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反重力烟花!(7.4k)(2/2)
【恭喜您成功完成任务!】
【您获得以下奖励:】
【1.基础奖励:积分2000点。】
【2.稀有奖励:动能撞击器设计蓝图(已载入,该设计包含第四代电磁轨道加速原理,可用於行星防御或地对空拦截,时效:永久。)】
“动能撞击器设计蓝图————包含第四代电磁轨道加速原理————”
这套设计显然不是传统的化学燃料推进器,而是利用电磁轨道技术,將撞击体加速到超越常规火箭的超高速度。
这种技术能够赋予撞击体远超传统方案的动能,极大地提高了对小行星的防御。
不过嘛,现在他要是提开展相关项目研究,卫宏肯定不同意。
这段时间,周宇几乎是把自己关在了实验室和资料室里,心无旁騖地埋头研究反重力装置的前置技术—一那才是他真正的主线任务。
为了將全部精力集中在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上,他甚至主动屏蔽了许多不必要的外部信息。
他根本不知道,外界在过去几天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耸了耸肩,他接受了奖励后,又重新沉浸到复杂的反重力理论推导中时,实验室的门就被敲响了。
门被推开,走进来的是卫宏。
“周院士,抱歉打扰你,我刚从李老那边回来,有件天大的事情需要你立刻了解。”卫宏语气急促,直接走到周宇的桌前坐下。
这么著急,会是什么?
“卫总,您请说。”周宇立刻收敛心神,做出专注倾听的样子。
“你这段时间一直在埋头研究反重力装置的前置技术,做得很好,但你可能不知道,外面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卫宏嘆了口气,开始详细描述外部的危机:“首先是月球撞击危机,一个不明天体,经过全球多个天文台的联合校正,確认与月球发生撞击的概率高达85%。”
“其次,以丑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这个危机作为战略槓桿,成功离间了其他国。”
“他们以不可接受的风险为由,推迟了所有与我们月球基地的合作项目。不仅如此,他们还在筹建一个俱乐部,企图通过资源垄断和巨额补贴,彻底切断我们的稀土外匯收入,其终极目標,就是拖垮我们的月球计划!”
“李老和最高层的判断是,我们不能在他们划定的战场上被动消耗,所有的经济围堵压力,都源自於那个85%的撞击风险,所以,我们必须集中所有资源,找到一个能够完美解决撞击危机的方案,一举扭转整个战略局势!”
卫宏看著周宇,眼神中充满了期望,语气也变得极其郑重:“李老要求航天部门,必须立刻组织全国最顶尖的专家,全力攻克这个难题,而他特別指出,你,周院士,也需要加入这个核心攻关小组。”
“我们需要你。”
周宇心中瞭然,原来李老是要他来解决不明天体的问题。
咦?他手上不是正好有技术吗?
不过具体怎么操作,他得想想才行。
他表现出惊讶,沉思了几秒,最终点头答应:“我明白了,卫部长。既然是国家战略所需,我义不容辞,但我目前的项目————”
“李老说了,你的项目会暂时列为次优先级,但绝不会停止拨款。”
卫宏立刻安抚道:“他知道你正在做的事情的重要性,但他相信,以你的能力,一定能在这个行星防御难题上,给我们带来惊喜。”
一天后。
周宇隨著卫宏来到了一处保密级別极高的会议场所—一航天部门的临时行星防御应急指挥中心。
会议室內灯光明亮,气氛紧张,十几位头髮白的老专家和中坚技术骨干围坐在巨大的环形会议桌前,桌面上投影著不明天体的实时轨道数据和月球的高清模型图。
周宇被安排在了卫宏的旁边,他环视四周,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一孙永华。
因为之前周宇拿出了高能雷射技术,可控核聚变技术才得以顺利研究成功,孙永华也成功晋升,原来只是位工程师,现在也成为了一名教授。
他显然是这次攻关小组的负责人。
孙永华看到周宇,热情地点了点头,但没有多言,立刻示意会议继续。
“好了,我们继续討论现有的几套拦截方案的可行性。”孙永华的声音疲惫而沙哑,但透著坚韧。
“航天五院和龙科院的专家们,我们必须在三天內,拿出最终的、高可靠性的方案。”
一位头髮白的老专家,航天动力学权威陈教授首先发言,他的语气充满无奈。
“孙教授,我们已经穷尽了传统的动能撞击方案,现有长征—9號和扶摇號重型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即使我们將撞击器的质量堆到极限,也只能將初速度推高到每秒15公里。”
“根据计算,以不明天体的质量和结构密度,如果採用这个速度的撞击,其动量转移效率低於我们预期的50%,这意味著,我们无法保证將它的轨道完全偏转,撞击概率仍然维持在一个危险的区间。”
另一位负责核能应用的专家,宋院士接过了话筒:“我们评估了使用轨道核爆进行气化偏转的方案。”
“理论上,这是最有效的,但是,根据《外层空间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限制,我们启动这个方案將面临巨大的国际舆论和压力。”
“而且,我们无法保证核爆產生的等离子体和碎片,不会对我们已有的轨道资產和深空探测器造成二次污染,风险太高,且存在不可控的后果。”
孙永华揉了揉额头:“所以,我们现在陷入了一个死局一传统动能不够用,核能不可用,雷射来不及,各位,我们必须跳出现有的技术框架,有没有人能提出一种,既能保证高动能,又能不会有外界高压的解决方案?”
会议室陷入了凝重的沉默。
孙永华教授的目光扫视著会议室,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贡献了他们所有的智慧,但行星防御领域的难题,往往是工程学和政治的双重困境。
“陈教授、宋院士的分析都非常准確,”孙永华嘆了口气,转向另一位负责远距离能量传输的李博士,“那么,天基高能雷射阵列的方案呢?能否在极短的时间內,对目標表面进行有效烧蚀,以產生微小的推力?”
李博士扶了扶眼镜,面前的投影屏幕上显示出了一张复杂的功率曲线图。
“孙教授,我们已经模擬了现有全部天基雷射平台和地基自適应光学雷射系统的联合功率输出。”
“要对一个直径几十米、以每秒二十多公里速度飞行的天体碎片进行持续且精確的烧蚀,需要至少达到兆瓦级的持续输出功率,即使我们动用全部在轨的高能雷射测试平台,最大合计功率也只能达到数百千瓦级。”
李博士无奈地摇了摇头:“更致命的是,雷射烧蚀產生的推力是线性且微弱的。根据轨道动力学的计算,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窗口內,將不明天体的轨道偏转到安全区域,需要一个至少相当於一吨炸药爆炸持续一小时的等效推力。”
“我们的雷射阵列,即便全功率工作,也需要至少六个月的持续照射才能达到这个推力效果,这对於一个迫在眉睫的威胁来说,完全来不及。”
“我就想问,现在nasa那边有方案吗?”
“他们是行星防御领域的先驱,拥有大量的深空监测和预警技术积累,他们该不至於坐视不理吧?”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的气氛更加复杂,有人心存幻想,希望强大的丑国航天力量能伸出援手,但更多的人则心知肚明,这只是一厢情愿。
孙永华教授揉了揉额头,示意高工回答。
“孙教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负责国际合作与情报跟踪的程主任接过了话筒,语气略显讥讽。
“nasa確实发布了一个声明。
程主任在投影屏幕上调出了一个简洁的官方新闻稿件,標题是《nasa將领导国际社会应对近月天体威胁》。
“声明宣称,他们將启动计划的补充阶段研究,並会利用他们现有的技术和国际合作网络,负责任地解决这个不明天体对月球基地的威胁,保护月球,他们向国际社会保证,他们会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
然而,程主任的话锋一转,语气中的讥讽变得更加明显。
“但是,各位都清楚nasa的办事效率和官僚作风,他们的猎户座”计划光是审批流程和预算分配,通常就需要数月时间。”
“如果真等到他们给出详细的技术方案、完成国际利益协调,甚至开始製造撞击器,不明天体早就撞上月球了!”
陈教授冷哼了一声,低声说道:“他们的方案,无非还是老一套的延迟动能撞击,需要依靠未来的太空发射系统的重型运载能力。这种方案,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程主任点了点头:“更深层的原因是,这件事即使解决了,对於nasa都没有任何直接的、可量化的好处,反而会帮助我们。”
“所以,我个人和情报部门的判断是:nasa的这个声明,只是一个应付国际舆论的表演,目的是占据道德制高点,表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他们的真实战略,是隔岸观火,坐等这个风险持续发酵,逼迫欧洲和日本彻底投入美国的怀抱。”
“背地里,他们压根就没有可行的紧急应对方案!他们正希望我们和鸥洲继续在撞击风险的泥潭中挣扎!”
孙永华教授听完这番分析,脸色更加凝重。
“这意味著,我们不能指望任何外部力量的援助。我们必须在技术上、政治上和时间上,都独立完成这次防御行动。”
他再次將目光扫过会议室,看向陈教授、宋院士和李博士等顶尖专家。
“各位,我们没有任何退路。现在是检验我们数十年航天积累的时候了。”
孙永华停顿了一下,语气中带著一丝期望和最后的尝试:“我们回到起点,如果我们必须寻找一种全新的、不受条约约束的方法,將撞击体的推离现有轨道,除了我们已经討论过的方案,还有没有其他任何理论上的可能性?”
他下意识看向周宇,但是又不能直接问周宇。
从可控核聚变项目开始,周宇表现出的超前技术思维和理论突破能力,让孙永华对他產生了近乎盲目的信任和深深的崇拜。
正是因为周宇拿出的高能雷射点火技术,才使得星火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孙永华也因此成功晋升为教授和国家重点项目的负责人。
现在遇见难题,他几乎是本能地想点周宇出来。
但转念一想,万一周宇也没办法,那岂不是让周宇在这么多老专家面前难堪了?
这关係到这位年轻天才的声誉和未来的发展。
他怎么能恩將仇报呢?
孙永华竭力克制住直接点名的衝动,可他眼神中的焦虑和恳求却藏不住。他的目光停留在周宇身上,带著一种无声的请求。
周宇接收到了孙永华可怜巴巴的眼神,知道该他出手了。
“孙教授,各位专家,我想我可以提供一种思路————”
“各位是否听过反重力烟?”
孙教授等一眾专家一脸茫然了起来。