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交锋(1/2)
第286章 交锋
关城內,陈晃正研究著各方面传来关於燕国的状况,隨著慕容鲜卑在河北攻城略地,秦燕两军也对上,苟军的高级文武们,也开始关注、並研究起这个新出现的、充满攻击性的对手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抗燕一线的主要將领,陈晃对於燕军的成色如何,感触尤深,这绝对是个劲敌。
陈晃秘密亲率中垒精锐东来,自然存有出其不意,趁其不备而击之的想法。
然而等抵至职关,亲自观察、研究关外的燕军之后发现,事情似乎並没有那么简单,燕军虽然骄悍,但其纪律性却远超过去碰到的一些对手,枯燥的兵日子里,依旧井然有序,防备看不出明显鬆懈。
陈晃本身就是谨慎沉稳的个性,对方虚实难辨,在没有明显破绽的情况下,自然不敢妄动,直至当前。
这两日,陈晃甚至认真思索起自长安传来的风声,比如“弃守职关”之议。而在守备职关的问题上,恐怕没有比陈晃更具话语权的了,这一点,甚至坚守职关二十余日郭鉉都比不上。
郭鉉作为守將,只需要考虑防御战术,保证关城安全,不被敌军打进来陈晃则不然,“作为河东的最高军事主官,他要兼顾各个方向的问题,军事安全只是一种最基础的东西,除此之外,他还得考虑军队布防、民力调动、后勤补给转运等等。
別的不说,就燕军叩关以来,陈晃自安邑往职关增兵派粮,消耗远超寻常,为策安全,还不能不送。
为此,陈晃专门徵调了两千壮丁,用作抗燕之用,安邑的军需粮料,经两三百里转运,尤其是太行山道的消磨,运抵职关,甚至剩下不了一半。
自燕军西进,月余的时间,河东这边为御敌,已经消耗大量人物力,再对峙下去,至少也得向关中求援了。
河东这摊子事情,实在不少,东面的职关,北面的平阳,都需安邑支持。而河东连遭战爭,底子早就被榨乾了,前有关中支持,后有太守王卓苦心经营,方才有所恢復,但远远不能供应军政之开支。
时下又值春夏之交,青黄不接,自关东吸纳的流离士民,也需安置,把这些事情料理清楚,已:然不易,压力很大。
甚至到目前为止,河东的军政运转,仍有一半都落在关中的援济上。而一场规模不大、烈度不高的战爭,便已让河东文武疲於奔命。
於河东而言,这种艰难困顿,便是职关兵背后的真相。另一方面,河东还真能指望关中更多的支援吗?
对这一点,陈晃毫无自信,也开不了这个口,秦公在关中的整顿动作,
可要更大,摊子铺得更开。
而让关中投入重资,在职关与燕军麋兵,这笔买卖,高昂的成本几乎就摆在明面上,只有亏没有赚的。
当然,政治军事上的事情,不能仅算经济帐,但一联繫上关中的战略发展问题,关的存在又確实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又扯远了..:
视角锁回当下的职关战局,秦燕两军,隔关对时,各有各的问题,实则都处於一种知己而不知彼的状態。
想要破局,总需一定的契机,而这种状態下,关外的燕军难受,关內的秦军同样难熬。
当陈晃站在河东的军政大局来看待职关问题时,郭鉉快步入內,向陈晃凛道:“將军,燕营有异。关楼哨卒匯报,燕军正在拔营起寨,似有撤军之象!”
战爭背景下,军营的磨礪,让郭鉉身上已看不出士族子弟的娇贵,完全蜕变成为一个军汉,不修边幅,铜臭十足。
闻报,陈晃心思微动,注意到郭鉉那双明亮眼睛下隱藏的兴奋,当即起身招呼道:“走,上城看看!”
东关城楼,陈晃带著郭鉉等几名將校,登楼远眺,得益於燕军安营的大胆与骄狂,从城上望去,视线虽然模糊,却也还能窥得一些燕营动静。
关城下每日前来叫骂激將的燕卒,已然消失无踪,燕营那边,则呈现一种迥异於平日的状態,人影闪动,隔著三四里,似乎都能听到其间杂乱的人声畜鸣,寨垒间长扬的旗帜已被摘下,鬆散混乱的感觉,也显然不像是要进攻.::::
“看起来,燕军这是坚持不住了!”一名將佐,忍不住说道,神情有明显放鬆。
身边议论声起,陈晃则没有作话,只是聚精会神地眺望远处,仔细观察著燕营动静,认真思索著。
郭鉉的耐性见涨,注意其反应,没有急赤赤表现什么诉求,而是冷静地提出建议:“將军,燕营动静不小,不论其进退如何,关內都该有所准备,
以免措手不及!”
陈晃明白其意,也觉有理,当即叫道:“郭鉉、陈銖!”
“末將!”被点到的二人,立刻肃然拜道。
“你二人立刻整顿所部,待命!』
陈銖,乃是陈晃部將,也是其乡人,原义军一员,现为中垒营副督。中垒营都督之职,仍由陈晃兼任,但隨著他的重心逐渐转移到河东的军事工作上,中垒营的实际指挥统率权力,则下放到这陈銖身上。
在燕军的带动下,关內的秦军,也进行著一番紧锣密鼓的调动,不过敌情不明,仍以防御布置为主。
约摸小半个时辰之后,燕军那边有了进一步的动作,一队队燕军开始离营而出,其中夹杂著不少车马..:.
待见到那逐渐远去的错落旗帜,关上的秦军將校们,也进一步確认,燕军真的撤退了。
“燕军必是粮草难继、士气跌落,因而撤军!”整备好部卒,重新登上城关的郭鉉,再也忍不住,抱拳道:“將军,追不追?”
虽是问话,但郭鉉语气却异常肯定,显然有追杀之心。歷来战爭双方,
摆出军阵、亮明刀枪,在直接的正面对抗中取胜情况,实则很少。反而是在这种兵尾期,在撤退与追击的运动之中,更容易出战果。
燕军一撤,郭鉉此前积压的鬱闷与愤慨,也紧跟看涌了上来,摩拳擦掌,亟欲发泄。
不过,陈晃依旧持谨慎的態度,说:“有道是穷寇莫追,而况燕军並非穷寇,不可轻动,当以稳守关城为先!”
对陈晃的保守,郭鉉略有不满,当即说道:“主公前有军令,让我等择机挫敌锐气,眼下战机已至,正当其时,將军何故犹豫?”
“敌情不明,不可贸然出击!”陈晃沉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