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并州虚实,燕王之请(2/2)
以孤看来,出身高低不足为道,所建功业,方得留名青史,孤与你共勉!”
“多谢主公!”面对苟政的鼓励,马先一副动容之態,屈身拜道,发乎真心地感激。当今之世,大抵也只有苟政这样的人主,能对马先这种身份的人,说出这番话了。
让马先起身,苟政略作沉吟之后,交待道:“张平之意,孤已明了。这样,
你回并州之后答覆他,和议之情,孤应允了,河东那边,孤会去一道命令,停止对平阳袭扰。
不过,孤也有一个条件,双方边界重新开放互市,不得阻止并州商贾南下,
与河东、关中交易。
另外,再替孤给张平带一句话,希望他此次能够遵约守义,不要再自误。
虽然,孤对此人,並不抱什么希望,
2
“当然,最后一句话,就不用说了!”苟政以一种玩笑的语气,强调道。
“诺!”马先也笑应道,苟政这般“好说话”,对他的使命而言,也是有利的,至少方便他復命太原,此所谓不辱使命。
“还有!”看向马先,苟政以一种认真的语气说:“并州方面,孤实无大忧。相较之下,孤更担心先生之安全,毕竟间作之事,如履薄冰,常与危险为伴。
因此,先生回并州后,行事当万分小心,万事当以保全己身为先,如无必要,无需轻动!先生的价值,胜过千军,孤需要用在大处!
孤在晋阳,也埋了些间客,届时,孤会交待下去,让他们听从先生之命令。
从此以后,并州情报诸事,就以先生为主。
另,若有机会,对燕国方面消息,先生亦可尝试打听。一切,拜託先生了!”
见苟政向自己行礼,马先哪敢怠慢,感託付之重,严肃地拜道:“请主公放心!”
“走,府中已备好酒食,先生当与孤同堂就食,就当孤为先生接风洗尘了!”苟政招呼著,往马场外走去。
马先快步跟上,主臣二人,一边走,一边继续商谈著,显得格外亲近。而在堂宴间,马先又意外地提及一事,开春之后,占据充洛的健曾遣参军杜山伯至晋阳...
对此,苟政立马便上心了,问道:“可知其意为何?”
马先摇头,道:“不曾清楚,属下只知,张平曾密会那杜山伯,所谈之事,
未曾泄露。”
马先的这则情报,自然引发了苟政的无限猜测与联想,面上的轻鬆与笑容消失了,眉头下意识地起,琢磨良久,道:“此事,似乎不同寻常,你回并州后,当关注一下此事!”
“诺!”
健这氏酋,该不会想著联合併州军来攻我吧?张平这廝遣马先之来,该不会是为了麻痹我吧?因为此事,苟政在心头泛起了嘀咕。
而不事性如何,他都不敢大意了,马先带来关於并州方面情报的喜悦情绪,
也消散许多。
“在下李洪,拜见明公!”澄心堂內,气度从容的燕国使者,向苟政拜道。
虽然面对苟政这等割据一方的豪强,这李洪却显得格外自如,態度不卑不亢,还不忘观察著苟政的长相与反应,举止之间隱隱带有一种大国之使凌小邦之君的傲慢。
李洪注视著苟政,苟政也同样审视著此人,对其无礼,似无察觉,不过语气相当平淡,道:“免礼!请坐!”
“谢明公!”
“孤与燕王,分据东西,平日素无往来,此番来使,实出意料,不知使者此来,所为何事?”苟政问道。
听苟政言语间竟有与慕容偽並论之意,李洪听著,可倍觉刺耳,眉头微燮。
不过,却也没有表现出不愉来,而是拱手道:“今北方大乱,关东羯赵余孽相攻,河北赵魏麋战日酣,生民无不饱受茶毒,燕王於心难忍,有举兵南下,拯溺黎庶之心,然恐实力不足。
闻明公举义师,復长安,定关中,愿与明公,同赴中原!燕王与明公,皆受命於朝廷,若燕王发辽东之兵自蓟城南下,明公引关右之眾自长安东出,两方合力,何愁关东不定,功业不成....
一上来,李洪就尽情地给苟政画了张大饼,听得苟政一愣一愣的,有种极不真实之感,鲜卑燕国,慕容偽,我们很熟吗?
见苟政愣神,李洪又道:“在下西来,明公仁义之名,遍传山西,难道忍见天下黎庶,饱受战乱之苦、凶暴之虐?”
听其言,苟政忍不住笑出了声,道:“孤自有戴乱之志,济民之心,然关西久乱未定,民少力弱,军疲粮尽,眼下,实无力东出。
不过,孤虽不曾与燕王谋面,对燕王之智略,燕军之强大,也早有耳闻,心中敬佩。中原虽乱,然赵魏相攻,穷耗不已,早已是虚有其表。
以燕军之盛,一旦南下,必是石祗臣服,冉閔授首,何需区区苟政?”
见苟政如此捧慕容偽,作为臣属,李洪略有自得,不过却也记得自己的使命,又道:“燕王自有討灭仇之志,然关东之事,实非燕军一力可平,明公若肯引师东进,待关东平定,我王愿与明公共分中原!”
又是一张大饼,苟政听得,心中发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