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含光殿中(2/2)
面对苟政攻击性极强的问话,王墮的表情更加严肃了,老脸绷得死死的。一边,其他几名西归右族,隨著苟政与王墮的问对,也停下杯爵,投以目光,密切地关注著。
眾人面上,大多带著些隱忧,接下来前途命运如何,就看王墮面对苟政的拷问应对如何了..::
而王墮在眾人的目光下,低头思吟一阵,方郑重应道:“稟明公,恕在下直言。前者关西纷乱,局势不显,明公虽起兵於河东,却也初昭雄才。而今,关中已定,明公英伟资,如日月临世,关西復兴在即,大业可期,我等本为关西流离人,得此喜讯,如受甘霖,便是披荆斩棘,也要来归..:..
m3
王墮这番话落,苟政实在忍不住大笑两声,比起之前的假笑,笑声明显要畅快一些,不得不说,这些个郡望右族,说起话来,还是相当动听的,尤其是畏惧、有求於人的时候。前者一个柳耆,如今一个王墮,皆是如此。
苟政的笑声也吸引了殿中更多的目光,就是那些喝得兴起的將军,也暂时压下兴致,將注意转移过来,殿中就慢慢地安静了下来。
苟政说话,也更加清晰地传入眾人耳中:“孤还听闻,先生曾为洪股肱之臣,为其谋划,夺取关中,可有此事?”
此言一出,殿中出现一阵惊疑声,有几名对苟政如此厚礼款待西归豪右的將领,更向王墮等人投以严厉的目光,凶狠的眼神仿佛要將他们消灭一般。
而王墮的精神,也到达最紧绷的状態,但脑子却益加清醒,他认为,如果苟政想以此事追究问罪的话,完全没必要等到现在,搞这样的阵仗,直接给弘农的苟威下一道命令即可.....
出於这样的考量,王墮冷静地吸了口气,而后沉稳地说道:“稟明公,確有此事!只是当初在洪魔下,尽其职,谋其政罢了。
我等曾与洪商討天下大事,秦雍豪右,多建议西归,取关西之地立足,以东爭天下。然洪自负势大,野心勃勃,有討平关东群雄、平定中州之志,耽於此志,久未成行,方有明公趁隙,袭取关中。
否则,恕在下直言,氏军若全力而西,明公难有今日之势!”
“老匹夫焉敢出此狂言!”言方落,席间的苟须忍不住出言训斥:“以主公之英明,凭我等將士之勇悍,岂容区区氏酋窥伺关中!”
对此,王墮只瞥了苟须一眼,见他那匹夫之態,心中略有不屑,但面上没有丝毫表露,只是望向苟政那里,等待他的反应。
苟政伸手止住苟须以及其他不爽的將领,以一种平和的语气,轻嘆道:“倘若此,莫说爭夺关中,孤与部眾能否继续在河东立足,都成问题!
只可惜,洪这老氏,贪心不足,竟欲併吞北方,给孤一个袭取关中的战略时机!”
隨著苟政这番言论,两者之间的交谈氛围,也终於缓和下来。而王墮感受到苟政语气间的变化,当即抬首,感慨著恭维:“不瞒明公,我等闻明公起兵,並半月攻取长安之后,也是惊不已。
洪更是措手不及,恼羞成怒,於是方有健匆匆西征,也导致枋头有缺,
麻秋作乱,冉閔南下。事后我等论及此事,无不感嘆明公之英睿果决,能成大事,居千里之外,却能牵动整个关东局势!”
见王墮又开吹,苟政这回的反应淡定许多,一脸沉静地思索几许,再度举爵,目光则扫向所有西归豪右,朗声道:“孤自起兵以来,虽歷经艰险,却能屡战屡胜,乃有今日。
究其原因,或有孤一点指明方向的智慧,但主要功劳,还是靠魔下文武將吏万眾一心,锐意拼搏,更有成千上万山西豪杰,爭相投效,共襄盛举!
对此,孤常怀感激之心。
西进以来,孤已经亲眼见识关中之残破,民生之疾苦。孤出身略阳,关西土民皆我父老,睹其惨状,也不禁悽然,心痛如绞。
孤有安定雍秦,还关中父老太平之志,然德薄力微,欲成义举,唯有抚纳豪杰,广举英才。时下关中初定,百废待兴,正需人才,安民治政,君等来归,孤实则欣喜欲狂。
孤了解,尔等心中,对孤仍有疑虑,但今日,在这含光殿中,当著眾臣,孤允诺在先。既发之事,悉往不究,孤专心致志者,只愿苍生太平,父老安乐,如此而已。
若君等愿助孤完成此愿,孤感激不尽,若不愿,亦不为难,自可离城,绝不设阻,只盼还乡之后,能为乡梓做些贡献..:.
,
苟政是难得发出长篇大论的,当他这番话讲完之后,就是那些武將也不免动容,其他臣僚们,也俱若有所思,如郭毅、薛强、杜郁等人,回味著苟政这番表態,更是感慨不已。
熟悉苟政的人,当然知道,他这番话中多多少少带著些虚偽,但並不妨碍他演出一个伟光正的形象。欲成大事者,冠冕堂皇,声名大义,是绝对不能少的。
至於王墮等人,不管心中究竟作何感触,但面上却儘是感动之色。王墮正欲开口,却被一人抢了下,武威贾玄硕。
在西归的这些豪右之中,贾玄硕资望虽然不算高,但他一直是个很有主意的人,见识高明,意志也相当坚定。当然,反应也更快。
当场拜道,满脸激动,眼眶之中甚至带著泪红,一副得遇明主的兴奋模样:“明公仁德大义,在下感佩不已。得公若此,关西何愁不定,父老何得不安,若得追隨左右,实为我等之幸!”
扫了眼这个突然窜出来的贾玄硕,苟政意外之余,却也真把此人记住了,笑应道:“得贤良才俊如诸君者,亦是孤之大幸!快快请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