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盖有天助(1/2)
第133章 盖有天助
对氏这样的势力来说,不管招揽了多少关西豪右,不管吸收了多少夷夏人才,其组织核心,其统治根本,其发展基础,都是以关西氏豪为核心的氏族土民。
从政治到军事,皆是如此,因而在当前这个阶段,枋头集团下属虽有大量战力不俗的汉人武装,比如鱼遵、段纯等部然若说战斗能力最强,毫无疑问是那些集中了大量优秀氏人人才与精锐氏卒的本部氏军,他们享受最优厚的待遇,处在最高等的地位,使用著最精良的武器装备。
荷健真正的杀招,显然就是这样一支“纯氏”精锐,还是由黄眉这样器略英奇的氏后起之秀率领。
符氏能够起势,与其雄厚的人才积累有著莫大的关係,除了大量依附的氏夏士民之外,氏家族本身,亦是英才辈出,自洪以下三代,不只人丁兴旺,而且成材率极高。
健、雄这两兄弟自不必多提,皆具雄才,第三代中,如菁兄弟者,已经在氏军中充当中坚量,黄眉年纪虽要轻一些,但其军事才干已经脱颖而出,
而湟论健、荷雄膝下那些如龙如虎的子孙(最有名的,大概就是生、坚了)。
在九州华夏的各大势力之中,能够强过符氏家族的,或许只有辽东的慕容鲜卑了,就是与氏齐名的姚羌,事实上都要逊色不少。
当黄眉率领的氏族精锐,向东城发动猛烈进攻时,也意味著这场安邑攻防战决战的展开,以及健必胜的决心与信心。
健的谋略,以及氏军凶悍,的確不可小,骤然攻袭之下,也的確给东城苟军防御造成了过载的压力,一度使其濒於崩溃。
但是,健还是小瞧了两个人,或者说在敌情把握上,有些关键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决策失误。首先自是苟武,出道不久的他,还没有到引起健忌惮的地步。
然后便是陈晃,从去岁追隨苟政开始,陈晃除了在谋略见识上的才干之外,
战场上最突出的,不是作战有多凶猛,而是善於防守,他所率领的军眾,有著一股子远超其他部队的坚韧,不论野战还是城战。
进攻另说,但这防御指挥能力,放眼整个苟军,恐怕也找不出比陈晃更优秀的了,当初整编其部时赐號“中垒”,可不是没来由的。
陈晃还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从去年的口之战,到不久前的絳邑之战,陈晃都是靠著出色的、坚韧的防守,顶住了敌眾压力,最终等来占据扭转的机会,获取最终胜利。
此番,苟武没有选择陈晃作为主力防守,除了对苏国的用人策略之外,还因为在絳邑之战中,中垒营损伤有些大,远未恢復。
对健来说,他哪怕选择西城的张珙作为突破口,或许都能增加几分胜算,
但好巧不巧,偏偏选择了东城。氏军最锋利的矛,撞上苟军最坚硬的盾,显然不可能起到摧枯拉朽、势如破竹的效果。
虽然,在氏卒强势而凶猛的攻击下,东城处处告急,一度陷入溃败,但在陈晃的调度指挥下,还是顽强的顶住了,至少支持到了苟武援兵的到来。
而在苟、陈合兵相抗之下,在东城上,双方將士爆发了一场自安邑攻防开始以来最激烈的廝杀。健把最精锐的氏卒投入战场,苟武则將所有最后的力量压上,而这样一场博弈,是刀兵的对抗,更是意志的比拼。
到最后,拼的就是双方的忍耐能力,对鲜血的耐受,对死亡的抗拒,就看谁先顶不住。在这方面,苟军这边的负担,要小上一些,不是这些苟军將士意志有多强,只不过苟武一直在宣传,长安的援兵正在路上,同时,城破之后必为氏贼所害..:::
而氏军这边,当太阳西垂,被远方的山塬遮挡一半,但伤亡的数字不断攀升,战死的比例不断提高,氏军这边,率先放弃了。
夕阳西下,密集响起在安邑各门外的鸣金声,就是这篇战爭乐章的休止符。
隨著氏军像潮水一般退去,各城的苟军將士也终得片刻喘息之机,但依日不敢放鬆,生怕氏军杀个回马枪,即便可能性不大。
东城这边,虽然前后血战不过一个时辰,但惨烈程度与血腥程度丝毫不弱於北面的主战场。隨著氏军退远,並且明显还营之后,城上残存的士卒们,纷纷瘫倒,席地而坐,既是缓解高度紧张的神经,或许还有几分劫后余生的庆幸。
双方士卒纠缠交结的尸堆中,苟武抚著血色瀰漫的土城垣,神色漠然地望著撤去的氏军,面上、身上染上的血污,就像是一道道勛彩,比天边的云霞还要艷丽。
良久,陈晃一瘸一拐地撑著一根断裂的枪桿,走至苟武身边,难掩激动:“將军,其余三城来报,氏军已然全面弃功还营,城池守下了!”
闻报,苟武终於长长地舒了口气,扭头看向陈晃,脖子竟觉发僵,缓了缓,
方才道:“传令,打扫战场,疗治伤员,让郭长史安排人造饭,让將士们饱餐一顿!
各城安排士卒,加强警戒,不得大意,以防敌袭。让各城统计伤亡,一个时辰后,於將军府议事!”
“诺!”
所谓打扫战场,大抵就是將城上自己人的户体收容,敌军的户体,尽数拋诸城下,然后捡拾能用之兵器,至多用清水,將各城墙上的血跡稍作清洗....
但是,不论如何清理,瀰漫在安邑城垣上空的血腥味道,始终挥之不去,尤其是北、东两门。而当夜,守城的苟军將士们,也基本以血腥作为香料,进食充飢。
夜深人静的时候,苟武召集眾將,於將军府內进行著战后总结。从场面来看,击退了氏军,守住了城池,值得欣喜,但看过程与结果,却实在难以笑得出来。
三日的攻防博弈下来,尤其是今日一场血战,损失相当严重,伤亡过半,而实际战力的损失,比起场面上来看,还要严重。
可以说,到今夜为止,安邑守军已然趋於极限了,说他们是强弩之末,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守军的整体素质,远不如城外氏军,能够坚持到这个地步,已经是苟武等人,穷智尽力的结果了。
安邑城池虽然坚利,但並不是什么要塞、险隘,双方绝对实力的差距也很悬殊,绝非久守之所。到这个程度,苟武心里也清楚,如果战事还按这个节奏发展下去,他是绝对抵挡不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