苦廝杀的將士都顾不上。得益於郭鉉这份果断,方使秦军在南北两路燕军合围之前,衝出包围圈。
当然,战局的溃败却是难以避免了,最终隨郭鉉闯出包围圈的,只有不到七百卒,並且还要面对燕军的追杀。
至於那些陷在燕军合围中的秦军將土,则被汹涌而来的燕军所吞噬,慕舆根相当冷酷,下令速战速决、不留俘虏,八百余將土,尽数化为尸骨.:
而郭鉉这边,也没那么容易逃出生天,其后,一千余燕军步骑对其展开凶猛追击。尤其是那支燕骑兵,就像在赶逐猎物一般,充分利用其高速、
机动,不断从后衝锋、袭扰,肆意消磨看郭鉉所部的体力与士气,只等发起致命一击。
面对这等局面,郭鉉哪怕咬碎了牙,也只有带人埋头奔亡,对后方被燕骑衝散、射杀的魔下秦军將士只当不知,他也有些不敢回头。
正常情况下,野外作战发展到这样的局势,那么郭鉉这支败军最终的归宿,大概率是被追击的燕军斩尽杀绝。
所幸,交战处距离职关还不算遥远,最重要的,在后边还有陈铁所率中垒营精锐接应,这也是郭鉉最大的希望...:
“稟都督,郭校尉为燕军所伏,兵败西逃!”后方,陈銖正率部行军,
侯骑急来,面色仓皇,將前方军情匯报。
而陈銖闻报色变,赶忙问道:“郭校尉如何?眼下是何状况?”
斥候答道:“郭校尉正率败卒逃来,后有燕骑追击,距我部已不足五里地:
1
对此,陈銖深吸一口气,都顾不得抱怨郭鉉无能了,拔出腰间长刀,便高声道:“传令各幢队,紧急列阵,盾在前,弓弩居中,刀兵掩护!”
在秦军的序列之中,中垒营也算“老字號”的,由陈晃所部演化而来,
其骨干將士,多为百战老兵,又经陈晃数年训练调教,战力不俗。
其军事素质,在这种危机时分,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从陈铁下令开始,
只半刻钟上下的时间,下属中垒营將土,便迅速调整成一座防御阵型,紧密有序,枪弩挣,攻守兼备,不负中垒之名。
与此同时,陈銖又命斥候率其下属,前往通知郭鉉,让他绕行,以免衝击己方军阵.1::
时间相当紧张,很快郭鉉败兵出现在视野里,並越来越近,隨其后,燕骑驰骋的身影也逐渐清晰起来。
“弟兄们,援兵已至,我等必可逃生!”远远见到陈銖摆开的阵势,郭鉉精神倍增,亲自挥舞看令旗,几乎嘶吼道:“所有人分为两拨,绕过援兵军阵,各队军官,约束好部卒,不要衝击了自己人!”
听此言,原本只顾埋头仓皇,靠著本能从眾逃亡的秦军將士,也立刻来了精神,双目之中,重新燃起生的希望。
然而,战场之上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即便有陈銖的提醒,郭鉉的临阵指挥,依旧有好几十人的秦卒,像没头苍蝇一般,向中垒营军政衝击而去。
见到那气象森严、崢嶸可怖的军政,非但不怕,反而像见到了救星,一路呼喊著,鼓足最后的气力,驱动疲嫩已极的身体,充满希切地衝上去此景,让陈铁恼火不已,当即命人警告:“败兵止步绕行,冲阵者杀!”
然而,这样的警告,对一群失智无序的士兵来说,毫无威力可言,能够震慑他们的,只有刀兵了,但等他们清醒过来时,也已晚了,並且为自己的愚蠢与莽撞,付出生命的代价。
五六十名秦卒,不惜体力追击二十余里,又仓皇败逃七八里,在最接近生还的时候,死在自己人的手中。
隨看最后几名败卒,被长刺死阵前,中垒营军正面的空间,又恢復了“乾净”。並且,几十条秦军士卒的性命,就仿佛给中垒將士开了锋一般,气势更加凝实,杀气腾腾地望著隨后掩杀而来的燕骑。
追击的燕骑,显然也有些上头,待见到当道列阵的秦军,意外之余,更多是恼怒,怒“猎物”的丟失风险。
因此,都顾不得辨別战场形势,一队燕骑便毫无减速的冲了上来,意图跟在那些乱兵之后,衝击中垒营军阵。
战场上出现差错是很正常的事情,只不过被对手抓住的时候,代价往往是性命,郭鉉如是,这支追击的燕骑也是这般。
面对卷尘衝锋而来的燕骑,中垒营將士毫无怯色,只三轮箭雨射出,头前的一队燕骑便倒了一大半,剩下的几十骑,在与秦阵交击后,也碰了个头破血流、人仰马翻。
长安所编制的中军序列里,由於主將风格与建军思路的问题,中垒营大抵是除射声营外,配备弓弩最多的部队。
仅奉命追击的这十余队將土,便配有弓、弩兵各两百,长短箭矢上万支,当这些弓弩集中使用时,其爆发的杀伤力也是相当不俗的。
前队在中垒营的铁壁防守面前,碰了个头晕眼,但鲜血与死亡总算让其他人清醒过来。而燕骑隨之做出的反应,也使阵前的场面变得混乱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