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王猛论政(1/2)
第276章 王猛论政
王猛言落,席间静了一下,但很快,苟政站了起来,左手执一酒爵,右手拿起炉上温著的酒水,慢步走到王猛面前,坐下。
一如年前那个寒夜,苟政簧夜拜访王猛,二人甫会面时,也是对面而坐,同案而食。
在王猛平静的目光注视下,苟政亲自给王猛斟上一爵酒,而后举爵相邀,沉声道:“自孤推动立法建制以来,关中上下,长安內外,军政之间,
状况频出,纷扰不止。
出现问题,孤有所预料,也知所思条文法制、改革內容有问题,也与眾僚属商討不只一次,然而,左思右想,总是不对,难得其所。
景略见识非凡,又有此番深入调研,还请畅所欲言,孤洗耳恭听,尤其要听问题!”
苟政一番表態,相当真诚,王猛见状,深受感染,也双手持爵,神色郑重地与其对饮。
爵中酒罢,在苟政期待的目光中,王猛沉吟少许,组织了下语言后,方缓缓道来:“主公,这段时间,在下虽游歷在外,然关中各郡变故,亦有关汪。
以在下看来,出现诸多变故,主要原因有二。一则主公建制立法,未曾有通盘考量,內容鬆散,思虑不周,且军政条制规定,多有衝突之处;
二则是擬定条制,下属將吏领会不深,执行乏力,主公亦缺乏足够且得力之军政吏员施行,且缺乏监督,以致施展失序,上下混乱,问题迭发少说到这儿,王猛停下了,紧紧观察著苟政的反应。而苟政自不会让其失望,在短暂的思考之后,抬眼道:
“景略所言,虽则直白,甚至不太好听,却也正指出了孤最大的问题。
孤一向缺乏治事经验,虽薄有智慧,但用在军政大事上,总是欠缺。能有今日,全靠魔下將士尽忠效死,诸多豪杰志士慷慨助力。
孤深知,欲成大事,必以纪律规矩,因而发跡之初,哪怕面对部下诸多不解与怨,依旧极力推行制度,强化纪律。
然孤这头脑之中,想法琐碎,念头时起时伏,难得周全,用在为政治军上,最终呈现的,便是景略所言鬆散、不妥乃至衝突之法条令文。
过去,实力不强,治下不广,纵有纷乱,但靠著苟氏族部,尚能勉强把控。然而当下,孤已据关河內外十数郡,治下军民何止百万,想要维稳局面,关中致治,士民长安,单靠军队已然不足。
进入长安之后,为求发展,图谋兴復,三年间,孤推行颁布了眾多条制,意欲整肃部下、招揽士民、安抚人心。
及至此番建制立法,整军、授田、定税,更增添了大量条文內容,然而效果却远不尽如人意,相反,自孤以下,眾多僚属將吏,多困於其中.....
,
苟政语气逐渐变得悵然:“到目下,孤所擬定的条制,有多少问题,多少不足,孤也不知,所定政策,该当如何施行,如何避免问题,同样不解。
这些问题,时常让孤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然哪怕夙兴夜寐、呕心沥血,也无妥善解决办法。
孤现在做的也一直在做的,只是出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每每有泥足深陷,而又疲於奔命之感..::.:
:
说到这儿,苟政双手一摊,做出一副摆烂的样子,以一种认真的语气,
冲工猛天京哈,孤对你的期计,使是帘孤解沃这些困惑与问,
r
?
1
题。”
苟政这一番自我剖析,倾诉衷肠,还是格外真诚且实在的,王猛听完,
也愣了会儿神,而后一副深受感染的样子,拱手拜道:“主公这番肺腑之言,在下既感且佩!”
“今后,还请景略为孤谋划,勿有保留!”苟政长舒一口浊气,放下酒器,用力抱拳道。
“自当竭尽全力!”王猛也无多话,简洁而有力,神情郑重而肃然。
再饮一爵酒,王猛擦了擦嘴,又一屁股坐下,盘起腿来,靠在席案上,
摆出一个更为舒服的姿势。
见状,为了让王猛自在些,苟政也乾脆改变坐姿,一手撑看下巴,鬆弛地倚在案边,但目光始终没从王猛身上挪开。
伴著一阵轻嘘,王猛开始道出他的看法:“这段时间,在下对主公自弘农北渡河东以来,所行军法政策,亦有仔细研究。
依在下浅见,主公所治之政,所立之法,多有的放矢,得其义理,然放到一起,却难免杂乱,不甚协调,乃至前后矛盾,相互衝突.:::,
“不必避讳,请仔细言之!”苟政当即伸手表示道,两眼放光。
王猛:“且容在下试言之...:..主公知指挥统一、令行禁止方为强兵本色,因而从建军之初,便不断加强军法,充实条例,严明纪律;
主公起家於义军,然早期之义军,虽为反抗暴羯,诸多行事却难让人恭维,侵州连郡,祸及士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欲谋大事,必不能失人望,因而自主公执掌军政,常以信义为本,约束將士,不说秋毫无犯,然犯必有惩,使仁义之名广传四方,魔下將士也一步步蜕变为王者之师;
车因粮稳,民以食安,主公自河东时起,便招揽流民,设置屯营,组织屯垦生產,入关中后,仍大力开垦,恢復生產。天下崩乱,法禁不行,为养民生息,使耕作有序,又大力剿匪治安,抵御外寇,使士民无扰於乱局;
独木难支,眾木成林,主公用人治政,以人才为先,因而一路招募豪杰,广揽贤良,提拔干才,共襄大业;
主公知豪右掌握地方权势,影响巨大,因而善抚右族,招纳豪强:
主公知粮税乃维持统治之基础,因此改革税制,实行『丁税法』,豪右庄园,各地坞壁,隱藏大量人口,更大刀阔斧,推动丁口清查造册,建立纳税依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