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苟秦 > 第249章 关中粮仓

第249章 关中粮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葬心雪 (古言H) 侥幸(骨科) 重生八零:老张头暴打白眼狼 重生之末世孕子 从岛国开始的华娱 婬神佑春(古言NPH) 穿越诸天万界 你不能只在吃铁桿庄稼时才爱大清 星际万人迷,怪物们排队跪求我契约 暗恋过期

第249章 关中粮仓

苟政在冯翊足足待了三日多,期间著重察看当地的屯垦事宜,关注耕作,关怀屯民,甚至连都內豪强地主们,也予以亲切问候,鼓励他们全身心投入农桑生產恢復。

当然,对几名冯翊豪右提出的关於夏秋粮税的问题,苟政则轻笑看表示,此事犹待確定,长安正在討论税制条文,待到明年夏收之前,官府定拿出一套可行办法出来,並且一定避免羯赵的穷征暴敛,必以养民生息、轻薄赋为指导。

温和面孔的背后,则是不容置喙的强势。关於关中税制,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同样拖延日久,也给苟政对关中的统治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尤其在苟氏集团日益坐稳关中地盘,並將统治触手真正向各郡县蔓延之后,

此前,为了和协关中豪右,也为使苟氏集团的统治平稳落地,苟政曾打算与关中豪右“共商国是”,甚至做好了进行一定妥协的心理准备。

结果,新税制收取细则还没有展开討论、角力,符氏便气势汹汹地打过来了。时隔半年,氏集团树倒湖孙散,苟氏集团的声势空前拔高,而长安的那些“客人们”,在苟军放开人身管制之后,也大多选择离开了。

而不论这些豪强右族的態度如何,经此大战洗礼之后,关中税制的擬定,从苟政这边开始,妥协的余地绝对不如此前那般大。

在冯翊,苟政可以说是用脚步丈量看关中的土地,也用躬亲视事向所有官民展示著鼓励农桑、復兴关中的坚定决心。抽得閒暇,苟政还跑马北上,

往东北边的夏阳去了一趟,专门就龙门渡防御做视察。

结束对冯翊的巡视后,苟政没有多做逗留,即南渡渭河,进入渭南。他此番回长安,基本上是沿看当初进取长安的路线在走。

如果说冯翊的作用,更多体现在连接秦当、拱卫长安,並支撑苟氏集团在渭北的统治,那么广平阔的渭南地区则是苟氏集团的战略屯垦基地。

以长安为中心的京兆、始平等渭南平原,水土条件良好,种植传统悠久,本就是关中的主要產粮区。苟政入主长安,在保证基本的军事安全后,

第一时间便看手治安以及生產恢復。

隨著治安局势的稳定,渭南地区的农业有了巨大的改善,並处於持续向好的恢復中。而最显著的建树,毫无疑问是由苟氏將吏在渭南开展的大规模屯田了。

別看冯翊都那边搞得火热,规模不小,但与渭南的屯由相比,只能说小巫见大巫了。自入关中以来,苟政便將绝大部分人物力资源,投入在渭南平原的屯垦上,尤其是人力。

即便后来,採取了一些分流措施,往扶风、冯翊这样掌控力较强的都县转移了一部分屯民,但仍有超过七成苟氏集团掌控劳力,留在渭南地区。

没办法,除了长安这个军政中心的因素,也因地理水土条件带来的差异,如冯翊这样的渭北郡县虽有一些河水冲积而成的平原,但地多以丘陵台塬为主,与以长安为中心的平川沃野相比,农耕条件总是要差上许多的。

也正是这大片由渭河水系滋润的肥田腴土,孕育出长安,不断地创造著属於关中的歷史。而如今这段歷史,已开始由苟政提笔书写。

值得一提的是,苟军的西进,不仅是一次战略上的军事行动,与此同时,还给关中带来了一次人口大迁移。

到自前为止,包括苟军將土、西归秦雍流民、关东流民以及各类战爭俘眾。前前后后,在苟氏集团的主导下,前足足往关中西迁了近四十万口。

这是二十多年来,关中第一次有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输入,这固然给关中地区带来一定的人口矛盾,但对关中的发展,从长远来看,显然是有利的。

毕竟,连年的战爭与动乱,给关中造成了深重而广泛的破坏,从土地到人口,皆是如此。而关中的川塬平野间,有太多本该种满粟麦桑麻的土地荒废了。

而这些土地,隨看苟氏集团的到来,都开始慢慢被重新开闢出来,种上农作物,產出粮食,继续滋养著关中文明。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苟氏集团能够在关中站稳脚跟,並成功摆平內外势力的挑战与侵袭,主要依靠的便是渭南平原提供的人物力资源。

尤其是让苟政饱受困扰的粮食问题,哪怕在雍秦初定后,从其余诸都获取了不少的粮食,到永和七年秋末,渭南平原出產的各类穀物,在供养苟氏集团的粮食中,也占据超过六成的比例。

而从苟政正式在长安设置屯田务,抽调將吏,组织近二十万民进行屯田之后,渭南的屯务便正式进入快车道。到今春之时,分布於长安周遭的大大小小的屯营,已开闢出上百万亩的由土来,成绩可谓显著。

当然,这並不意味著渭南屯垦就有百万亩的產出,毕竟田土条件不同,

粟、麦这两类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季节习性也不同,再上养土需要以及长安发布的种麻植桑任务。渭南屯垦的真实產出,虽然数倍於冯翊,但仍处於一个初期的发展阶段。

然不论如何,渭南平原上的屯垦,已经开了一个好头,只要保证稳定,

沿著这条正轨继续走下去,產出只会越来越高,关中復兴有望,而苟氏未来可期。

自郑县沿河西行,一路能够看到,在滨临渭河冲积平原上,已是阡陌纵横。作为连接东西的要道,苟军在郑县境內足足安排了近两万的屯民,他们在北部沿河沃野间,垦出了十余万亩土地。

郑县的地理自南而北,呈现一种阶梯式的地貌,西行途中,除了北面的汤汤渭水以及平阔沃野之外,还有南边沟壑交织的黄土台塬相伴。

当然,等西行进入新丰县境內后,大抵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再往西,关中平原的主体部分开始映入眼帘。

自新丰而西,可谓一马平川,沃野平川,一望无际。沿道路、沟渠两侧,可以看见大大小小被垦成田土的地块,纵横的沟垄將他们肆意地拼接在一起,虽显凌乱,但皆是农民辛苦的成果。

凉风呼呼吹拂,捲起发黄的茅草,但丝毫不影响零星的鸟类,在田间寻觅残留的粟米。与冯翊那边的热火朝天一般,渭南平原上,同样是一副大干特乾的场景。

在经验渐足的苟军屯田吏们的带领下,渭南地区的二十万屯民,依然有序开展看垦作劳动,为冬麦的种植,做看准备。

苟政一路西巡,一直行至霸城,方才停下,这里已是渭南平原的核心地区了,当然是苟军的重点屯田区域。

当初,因为田土与水利资源,苟军屯民还与当地的匈奴豪强呼延毒產生矛盾,甚至发生了激烈的械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大秦,开局一把贫铀剑 山中何事 又穿成万人嫌真少爷后,他摆烂了 特种兵:我都转业了你让我当教官 穿书:兵临城下,你让我撤军? 穿越祁同伟,开局逮捕丁义珍! 被读心后资本家大小姐人设又崩啦 灵笼:铁驭大人带着泰坦来了! 梦幻空间 包国维:你怎么成大文豪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