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决议通过(1/2)
这番话引起了一阵骚动。各路专家彻底坐不住了,纷纷低头翻阅资料,交头接耳地討论起来。
突然,一位中年工程师猛地站起身来,激动得脸都红了:“这要是真的,能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
他的话引起了一片赞同的声音。即使是最初持怀疑態度的人,此刻也被李铭详尽的解释和宏大的愿景所折服。
“李铭同志,“张副统领沉思片刻后开口,“你提到我们有能力在三年內实现这一突破。能详细说说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所需资源吗?“
李铭早有准备,从公文包里取出另一叠文件:“这是我准备的详细实施计划,包括五个阶段:理论研究与设计优化、关键技术攻关、部件製造与测试、整体组装与地面测试、最后是发射与轨道控制。“
他又拿出一份预算表:“关於资源需求,我做了详细估算。总体来说,这个项目需要约500名科研人员,2000名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材料和设备投入。总预算约为5000万元,分三年执行。“
这个数字引起了一些倒吸冷气的声音。在五十年代初的龙国,5000万是一笔巨款。但相比“天启计划“的投入,其实已经算是相当经济了。
“我知道这笔投入不小,“李铭补充道,“但考虑到项目的战略意义和长远价值,这是值得的。更何况,如果我们成功,將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国家,这种荣誉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张副统领点点头,示意李铭可以坐下了。然后他环视全场:“各位同志,李铭同志的报告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发表意见。“
会场立刻沸腾起来。军方代表第一个发言:“从国防角度看,这项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如果我们能从太空监视敌人动向,將极大增强我们的情报能力和战略优势。我完全支持这个项目!“
科学院的一位院士也表示赞同:“虽然最初我有所怀疑,但听了李铭同志的详细解释,我认为这个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当然,实践中会面临很多挑战,但正如李铭同志所说,挑战即机遇。如果我们能成功,將在世界科技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也有人表达了担忧。財政部门的代表提醒道:“5000万元不是小数目,我们需要慎重考虑。目前国家百废待兴,民生问题亟待解决,是否应该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这样的'高、精、尖'项目中?“
一位工业部门的领导则指出了另一个问题:“方案听起来很美好,但我们的工业基础確实薄弱。李铭同志提到的某些精密加工技术,我们目前可能还达不到要求。“
討论越来越热烈,支持者和质疑者各抒己见。李铭静静地坐在一旁,观察著这场激烈的辩论。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比在场的任何人都更清楚这个项目的歷史意义。
在他原本的时间线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是由北极熊国在1957年发射的,而龙国直到1970年才发射第一颗卫星,足足晚了13年。如果现在能够改变这一歷史进程,提前进入太空时代,对龙国的科技发展和国际地位將產生无法估量的影响。
张副统领听取了各方意见后,做出了决定:“考虑到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我们需要更深入的论证。今天会后,我將向中央提交报告,建议成立专门的评估小组,对李铭同志的方案进行全面论证。同时,李铭同志,请你和科学院的同志们进一步完善方案,尤其是关於技术可行性和资源需求的部分。“
李铭起身应道:“是,副统领!我会儘快提交更详细的补充材料。“
会议结束后,与会者三三两两地离开会场,但没有人立即离开大楼。走廊里、楼梯间、甚至卫生间,到处都是围在一起热烈討论的小群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