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这有点铜臭味的火红市场(1/2)
第131章 这有点铜臭味的火红市场
两点。
接近20个投资人坐于中间的白色大圆桌,聊着天。
胡明辉表情已变,反复查看纽约45账户收益轨迹的他,现在内心已然波澜壮阔,一言不发地听着旁边的洪永强聊这几个月的收益经历。
胡莉也在旁边混了个位置,端了杯咖啡,看着落地窗外的风景,静静地啄。
“不好意思!吴总,徐总,来晚了!”
中信证券八公里营业部的副总经理文景辉终于姗姗来迟。
“文总,我们一直等你呢,快坐!”
“哈哈,好饭不怕晚,这是光大银行重庆分行金融市场部的江经理!我可是带着好消息来的!”
人刚刚坐下,吴自胜还没来得及介绍陈学兵,学校的人也到了。
尹馨领着周院长进来,后面跟着两个中年人,徐安,还有一帮一脸惊奇的学生。
有两个女生看到里面的环境,都睁大眼睛捂嘴了,其他人也在叽叽喳喳。
“我靠,弓虽!”
“这公司兵哥的啊?太顶了!”
“我的妈呀…这就是金融公司啊!!”
“那桌子,太漂亮了,还有那个落地窗,上流社会,我真的慕了…”
“那几个,是不是记者啊?”
人群里的程丹婷今天经过了精心打扮,此刻却又感觉到了自己的普通,带路的那个前台姐姐身上的衣服看起来都比她的昂贵。
方禹吞了口口水,两百多米的高楼,坐拥这样一个场所,中间圆桌上的那帮人看起来个个不凡,怪不得陈学兵当时跟他说话语气如此霸道。
别说他们,连周院长步伐都轻慢了一些,感觉自己的高跟鞋声音太大,在这环境好像显得有些不恰当。
每个人都在关注着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陈总,人来了!”尹馨端着手喊了一声。
陈学兵朝桌上的人摆摆手,起身,笑着迎了过去。
“周院长!”
他半路就抬起了手,这个动作很给面子,周院长扬起笑容,与他相握。
“你们忙着呢吧?”周院长看了看圆桌。
“啊,对,周院长不好意思,我们会议延迟了一些,刚刚开始,这会恐怕招待不了你们,我先让小尹带你们逛逛,尹馨,你带周院长她们看看,介绍一下,42楼劳务公司你也可以带他们去逛逛,倪诚和吴朵你认识吧?”
“认识,周院长,那我带你们看看行吗?”
“好,谢谢。”
陈学兵跟周院长笑着点点头,转身回到桌上。
“咱们继续,文总,有什么好消息?”
文景辉看着陈学兵,满怀笑意。
“陈总真是年轻啊!听吴总和徐总说陈总的阿尔法策略不输解放南的涨停板战法,现在解放南路已经到了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陈总比他更年轻,有没有信心赢他一筹?”
陈学兵却摇头。
“不是一个玩法,我们要对投资人负责,自然没有可比性,我们大概率是不会上龙虎榜的。”
俩人口中的他,便是如今风头正盛,身价已经几个亿的总舵主徐翔。
现在股市论坛流行着一句口号:炒股不跟解放南,便是神仙也枉然。
徐翔靠炒股身家过亿的时候也才26岁,如今不到30岁,常年在银河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的大户室里炒股,他的队伍成员约20人,被称为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打板胜率极高,又快进快出,很多散户甚至专门不远千里跑到这个营业部门口去打听徐翔的动态。
银河证券有他的加入,整个证券经纪业务都有所上涨。
现在出现了一个手握大量资金,且收益率高得惊人的陈学兵,文景辉当然希望他能打出“中信重庆八公里”的名号。
不过陈学兵态度坚决,他也不好说什么。
“呵呵,稳健也好!陈总,今天来,是有一个好消息通知你们!光大银行现在有一个「阳光理财b计划」产品正跟我们中信合作,重庆分行听说你们的产品,表示非常感兴趣,决定等你们的基金正式通过审批备案以后,对你们进行投资!”
这话一出,整个大厅都精神了。
银行不是放贷款的吗?原来还能投资?
储户的钱他们都敢拿来冒险啊!
包括学院走访团在内,都有些惊奇,好像听到了什么行业内幕。
陈学兵却没这么大惊小怪,他只关注一个问题。
“哦?能投多少?”
光大来的江经理正了身子,双手搭在桌上,道:“是这样的陈总,我们的阳光理财b计划15期现在也正好在募集期,时间上正好比你们的产品早一点,本着本金安全的角度,你们的阳光私募运作方式和保本合约很契合我们的投资原则,这一期我们分行的募集额度可能会超过两个亿,不过我们主要的投资方向是国债,如果我们在应急退出机制方案上意见能达成一致的话,我方的投资总额大概是三千万,时间两年以上。”
三千万!
银行居然都投他三千万!
这个世界太疯狂了!
大家都在惊诧,殊不知银行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有那一个多亿的资金垫底,不收管理费,又有保底合同的方案,更有高收益的可能,才会做此选择。
正常情况下,光是管理费2%这一条,银行就不会允许这微小的亏损可能。
陈学兵表情平静,手指缓慢地在桌上打了个轮回。
“哦…退出方面,有什么条件?”
江经理有些犹豫地看了文景辉一眼。
这种事,不是应该私下谈么?
陈学兵眼神巡视,观察着桌上所有人的表情,笑道:“今天既然是座谈会,也算是募资说明会,大家就应该开诚布公嘛,有什么条件都放到桌面上来谈,我们虽然想把资金做大,但也要尊重每个投资人的知情权。”
这话,投资人们都是微微点头,觉得这个小陈总言语间有几分潇洒与腔调。
“不过这些东西,劳烦各位记者朋友就别写了,虽然不是什么商业机密,也算是行业内参了。”
陈学兵补充了一句,桌上都有了笑声。
江经理沉吟了一下,说道:“嗯…我们的诉求,主要是优先退出方面,如果你的资金达到一定亏损程度,我们要无视项目封闭期,进行保本赎回,当然,我们不是让其他投资人来替我们承担风险,是陈总你,要有一定的自有资金比例在里面,对亏损承担赔付责任。”
这下,投资人们小声交谈起来。
陈学兵内心有些发笑。
他是想起了前世的一些事情。
银行机制,到哪都是清偿索赔的优先级。
“你们需要我放多少自有资金在里面?”
“这个…我们并没有具体要求,不过你们在中信托管的自有资金决定了我们的退出点位。”
陈学兵略作沉吟,笑道:
“这样吧,自有资金没问题,2000万,不过优先索赔方面,你们没有特权,我不会跟单独的投资人签什么特殊协议,所有签订保本协议的投资人,收益部分都是60%提成,到达我自有资金的赔付底线以后我会一并开放赎回,其他普通投资人,收益部分提成70%,不管什么情况,我会运营到一年封闭期结束以后一并开放赎回,分红周期不低于半年一次,不过我们有决定提前分红的权利。”
陈学兵的股票账户里其实只有3400万,算下来,其中只有1800多万属于他,不过还有时间,股市和手机两边的利润,把这钱填平没什么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