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毕其功于一役(2/2)
不过资产审查这种事吧,也没什么,长征资本的注册资金就是两个亿,手续费才了20来万。
阳光私募已有先例,资金流通渠道又比较公开透明,大部分资金自筹的情况下,问题不大,对方跑了一趟证监会之后答复,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重庆证监办事处会上门评审,到时候最好有几个专业的人在场。
陈学兵意识到,投研部或许可以暂时不用成立,但风控合规部必须成立了,否则之后麻烦事不少。
招。
负责人要具有五年以上金融专职律师从业经验。
也就是说,从00年就在从事金融法律工作,那时候重庆金融机构几乎一片空白。
很难找。
一番商量,找了一家叫埃摩森的上海猎头公司,这家公司在重庆设有办事处。
上门服务,很专业。
能按标准提供名单,基础收费是一万,另收候选人年薪的30%。
另外,还得跟辖区政府打个招呼,虽然这事区政府管不到,目前也没有单独规定公司交易股票需要上税,但毕竟是上亿的生意,还是整个西南的第一家私募基金,正式成立的时候,政府是肯定要来人的。
吴自胜一个人兵分三路,一边联系区政府,一边联系人跑备案的事,一边对接猎头,把交易员都征用了两个去买材料,搞软装修,任颖也去对接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昼夜“加工”材料。
整个过程到处钱,联系各种服务公司,涉及面之广,差不多是一次小型ipo上市。
……
周五中午一点,陈学兵领着胡莉和一个中年男人走进公司时,一块很大的“长征资本”名牌和一个地球模样的logo标识已经置于入门墙上。
穿着刚买的zara黑色西装套装的尹馨心情很好,甜甜笑着给他们拉开玻璃门。
门口的会客区铺装了灰色地毯。
走进里面,整个200来平的大厅焕然一新。
四个角安装了立式空调。
中间加装了一张巨大的圆形白桌,约能容纳20人入座,师傅还在旁边测量,准备在外围做玻璃格挡,形成一个透明的圆形会议室。
这样的会议室视野开阔,又节省空间,还非常漂亮,有格调。
四周白色无遮挡工位,吧台和咖啡机,冰箱等做成了玻璃隔断休息室,整个大厅灰白格调,沿用了之前的简约风格。
里面有100多平的4个房间,要拆格挡玻璃,还要装墙,装修就得时间了。
整体设计陈学兵觉得很有意思,吴自胜说要增加20来万的预算,他也同意了。
有关金融的一切,挥金如土。
“哇,就几天时间,你把地都翻啦?”胡莉到处打量着,感觉变化好大。
“我倒想把地翻了,可惜这楼是别人的,等有钱了,去上海建一栋自己的。”
陈学兵随口一吹,旁边的中年人似笑非笑。
“上海今年年初的商业地块拍卖,入门要求存款一个亿以上哦,房地产开发资质和年限也有要求。”
胡莉她爹胡明辉来得很快,刚好要到周末,陪女儿逛逛重庆。
陈学兵去学校门口接了他们。
不过一路上,胡明辉兴致不高,或许是担心女儿被骗。
直到到了办公室,态度才稍稍改观。
“我的工程公司就在楼下,很快就会收购具备建筑和房地产开发类资质的公司,相信胡总一两年内就会在上海房地产界看到我。”
陈学兵今天说话格外高调。
面对投资人,就别低调,这年头,低调的人混不开,且没有创业激情。
马云创业状态最好的这些年,开会必备讲台,所有人听,他一个人讲,上了台就要蹦迪,到美国bbc接受采访的时候100万美元都没有,仍坚定地说要改变整个中国互联网。
腾讯崛起最快的,也是和其他公司干仗最多的几年。
史玉柱,胡志标,段永平这些广告标王,包括地产、家电、零售大亨们,都在高调的塑造个人标签。
什么时候默不作声了,大都是业务下滑,或者退居二线享受生活去了。
任何大生意都跟广告离不开,企业主形象承担了一部分产品信任度。
低调?不存在的,他离退休至少还有20年。
“胡总,你随便看看,投与不投都没关系。”
“老徐,接待一下胡总,给他介绍一下我们的产品和收益,中信证券的人到了吗?”
“一点半到!”
“好,我去里面看看猎头发过来的名单,一会有记者要来,还有一个交通学院的走访团队,吴总做好接待,等洪总到了叫我。”
……
人员陆续到达。
陈学兵从独立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大厅已经有些热闹。
“洪总!”
陈学兵笑着迎上去。
洪永强领着一帮人四处张望,笑道:“搞得不错嘛!来,我跟你介绍一下,鑫源物流的蒋总!”
“蒋总你好!”
“洲际酒店的孙总!”
“孙总!”
“鸿宴饭店的刘总,也是你舅舅的朋友,他说你小的时候就见过你,认识吧?”
“知道知道!刘叔!”
“哈哈…你小子,长这么大了,还干这么大事业!时间过得真快啊!我真是老喽!以后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
“不老不老!我帮你赚钱,保你活出第二春!”
“哈哈哈……”
陈学兵跟洪永强的投资天团一一握手,这些人大多也都来过,到了之后,最关心的就是近期的股票收益情况有没有下滑,直接奔着徐进去了。
陈学兵腾出空来,才跟大厅里坐着的一个年轻人打招呼。
“秦记者,好久不见。”
今天并不是基金的启动仪式,区政府的人也没来,陈学兵为了大家的仪式感,还是请了记者。
几个报纸的记者都是黄科长帮忙叫来的,《时报》的秦海也在其中。
秦海站起身,神色无比复杂。
“陈总,没想到你真的…这个基金…一亿五千万?”
当初陈学兵说飞黄腾达了第一个专访给他,他觉得这人太狂了。
这才半年时间,重庆第一支私募基金,一亿五千万,从他手里成立。
陈学兵上次芙蓉村的事忽悠了秦海,这次笑呵呵讲了句大实话:“没这么多,自筹1.1个亿不到,券商通道承销一些,估计不到1.3个亿,生意嘛,总得夸大一些,一会你照1.5亿写就行。”
秦海却露出为难的神色。
“你们这个基金的名字和募资渠道都不能提,连你们公司的名字都不能提,我只能写关于重庆第一家私募基金成立的报道。”
陈学兵不禁笑了,拍了拍他的肩。
“还是这么实诚,没事,你就是只拍照,不写报道也没关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